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大纲]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点:水文地质试验的用途

副标题: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点:水文地质试验的用途

时间:2024-11-08 06:2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环评师# 导语】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备考正在进行中,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有效的备考,那么,©文档大全网为您精心整理了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点:水文地质试验的用途,希望本文的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想获取更多环境影响评价师的备考资料,请关注©文档大全网的更新。
18.jpg
  水文地质试验的用途:

  ⑴浸溶试验:目的是为了查明固废受雨水淋滤或在水中浸泡时,其中的有害成分转移到水中,对水体环境直接形成的污染或通过地层渗漏对地下水造成的间接影响。

  ⑵土柱淋滤试验:目的是模拟污水的渗入过程,研究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吸附、转化、自净机制,确定包气带的防护能力,为评价污水渗漏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提供依据。试验土柱应在评价场地有代表性的包气带地层中采取。通过滤出水水质的测试,分析淋滤试验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累积等引起地下水水质变化的环境化学效应的机理。试剂的选取或配制,宜采取评价工程排放的污水做试剂。对于取不到污水的拟建项目,可取生产工艺相同的同类工程污水替代,也可按设计提供的污水成分和浓度配制试剂。如果试验目的是为了制定污水排放控制标准时,需要配制几种浓度的试剂分别进行试验。

  ⑶弥散试验:目的是研究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运移时其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通过试验获得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弥散参数。试验可采用示踪剂(如食盐、氯化铵、电解液、萤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131I等)进行。试验方法可依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的分布以及污染源同地下水的相互关系确定。一般可采用污染物的天然状态法、附加水头法、连续注水法、脉冲注入法。试验场地应选择在对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有足够了解、基本水文地质参数齐全的代表性地区。观测孔布设一般可采用以试验孔为中心“+”字形剖面,孔距可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岩性等考虑,一般可采用5m或10m;也可采用试验孔为中心的同心圆布设方法,同心圆半径可采用3m、5m或8m,在卵砾石含水层中半径一般以7m、15m、30m为宜。试验过程中定时、定深在试验孔和观测孔中取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确定弥散参数。

  ⑷潜水水量垂直均衡试验:目的是获得评价区潜水水均衡计算中有关均衡要素,以便配合其它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地下水均衡计算。通过试验,可以获取降水垂直入渗补给系数,潜水蒸发系数,灌溉水回渗补给系数以及不同岩层的给水度等资料。同时,还可以研究入渗水在包气带的运移和分布规律。试验方法主要有地中渗透仪和零通量面法。前者主要应用固定潜水位排水—补偿式地中渗透仪;后者所用的基本仪器为负压计和中子水分仪。

  ⑸流速试验(连通试验):一般是在地下水的水平运动为主的裂隙、岩溶含水层中进行。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或已经污染需要进行预测的地段,按照地下水流向布设试验孔与观测孔。试验孔与观测孔数量及孔距,可根据当地的地下水径流条件确定。一般孔距可考虑10~30m,试剂可用染色剂、示踪剂或食盐等。投放试剂前应取得天然状态下水位、水温、水质对照值;在试验孔内投入试剂,在观测孔内定时取样观测,直至观测到值为止,计算出地下水流速和其它有关参数。

  ⑹地下水含水层储能试验:地下含水层储能可以调节地下水流量,储存地表水,恢复超采含水层的能力,扩大地下水水源,又能抬高地下水位,有利于控制地面沉降;还可以借回灌水建立地下水幕,拦阻污水,防止海水入侵或阻拦地下水水源外流,也可以调节地下水温、储藏冷、热源;在咸水或水质恶化地区,借助人工回灌淡水改善水质等效能,并可以获得地下水流场、温度场、化学场等有关参数。

  在地下水含水层储能试验过程中,可以开展地下水温度场的水温变化规律及储能含水层水动力场和水质场变化规律的研究。储能试验场的选择应根据评价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等级和实际需要确定。场地应有代表性。试验场的观测设施和采灌工程,一般包括储能井、观测井、专门测温井、土层分层观测标和孔隙水压力观测井、地表水准点等组成。工程布置可采用“十”字形或“米”字形剖面。中心点为储能井,周围按不同距离布置观测井。

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点:水文地质试验的用途.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U1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