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调研报告模板,群众需求情况调研报告

副标题:群众需求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1-07-25 02:56: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报告# 导语】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准确分析调研结果,明确给出调研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群众需求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群众需求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三大民生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至少带来四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一是社会环境得到优化。“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后,藏区青年通过职业教育走上工作岗位;游牧民实现定居后,相对集中居住,各地始终把定居点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摆在重要位置,引导牧民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路子,形成公共管理的强大合力,社会管理得到加强,治安环境明显改善;随着农牧民群众利益诉求的逐步解决,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为藏区抓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功能齐全的牧民定居点及与之相配套的公路、学校、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定居点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藏族传统文化特点和地方特色,按照精品旅游村寨进行规划设计和精心打造,形成了独特的优势资源,为培育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创造了条件。随着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的实施,一座座崭新的乡(村)卫生院(室)拔地而起,一批批先进的医疗设备配置到基层,藏区医疗卫生保障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加快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藏区长治久安,关键在人才。通过“三大民生工程”的实施,逐步培养起一批思想品德素质高、科学文化素质强、职业技能掌握好的藏区青年人才,成为带领藏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牧民定居后,其生产生活由传统游牧粗放模式逐步向集约化家庭牧场的可持续模式转变,牧区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效益大幅增加,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进程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农牧民文明素质大幅度提升,基层服务功能不断强化,激发了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了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水平低,人口素质相对不高。因受传统观念、宗教氛围、学校软硬件等条件影响和制约,当地的牧民子女入学习积极性不高,给牧民子女接收文化知道和更新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没有很好的理财观念,外出打工的技能技术不高,导致大多群众无法外出打工。

  二是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牧民群众收入渠道不多。由于生活环境和历史原因,习惯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方式,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依旧存在,对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接受,一些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方式无法推广。牧民群众中75%依赖于传统的放牧来维持生计以外,15%依靠经商维持生活,还有10%牧民依靠外出打工过日子。2009年该村牧民定居后,定有所居的问题得以解决,但仍有30%群众在温饱线上挣扎。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产业发展。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和高寒山区,生产和生活的环境相对恶劣,近年来,尽管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建设和改善,但仍然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特别是乡境内通乡油路,由于在牧民定居建设过程中,大型车辆过往频繁,加之今年内降雨量大,因此乡道损坏严重,目前乡道给全乡农牧民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成为全乡社会发展的瓶颈。

  四是村两委会待遇不高,严重影响村两委会干部工作积极性。村支部书记每月工资为860元,村委会主任每月工资780月,民兵连长、妇干、团干每月工资286元,村组长每月为200元。村两委会每年办公经费为20000元。随着物价日益飞涨,村两干部所得报酬远与所付出劳动不相适应。加之地区物价飞涨,村干部也无时间进行其他创业增收,也将从先富的“领头羊”变成“贫困户”

  三、加快地区经验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施,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一是要破除各种形式的“等、靠、要”思想,教育帮助民族群众树立“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意识;二是崇尚科学,树立商品意识,科技意识;三是破除守旧观念,大胆创新;四是组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并学习外地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牧业发展。一是加强暖棚建设,降低牲畜死亡率;二是优化草畜结构,加强畜种改良;三是加强沙化治理,改变生态环境,由过去的“靠山吃山”转变为“靠山养山”。

  (四)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及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一是把那些有知识、有文化、有一定特长的少数民族青年,培养成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人才,这样他们就能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走科学致富的路子;二是积极争取提高村干部待遇,提高村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村干部任用由“你来当”成为“我要当”。

【篇二】群众需求情况调研报告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性质的体现,也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干部作风、汇聚群众智慧力量的现实需要。

  按照县委安排,从4月19日开始,我镇利用一月时间,深入全镇xx个行政村、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走访基本情况

  这次调研从xx月xx日开始至xx月xx日结束,调研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镇党委、政府所有领导、机关干部全员参与,将所有机关干部分成5个小组,将全镇划分为5个调研片区,由主要领导带队,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广大干部深入村、组,走访“两代表一委员”、低保户、贫困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

  镇党委要求,调研工作既要突出主题,查找全镇在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解决实际困难,又要把调研专项工作和全镇三年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和今年低保复审工作相结合,和今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相结合,和转变干部作风、服务群众相结合,以达到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取得实效目的。

  调研期间,参加调研的县级领导xx人,科级领导xx人,机关干部xx人,累计走访贫困群众xxx户xxx人,走访低保户xxx户xxxx人。对走访的低保户、贫困户,一户一档,建立档案,并拿出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召开座谈会xx次,参与座谈群众xxx人;发放调查问卷xxx份。走访中小学、幼儿园xx所;走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xx所;走访果品加工、苗木花卉、猕猴桃加工企业xx家,走访砖瓦窑厂x家,走访党支部xx个。

