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辅导资料6

副标题: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辅导资料6

时间:2023-06-22 21:54: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节 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性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个体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一)人格的发展阶段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这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这一阶段为婴儿期,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如果父母或照料者给予婴儿适当的、稳定的与不间断的关切、照顾、哺育与抚摸,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信任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而可以信赖的地方。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即怀疑感。这种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这一阶段为儿童早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让我来做”成了这一时期儿童的主流话题。儿童渴望自主,渴望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①。如果父母允许幼儿去做他们能力所及的事,鼓励幼儿的独立探索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动自主的个性。反之,父母过分溺爱和保护或过分批评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使之产生一种羞耻感。而当他们对自己感到不确定时,就会变得依赖他人。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这一阶段为学前期,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这时的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此时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遇到的问题耐心听取,细心回答,对儿童的建议给予适当的鼓励或妥善的处理,则儿童不仅发展了主动性,还能培养明辨是非的道德感。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嘲笑儿童的活动,儿童就会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有时,当儿童的主动性与别人的主动性产生冲突时,也有可能引发内疚感和退缩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这一阶段为学龄期,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由其成就所带来的师长的认可与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从而培养儿童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就容易形成自卑感。正是在这个时期,即青春期躁动到来之前的少年时期,他们逐渐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的信任感,但也可能形成自卑感和对自己的天分及能力的低评价。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这一阶段为青春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陛指个体组织因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

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者他们根本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

同一性并不是在青春期才出现的,儿童在学前期已形成了各种同一性,但是进入青春期后,早期形成的同一性已不能应付眼前必须作出的种种选择和决断了。

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

这一阶段为成年早期,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整个大学时期都处于这一阶段。因此大学生往往会开始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来发展亲密感,以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长。亲密感发展的结果一般是对另一个人爱的。在这一阶段不能形成良好亲密感的人,会面临孤独感。

7.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

这一阶段为成年中期,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时男女建立家庭,兴趣扩展到下一代。这里的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还指抚育和指导下一代的成长。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会倒退到一种假亲密的需要,沉浸于自己的天地之中,一心专注于自己而产生停滞感。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50岁直至死亡)

这一阶段为成年晚期,主要为获得完善感且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现着智慧的实现。这时人生进入最后阶段,如果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活得很有价值,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反之则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这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并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教师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

(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无论什么社会,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同伴,以及电视、电影、文艺作品等社会宣传媒体。

1.家庭教养模式

鲍姆宁曾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并研究了不同的教养模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能够自我肯定。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的社会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量。

3.同辈群体

相对于同父母的关系,中学生与同龄伙伴的交往更加自由和平等。而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也使青少年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青少年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其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一方面,同辈群体是中学生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为中学生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了社会模式或榜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二是自我体验,即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三是自我监控,即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通常儿童l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行动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做出一定的评价。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这时,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且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而高中生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向日趋强烈;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逐渐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得到高度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产生的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而发挥作用,因而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理学辅导资料6.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V0s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