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中考复习资料

时间:2023-10-22 06:3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古代改革、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成就

【考点导航】

识记商鞅变法的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识记四大发明和四大名著,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认识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掌握赵州桥等建筑奇观的内容,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考纲解读】

商鞅变法

⑴目的:发展封建经济。 ⑵主要内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实行变法)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⑶历史作用:(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诸子百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览表)

流派

人物

时期

主要思想

代表作品及影响

儒家

孔子

春秋

仁的学说,爱人,为政以德;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言论收在《论语》中。

孟子

战国

民贵君轻,仁政,保护资源

言论收在《孟子》中

道家

老子

春秋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道家学派创始人,著《道德经》

庄子

战国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

著《庄子》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

战国

反仁政、倡法治、中央集权

著《韩非子》

兵家

孙武

春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⑴造纸术:西汉前期,已经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人们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

⑵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北宋中期,毕昇(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⑶指南针:宋代时制成了指南针,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⑷火药:唐朝开始运用于军事,宋代广泛用于军事。13世纪至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四大名著明清小说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汉字的演变

⑴甲骨文:商朝的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⑵金文: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这种文字叫做金文。

⑶小篆和隶书:秦统一后,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汉朝时,隶书广泛使用。

⑷草书、楷书和行书:汉朝后期形成草书和楷书,接着又出现了行书。三国两晋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古代建筑奇观

⑴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⑵大运河:隋朝时开凿,贯穿南北,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⑶赵州桥:隋朝时,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⑷北京故宫:明成祖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的,是明清两朝的都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大部分构成,宫城又称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

【重难点精析】

1.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

分析:商鞅变法发展了封建经济;军队战斗力加强,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诸子百家思想

分析:注意总结、归纳知识。本课共学习了六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内容十分庞杂。但是有些人的活动和思想是十分接近的,可以通过比较,归纳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可以利用表格进行分类总结。

3.汉字的演变过程

分析:从甲骨文到小篆的古文字阶段,笔画逐渐形成直笔和圆转两种。隶书后逐渐形成笔画匀称、线条统一的楷体字的笔画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汉字逐渐由不规范变得整齐规范、大小一致、造型美观。

【典例导航】

例1 (08年中考模拟试题) 2008年奥运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一次体坛的盛会,又是一次向世界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盛会。右图是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会徽中的“京”字字体在全国统一使用始于( )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南北朝

解析:本题涉及的内容是汉字的演变。首先判断出“京”字是小篆字体,小篆是秦统一后全国通用的字体。故选B。

例2 (08年中考模拟试题)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主题。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是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你指出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对后世影响更深远(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废除贵族的特权

解析:县制至今仍在实施。故选C

例3 (2007年·济南)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与百家争鸣中哪家的思想主张最相似(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此句引问中心意思是指根据变化的情况制定治国方略,属于法家主张。故选D。

中考备战】

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商鞅在秦国为相十年,宗室贵戚大都怨恨他)。”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2.〔08年汕头市中考〕 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 )

A.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

B.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他的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

C.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

D.商鞅是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

3.秦始皇统一文字时,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4.今天,我们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必须参阅的书籍是( )

A.《论语》 B.《尚书》 C.《春秋》 D.《道德经》

5.春秋时期,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而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6.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和代表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儒家——孟子  B.法家——韩非子

C.墨家——墨子 D.道家——老子

7.我国最早出现的用麻做的纸是在( )

A.秦朝 B.西汉前期 C.东汉前期 D.三国时期

8.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2007年孔子学院总院在北京成立.下列代表孔子思想观点的是( )

A.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9.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

10.上图是一枚秦朝官印,其中的文字字体是( )

A.小篆 B.楷书 C.甲骨文 D.草书

11.四大发明是中国人带给世界的的贡献。其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有重要影响的是( )

A.造纸术、指南针 B.火药、指南针

C.造纸术、印刷术 D.印刷术、火药

12.以下作品中,被外国翻译成多种文字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作品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第二单元封建王朝的建立和繁荣

【考点导航】

秦朝是我国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表明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考纲解读】

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⑴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⑵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在我国历影响深远。)

