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满分: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精华模拟论述题及答案

副标题: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精华模拟论述题及答案

时间:2023-11-15 09:40: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司法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取证梦想助力!


【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一、户口为咸阳市东城区的王某于2004年2月始在西安市西城区经营服装批发。2005年8月8日西安市西城区地方税务分局的刘某、赵某、前往王某服装店征收税款,因税款额发生争议,王某以重复计算、多征税款为由拒不缴纳,刘、赵二人将其强行带至西安市西城区税务分局,并称“交钱放人”。8月10日王某妻子张某缴纳税款后将王某“赎出”,王某即向西安市地方税务局提出复议申请,市地方税务局在法定期限内未予答复。王某遂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以上案情,请回答:

  (1)王某对被限制人身自由行为不服和对西安市地方税务局不作为不服分别以谁为被告?

  (2)王某就被限制人身自由一节可以向哪个法院起诉?

  (3)王某就“多征税款”寻求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4)王某向法院起诉后,如果法院既不立案,也不作裁定的,则王某可以怎样做?

  (5)若西城区地方税务分局向王某赔偿损失后可否向税务干部刘某、赵某追偿?

  二、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谈谈看法

  【答案】

  一、(1)对刘某,赵某实施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不服,以刘某、赵某所在的西安市西城区地方税务分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对西安市地方税务不作为不服的,以复议机关西安市地方税务局为被告起诉。

  (2)第一为咸阳东城区人民法院,第二为西安市西城区地方税务分局所在地的西城区法院起诉。因为《行政诉讼法》第18条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此处税务局的强行带至行为属事实行为,不可撤销,只能确认违法。

  (3)必须先向西城税务局的上级申请复议,不服的才可提起诉讼!属于复议必经式!

  (4)王某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或者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予受理;受理后可以移交或者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受理,也可以自行审理。

  (5)可以追偿,因为本案中的强行带至属于故意实施的侵权行为,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4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尖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张建秋等6人状告县财政局信息不公开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一个重要案件,具有里程碑意义,再一次提醒世人:信息公开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

  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是以公民对政府和公共部门所拥有的公共信息享有“知情权”为基础的,信息公开立法的目的是将保障公众知情权作为政府的基本义务。在所有国家,政府都是的信息所有者和控制者。政府往往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地位垄断信息的传播,而公众则处于信息弱势地位,难以获得政府信息。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许多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例如政府滥用公共权力、政府官员****问题滋生;同时,公民知情、参政以及监督政府的权利也由于信息缺失而难以实现。因此,信息公开对于督促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因此,根据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政府信息,原则上都应向社会公开。各级行政机关必须按法定的重点范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民、法人等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如果政府部门不依法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举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予以监督和追究……。茶陵县政府、民政局、财政局、交通局、扶贫办等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县财政局专门资金帐户,向平水镇毛坪村每年下拨的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具体数额,毫无疑问,属于应当向社会公开的事项。毛坪村民可以通过了解上述款项的具体数额,防止款物被其他机关和个人挪用或侵吞,从而督促有关行政机关和个人依法廉洁从政。然而,遗憾的是,茶陵县拒不提供相关情况,从而最终走上被告的席位。

  解决政府信息公开问题,不是单纯立法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还应当依靠司法的力量保障政府信息公开,依靠司法的力量维护公民正当合法的政府信息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勇气,亦需要自下而上的公民自觉,需要民众淋漓尽致地展现“公民品格”,如此才能凝成推动政治透明、行政公开的压力和合力,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只有每位公民不断向政府提出要求,政府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三、请简答“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实质及其内在关系。

  【答案】

  1.“三个至上”的精神实质

  (1)党的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的事业。

  党的事业至上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实观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予以坚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必须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始终做到党在心中,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必须旗帜鲜明地同干扰、破坏党的事业,同干扰、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作斗争,把确保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放在各项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维护人民权益,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价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

  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最紧要和有决定性的因素。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宪法法律至上是人类社会特别是近代社会巨大进步的思想结晶,是对治国规律的宝贵总结,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宪法法律至上,体现在宪法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必须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2.“三个至上”的内在关系: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事业就是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树立、维护和尊重宪法法律的权威。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就是为了协调、保障和发展自己的利益,人民利益就是宪法和法律的价值。

  在实质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乃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标志,共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结合“三个至上”和“三个效果”分析具体案例。

  【答案】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法治服务大局的要求,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就是要立足本职,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发挥好职能作用。要正确处理好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之间的关系。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坚持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内在一致性。该法院对该案件的判决正是法院(法官)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服务大局,正确处理好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一例极好证明。

  我国的司法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最彻底的人民性、公平性和最有效的协调性。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司法工作不能只追求“法律效果”,而是必须追求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化,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党的利益至上,要求我们追求良好的政治效果。就是通过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服务社会大局,保障党的事业顺利进行。人民利益至上,要求我们追求良好的社会效果。就是通过执法办案,既解开当事人之间的“法结”,又解开当事人之间的“心结”;既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又兼顾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普遍认同;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宪法法律至上,要求我们追求良好的法律效果。就是在执法办案中,认真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根本原则,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违法者受到惩处,让受害者得到保护;同时,既要注重实体公正,又要确保程序公正;既要坚持依法纠错,又要注重维护判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学习贯彻和践行“三个至上”,要求各级司法机关要统筹兼顾各种利益需求,统筹兼顾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妥善解决各种利益冲突,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追求三者的结合。

  三、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答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必须反映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反映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必须反映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反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反映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要求,必须反映和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精神。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大方面,其中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具体内容。在这五大方面内容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大理念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精华模拟论述题及答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n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