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帮困活动方案]扶贫帮困日记三篇

时间:2024-03-29 11:3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日记# 导语】扶贫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我们的扶贫工作,不应该仅仅只停留在脱贫的阶段,更多地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文档大全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单位换了,联系村也换了,对原联系村那些朴实的村民和干部仍旧有些不舍。

  根据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工作要求,首要的任务是到户走访了解情况,虽说我没有充足的把握帮助联系户解决多少实际问题,但是至少可以把当前的扶贫政策给联系户做个宣传,可以把联系户致贫的实际情况向上反映,以供党和政府正确决策。其实,对我本人来说,这也是一次洗礼灵魂的机会,因为可以从这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身上找到满足感和优越感,当我们在抱怨各种津贴补贴减少的时候,还有人连工资都没得拿;当我们抱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还有人连工作都找不到;当我们在抱怨减肥不见效时,还有人在担心生活无着落……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完全取决于心态,把名利得失看淡一些,把生活要求放低一些,幸福指数就会上升一些。

  在网格员的带路指引下,我顺利地来到了联系户家,户主对我们的到来好像有所准备,既客气又轻松。户主虽然年过6旬,但是思维敏捷、乐于交流,还懂得玩微信。在交谈中得知,户主一家5口人,除了老伴,还有女儿女婿及正在上初中的外孙女,由于户主老伴和女儿有轻度弱智,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十分有限,全家虽然有2.7亩自留地和自己开荒的7亩林果地,但由于缺乏劳力和疏于管理,几乎没有产生什么经济效益,全家主要收入来源是翁婿二人断断续续的打工收入,每年也就3万元左右,加上全家的低保金(400元/月)、计划生育金(80元/月)、养老保险金(80元/月),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仅仅7000多元,生活确实捉襟见肘。好在通过搬迁解决了住房问题。

  通过对联系户的走访调查,我得出的结论和村里给出的信息是一致的——因病致贫,这种情况在农村相当普遍,我们单位联系的12个农户,有11户是因病致贫,还有一户是因残致贫,说到底,也是因病致贫。在现今的农村,村民种田不仅不需要缴费纳税,而且还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惠农政策,只要有脑力劳力,只要踏实肯干,日子总会越来越好,可以说,村民致贫的根源几乎都是因为病痛。因此,完善和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于我而言,帮扶联系户任重而道远。初来咋到,情况不明,我还不能拟出系统而有效的帮扶措施,当前,我除了帮助联系户不折不扣地落实扶贫政策外,还打算就近帮助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以便户主在打工增加收入的同时照看家人,如果经济形势向好,还可以帮助户主把7亩林果地以流转、租赁或入股的方式增加收入。

  我深信,只要政策到位,只要协力并进,我的联系户完全可以在不久的将来走出困境!到那时,天会更蓝,水会更清,百姓脸上的笑容会更灿烂!
篇二
  经了解,一家三口人,母亲刘明英84岁,体弱多病,佝偻着腰;大儿子李香全46岁,小儿子李香定44岁,两兄弟均未婚,弟弟李香定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在与我们交谈中,我们问大儿子李香全,怎么不出去打工挣钱娶媳妇,他说道,本来是可以出去打工挣钱的,但是家庭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可能,一般出去走个亲戚都得半天之内回家,不敢走远,母亲和弟弟在家都得我照顾,更别说出远门挣钱了,我们三个人都是苦命人,只能在一起相依为命,他淳朴的话不带一点杂质,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兄长对母亲最真诚的孝,对弟弟最真诚的爱。

  我和他讲,这次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相当好,会帮助你们改善环境,脱贫致富,他却说我们没给国家做什么贡献,并且政府把我们纳入了低保,已经对我们相当照顾,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再给政府增加负担,他说的很真诚,很自然,我听了心里觉得很酸楚。我见过不少生活富裕却将政府说的一无是处的老百姓,也见过不少身体健康有劳动力不劳动,有生产资料不耕种,却把上访当做自己事业的老百姓。但今天的这一幕,让我们都看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也让我的心在这大山深处多了一份牵挂,更感到此次国家精准扶贫项目的意义重大。
篇三
  连日的阴雨天气终于放晴,大家一路风尘仆仆无暇顾及沿途那些春雨刚刚洗礼过的美景,不觉间一个弯道过后风景秀丽的孤山坪村便呈现在眼前,在村委办公室与村委会成员座谈后,大家便开始逐一入户走访各自包扶的村民,印象中的村子并不富裕,引着同事们走在村子里,脑海中浮现出电视剧里“小兵张嘎”给八路军战士们带路的情形,又想想单位三年前包扶的黄岗村的巨大变化,心底泛起一种莫名的骄傲感。

  老远就看见天鹅婶正和几位邻居婶、嫂在路边聊天,她家也是王检的包扶联系对象,走近后我洋溢着难以言表的自豪感介绍到:“天鹅婶,这是我们检察院的王检,村里研究确定你家作为王检的扶贫对象”。话音刚落,天鹅婶起初盈盈的笑脸立马沉了下来,王检看了我一眼皱了皱眉,紧接着说:“你家是我负责的联系户,今天来主要还是想听取你对我们检察工作的意见及建议,致富路上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们也会尽量协助解决。”听到这话天鹅婶的脸色这才又活泛起来,经过座谈我才了解这几年靠着她和丈夫的勤劳,家里情况已经改善了许多,只是今年其丈夫气管炎严重了就没有外出务工,目前栽植天蓝星收益还可以……出了天鹅婶的大门,王检才悄悄告诉我,和群众打交道一定要会用群众语言,群众即使很困难也都注重些面子,如果摸不清群众心理,同样出于善意,但“扶贫”与“联系”一词只差,群众对我们的态度就会有天壤之别,尊重是沟通的前提,如果不懂得使用群众语言和群众沟通,我们的工作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扶贫帮困日记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Uw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