意义: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全盛的唐朝

⑴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⑵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⑶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重难点精析】

1.秦朝是我国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分析:通过制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表,认识到: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完成了统一,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虽然也出现过分裂割据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

分析:政治上的清明,经济的迅速发展,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政策,是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因素。

【典例导航】

例1 (07年中考模拟试题) 秦朝负责掌管军事的中央官员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博士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官制的职责。丞相是百官之首,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博士是在汉朝出现的,故选C。

例2 (07年成都市中考) 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否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开元”,进而联想所学习的知识“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而“开元之治”正是唐玄宗的统治前期。故答案选A。举一反三:隋文帝统治时期,史称“开皇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时期,被史学家评价为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中考备战】

1.秦始皇的统治在政治领域的集权表现是( )

A.实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开元年间唐朝进人鼎盛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C.“文景之治”D.“开元盛世”

3.唐太宗改善民族关系的政策是( )

A.和亲 B.封赏 C.派兵剿灭 D.恩威并施

4.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 )

A.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B.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

C.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唐玄宗

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5.开创“殿试”先例的皇帝是( )

A.隋炀帝 B.武则天 C.唐高宗 D.唐玄宗

6.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到天竺学习佛学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晁衡

7.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8.下列不属于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原因的是( )

A.唐朝的富强、繁荣、先进,具有强大吸引力

B.唐朝有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

C.唐朝加强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

D.唐朝实行了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

第三单元对外交往和闭关锁国

【考点导航】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远航是世界航海的壮举;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考纲解读】

郑和下西洋

⑴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

⑵过程: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舰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规模大、人数多、设备先进,船上配有航海图、罗盘针(即指南针)。

⑶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及经济交流。永乐时,西洋和南洋的许多国王、使臣和商队,络绎不绝来到中国。同时,南洋华侨也逐步增加。我国人民去南洋的更多了,促进了南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闭关锁国政策

清政府在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上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并不是完全断绝同外国的贸易往来,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重难点精析】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分析:⑴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⑵消极影响(危害):①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②由于与世界隔绝,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③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或(闭关政策的严重后果:A、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B、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C、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⑶结果:闭关锁国政策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

【典例导航】

例1 (07年湘潭市中考)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鉴真

解析:应对人物型的试题,解题的前提是对历史人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题干中的四个历史人物都有“中外交往”的特征,从活动范围看,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而闻名;郑成功收复台湾;鉴真东渡日本。题干中“东南亚一些国家”提示了这个历史人物的活动范围,从四人的活动范围来分析问题,答案就水落石出。答案为A。

例2 (07年成都市中考)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解析:“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如果对这一概念没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谓“闭关锁国”政策是自明末以来中国统治者长期推行的一项治国方针。顾名思义,就是人为割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处于闭目塞听的状态。所设四个选项中,AD两项均可以入选,因为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A项是边防管辖、边疆管理方面,D项是对外经济、对外贸易方面。正确答案:D

例3(07年湘潭市) 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此题命题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从题干看,设计的问题是“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命题者试图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片面以为“海禁”政策及“片板不准下海”规定就是“闭关锁国”政策。实际上“海禁”只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一个表现方面。故答案选B。

中考备战】

1.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①宣扬国威 ②加强对外联系 ③开发南洋 ④统一亚洲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2.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 )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欧洲

3.下列与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不相符合的是( )

A.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B.明朝与2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C.推动华侨移居南洋

D.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4.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流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5.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外国侵略有一定抵御作用

B.阻碍了中外联系

C.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D.影响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近代化的起步

【考点导航】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后来,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由经济变革(洋务运动)到政治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的过程。

【考纲解读】

虎门销烟 目的是开拓海外市场。把鸦片贩卖到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1839年,清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并把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0年6月,英国挑起了鸦片战争。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1856年至1860年,英法发动了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后,把它付之一炬。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8年,左宗棠在新疆人民的支持下,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黄海海战中,管带邓世昌率舰英勇杀敌,最后与舰同沉。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厂、通商,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春,英、美、俄、法、日、德、意、奥八国联军自海上进犯天津。8月联军攻占北京,在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美、俄、法、日、德、意、奥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洋务运动 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使清政府内外交困。②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③主张: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④创办的主要工业: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⑤性质: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⑥评价: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参与, 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实行变法。由于维新派没有实权,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极力反对,发动政变,此次变法历时103天,最后失败。