  二、调研中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

  通过总结、梳理、归纳,当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一是农业生产、主导产业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方面;二是民生工程、社会保障救助、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三是村级干部待遇方面;四是群众对当前社会风气、干部作风方面等四个方面问题。另外,我们还就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做专题调研。

  (一)、当前群众对农业生产、主导产业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方面问题

  1、生产路问题

  近年来,xx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猕猴桃、苗木花卉发展迅速,面积达1.8万亩,成为群众收入重要来源。但田间生产路作为公共设施,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维护、管理,表现在:一是标准低、窄,蚕食严重,大多在2-3米宽;二是大部分是土路,不利大型农业机械耕作和车辆进出,影响群众耕作,影响苗木花卉、果品销售,成为农业生产瓶颈。群众说:这些年我们出村路、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建好了,能否把生产路再统一建设,解决农业生产最后一公里的制约问题。

  2、灌溉和排水问题

  去冬今春,连续6个月未得到有效降雨,原本保障脆弱的农田灌溉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四屯镇下片渭河沿岸联二村、联三村、下三屯村、北辛庄村、曙兴村等村组,过去浇地靠群众自打的压水井解决,今年由于天旱和渭河治理,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压水井”普遍没水,灌溉困难,也暴露出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薄弱环节。同时,该区域也属渭河滩,为夏湿地,到雨季水位升高,原有排水设施老化,损毁殆尽。造成排水不畅,往往积涝成灾。群众对此意见大,这些都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统筹解决。

  3、土地承包经营问题

  土地承包经营,包产到户时,由于考虑到土地肥力、公平等因素,农户所分的土地多碎块、零散,过去农业种植粮食作物时,尚不觉得困难,猕猴桃、苗木花卉发展起来后,不利于规模经营,群众觉得很不方便,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二)、民生工程、社会保障救助、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问题

  1、安全饮水问题

  近年,在县政府大力扶植下,四屯镇有8个村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但仍有沿渭三个村群众没有喝上干净自来水。

  2、扶贫攻坚和低保等社会救助问题

  结合实施《xx山区扶贫攻坚工作》,调研中我们对今年列入脱贫帮扶计划的xxx户xxx人进行全走访。目前,导致群众生活困难、返贫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因病致贫。大概占贫困户的xx%左右,许多家庭因大病或长期慢性病,陷入困难之中;二是因学致贫。这个是阶段性的问题,一些家庭因供养两个大学生或高中生,高企的学习费用使家庭贫困,占xx%;三是因老年、痴呆、精神疾病、生产生活能力低下而导致贫困,占xx%;四是因灾祸导致贫困。自然灾害打击或交通、其他偶然事故导致贫困,占xx%;五是因生产单一,技术不足导致贫困的,占xx%。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我们对口帮扶,因户施策,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对近年来实施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群众比较满意。对社会救助,特别是医疗救助,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是:一是大病、重型病症救助标准低。目前报销比例一般(三甲医院)xx%左右,而大病是农村致贫重要原因;二是慢性病报销不够规范、比例也低;三是农村卫生院设备简陋,技术培训、指导力度不够;四是村卫生室合疗门诊报销存在政策隔离,如甲村卫生室医术好,乙村群众到甲村看病,门诊不能报销的问题。

  教育方面:xx镇现有村级小学x所,学生xxxx余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老化,知识老化,青年教师不愿到乡下来,且流失较多。加之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多,许多留守老人辅导孩子学习有困难,群众呼吁加强农村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三)、村级干部待遇问题

  村“双委会”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基础组织和基本力量,是联系群众,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坚。调研中,村干部普遍反映待遇低,以xx镇为例:xxxx人以上村子,设干部x-x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月xxx元;xxxx人以上村子,村“双委会”负责人每月仅xxx元;xxxx人以上村子,每月仅xxx元。而农村目前保洁员工资xxx元/月。相比较村干部还没有保洁员工资高,待遇直接影响村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农村60岁以上离任的村干部(主要担任村两委会正职x年以上)养老补助也相对较低(月补助xx元/人),建议能和乡镇“八大员”养老同待遇。

  (四)、群众对当前社会风气、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

  一是联系群众不够,宗旨意识不到位。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最根本的政治路线。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镇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干部群众观点、群众意识日益淡薄,和群众感情疏远。工作中习惯当传声筒,电话指挥,和群众面对面交谈,倾听群众心声的少了。调研中,我镇下访领导、干部普遍反映,只要我们尊重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群众还是愿意给我们讲真话,接纳我们的。真心服务群众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二是学习不够,做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目前乡镇年轻干部、公务员,许多都是从校门到机关门的“两门”干部,工作热情高,但基层工作经验不足,需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上再锻炼、再提高。

  三、影响四屯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调研中,我们还就xx镇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近年来,xx镇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根本改变,但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依然没补齐:一是工业基础薄弱,仅有的4家果品加工企业,农业企业规模、产值较少,带动不强;二是猕猴桃、苗木花卉主导产业数量、规模增大,但和市场对接,带动一方龙头企业没有发展起来,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建设滞后;三是土地流转力度不大;四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比较薄弱。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强。