新文化运动 ①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民主主义者。②口号是:民主与科学。③主要内容(三提倡三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虽然最后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我们要学习孙中山为了革命事业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难点精析】

1.鸦片战争是中国百年屈辱历史的开始

分析:《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中国革命的曲折性和艰巨性

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中国走改良的方式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典例导航】

例1 (2007•广东中山)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解析:此题难度较大,考查同学们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近代前期的对外战争,以鸦片战争为例进行分析,是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清王朝与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进行的较量,后者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就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就选项来分析,BC两项是从属于D项,而A项与题干明显不符合,可排除。答案:D

例 2 (贵州中考试题)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 本题单纯的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不是直接考查记忆的能力,而是考查对条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马关条约》的内容之一是“容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并且,这是从前条约中没有的条款。学生首先要根据这一点进行推断,再把《马关条约》和甲午中日战争联系起来,答案就出来了。本题选D。

例3 (2007•湖北恩施) 与“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南京条约》

解析: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该题通过关键词的形式圈定了待选项应当具备的时间、地位和评价方面的条件,使答案指向明确。易错选项是C项,从签订时间上讲,它是最早的,但却是属于中国古代史范畴的,《尼布楚条约》是康熙时期清王朝与沙皇俄国签定的一项平等的边界条约。解答此题在复习方法上也给我们一种提示,即通过关键词的方法来识记和理解历史概念。答案:D

例4 (新疆中考试题)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 .*清政府 B.发动人民群众 C. 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解析: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本题的考点。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思辩能力。通过对戊戌变法的分析理解可得出符合提干的选项解答,此类题应注意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故选D。

例5 (原创)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官员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场运动也随之破产。其根本原因是( )

A.封建顽固派极力阻挠

B.西方列强的破坏

C.只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没有变革社会制度

D.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解析: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者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它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并没有触及到清朝腐败落后的根源,没有变革社会制度。故选C

例6 (06河北试题) 指导孙中山革命实践的核心思想是( )

A.只有*清政府封建专制制度,才能救中国

B.联俄、联共、扶助工农

C.“既忘共和,即为民贼”

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解析:本考题考查重要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提干考查“三民主义”,而选项中只有D符合提干。解答:D。对于此类问题,通过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可得出答案。

例7 (2006•重庆市)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解析:难度不大,但考试中出错率却极高,易错选择项是D项。某些媒体也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出错。从史实角度看,列强联军侵略北京,洗劫北京城,有两次,一次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次是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中,都涉及到圆明园,但对圆明园进行毁灭性打击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此题为降低难度,在题干中特别有一处限定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所以答案是明确的。答案:C

例8 (原创)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解析: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也随之改变。故选C。

例9 (原创)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孙中山一生的功绩。注意选项中每个事件的主要。课本基础知识必须过关;要能熟练运用要素分析法、排除法解选择题。选C。

例10 (2006•安徽濉溪)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能否正确捕捉、理解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分析材料大意,是认为中国与西方相比,文武制度(政治经济制度等)远比西方先进,不足的是武器,所以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武器制度方法。有了这个基础的理解,联想洋务派的目的和主张,答案已经不言而谕。从举一反三的角度,我们也有必要了解其他派别的主张,顽固派主张维护清王朝,抵制西方的侵略,也抵制西方文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案:B

【双基高效突破】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3、1881年,在左宗棠率领清军的武力威慑下,清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收回的地区是(  )

A.瑷珲 B.尼布楚 C.库页岛 D.伊犁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5、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爱珲条约》

6、见右图,你知道在黄海战役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

敌人军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海军将领是谁吗(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丁汝昌 D.邓世昌

7、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

指哪次战争(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中考备战】

1、1838年,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折子中指出:“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里提到的对中国“危害甚巨”的是(  )

A.外国纺织品 B.鸦片 C.外国枪炮 D.资本主义制度

2、〔2008年广东省汕头市〕 “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3、“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A.《望夏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尼布楚条约》

4、“天将筹边尚为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该诗反映了清朝----------率军收复和建设新疆的历史(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林则徐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放火烧了圆明园的是________侵略者( )

A.英国 B.英国法国 C.俄国 D.英法俄美

6、〔2008年广东省〕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7、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8、〔四川省成都市2008〕 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xx届xx全会

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0、标志着中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

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C.第一个提出*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12、右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20世纪初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主张改革封建制度

B.领导辛亥革命,*清朝专制统治。

C.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猛烈抨击封建思想

D.颁布一系列法令制度,促进社会习俗的进步

13、中国近代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它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第二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导航】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19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并推动了北伐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并把工作的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纠正自身的错误,通过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并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一心想打内战,重庆谈判只是个幌子,1946年国民党发动了内战。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斗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由防御到反攻,经过三大战役的大决战,国民党失败,退往台湾。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四、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近代的民族工业的发展艰难曲折,总的来说也很落后。自从近代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近代,我国科技已经落伍于世界。鸦片战争后,出现了魏源、严复这样的思想家,出现了近代新式教育,废除了科举制度,在科技领域里也有一些成就。五四运动以后,我国出现了一大批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

【考纲解读】

五四运动 ①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爆发:1919年由北京大学的学生发起,其口号主要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领导了学生斗争;③发展:6月初,斗争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④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北伐战争 ①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②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黄埔军校 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人民军队的建立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毛泽东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在危急关头,党中央召开了党历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

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于1936年12月12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战役。

中共七大的召开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重庆谈判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打内战的方针已定,但为了欺骗人民,赢得时间准备内战,就邀请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毛泽东等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揭露其阴谋,毅然去重庆。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内战的爆发和挺进大别山 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第二年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三大战役 1948年底到1949年初,国共双方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结果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加速了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程。

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势挥师南下,展开渡江战役。解放军以不可阻挡之势突破长江防线,1949年4月22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

近代的民族工业 实业家张謇,是清末科举状元,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近代社会生活

① 照相术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② 火车、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

③ ③9世纪70年代,《申报》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1897年,

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规模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④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辨令,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民间普通称呼为“先生”或“君”。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①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

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其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严复是启蒙思想家,翻译了《天演论》书中的观点启发了当时的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④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⑤聂耳,九一八事变后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抗日救亡的进军号角。

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抗日战争中迅速传遍全国。

⑦徐悲鸿的著作《愚公移山》表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他还擅长画马。

【重难点精析】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分析: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中国近代史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依据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分析:中共一大的通过了党纲。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玫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所以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中华民族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典例导航】

例1 小林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一群*的人手举的旗帜和横幅上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标语。你认为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解析:此题是对识记能力的考查,通过这几个口号可以得出是“五四运动”;另外,根据口号的内容也可以分析出结论:“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可以看出事件和废除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有关系;“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体现了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所以应该是“五四运动”。答案:B

例2 五四运动之所以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 B.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D.十月革命的影响

解析: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对封建的运动,它取得初步胜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是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这要求充分认识五四运动的性质和作用,才能理解为何胜利的原因。故选C。

例3 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的主要矛盾是( )

A.地方和中央的矛盾 B.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D.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分析比较能力。在不同时期矛盾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当时中国社会有两对矛盾,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随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加剧,前者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则反映了这一矛盾的变化。故选C。

例 4 下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项目

一战前

一战后

棉纺厂

22多家

64多家

缫丝厂

170多家

430多家

面粉厂

40多家

120多家

A.辛亥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解析:本题看上去是一则选择题,实际上是一则材料分析题。考生须从材料中读取有效的信息:“一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中棉纺厂、缫丝厂、面粉厂厂家数量的变化(大幅增加)。因此在思考时要联系“一战”给中国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提供“一战”的材料,解决问题也从“一战”入手。本题选D

例5 下列哪一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失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有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人民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解析:本题考察对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掌握。从题干中的时间也可以解答此题。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正好是100多年。A选项在时间上不足100多年。B选项虽在时间上差不多,但不是反抗外来侵略。D选项不符合“中华民族有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这一内容。故选C。

初三期中考复习资料.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V8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