  四、我们的建议和打算

  深入基层,深入村组,深入群众,一个月的走访调研,拉近了我们和群众的距离,体察了群众所思、所需、所盼、所忧,又使我们看到了自身工作的不足、缺点,收获颇多。下一步我们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改进工作作风,真抓实干,不断整改: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提高机关干部整体素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特别是xx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精神,不断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克服因循守旧、“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争先创优、真抓实干、以民为本的大局意识,真情服务群众。

  (二)、以突出整改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围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源头化解矛盾、对症下药,逐一解决:一是对群众反映的安全饮水、生产路建设、扶贫、低保等问题,凡在本镇范围内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二是凡当下不能解决,协调相关部门,分步实施,如涉及安全饮水的三个村,已协调水务局,目前正实施管道工程,估计6月份群众就可喝上干净自来水;灌溉问题:曙兴村、北辛庄村、下三屯村等村已纳入今年农田水利标准化项目,即将实施;三是教育、卫生等涉及政策层面的问题。及时和相关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政策,逐步解决。总之,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取信于民的根本

  (三)、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加快四屯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门路,门路多不多,关键看干部。在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拓宽群众的致富思路,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引导干部带头闯富路,在资金、土地等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坚持开放办县、办镇的理念,要有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和胸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项目,争取来的项目要实施好;大力发展“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做大经济蛋糕,为实现富民强镇努力奋斗。

【篇三】群众需求情况调研报告


  密切联系群众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就是了解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密切联系群众和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密切联系群众,调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意见、愿望、要求、情绪和觉悟程度,才能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知识,才能产生正确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才能达到最终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第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调查研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对干部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权力来自人民,领导干部所谋之事,必定是体现群众意愿、赢得群众拥护之事,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通过调查研究这项基础工作,把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准群众需求的脉搏。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带着问题,带着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去基层调研,急群众所急,努力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只有参加到群众生产实践的第一线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才能不断开拓进取,当好参谋。如果没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热衷于闭门造车,凭想当然办事,是决不能产生好主意和好办法的。

  第二,密切联系群众和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坚持走密切联系群众路线,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推进党的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重要的是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众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心坎上,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找到办实事办好事的办法,切实解决群众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例如我省农牧区人畜饮水困难一直是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切的问题,人民群众将人畜饮水工程称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许多地方生存环境恶劣,降雨量少,蒸发量大,且降雨季节与用水季节严重错位。为解决群众的疾苦,我省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多次到现场实地考察,通过群众参与,反复论证,终于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改水方案。所以说调查研究要在深入上下功夫,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请教,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勇于跳出小我,服务大众,做到深入调研不分心。

  第三,密切联系群众和调查研究是对客观世界正确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前提。

  领导干部对客观世界调查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认识并利用客观世界固有的规律来为人民服务。但如果不走群众路线,不深入实际,不直接接触客观世界,不搞调查研究,而是仅凭书本知识,凭想象,就不可能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的本来面目,也就无从改造客观世界。要避免“班子定调子,办公室想点子,下去找例子”和“决策拍脑袋,领任务拍胸脯,失败拍* 股”的做法。在调查研究之前,可根据以往的材料和经验事先确定研究计划和工作思路。如果调查的材料与事先确定的观点发生冲突,那么应该随时修改观点,而不是修改材料,否则就会出问题,就会陷入官僚主义。

  第四,密切联系群众和调查研究是实现综合能力全面提高,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保证。

  领导干部应以科学的态度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而决不能深居简出,逃避现实,闭目塞耳,否则就会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错误。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应尽量详尽占有与调查对象有关的一切材料,而不能依据部分材料就断然下结论。如国家对我省三江源和广大牧区生态建设十分重视,但青海的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草地、荒漠化、动植物以及历史沿革、民族宗教、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均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不仅仅只能靠一般性的技术问题来解决,还涉及多部门的合作和协调问题、信息和公共关系问题,因此,正是有了决策者们深入实际,全面调查,综合群众的集体智慧和意见,才能协调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性与特殊性、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出符合青海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第五,密切联系群众和调查研究是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智慧之源和力量之源。

  只有投身到实践之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接受人民群众的再教育,才能把自己原有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对照,才能检验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特别是易地工作、岗位改变等工作条件发生转变的时候,面对新的工作对象,只有通过走群众路线,调查研究,深刻认识新工作对象中矛盾的特殊性,逐渐掌握特有的规律性,才能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要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才能保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如前些年在制定“三江源”生态保护措施时除考虑工程措施外,也综合考虑了民族特点和宗教信仰以及法规建设和保障体系。对于网围栏措施,不但考虑到植被的恢复,还考虑到动物的生长、繁衍和迁徙,这就是注重调查研究的结果。因此要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中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工作做好。

群众需求情况调研报告.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