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积极广泛地开展之中.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而教师的良好师德正是高素质的教师的重要表现.
大家都知道,师德建设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教育主题.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今天主要从学校和教师这两大方面来与大家老师共同探讨怎样加强老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一、学校
学校是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学习的主要阵地,学校应把师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新世纪教师的师德培养:(学生个人自查自纠报告)
(二)行动落实上:加强教育法规学习、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1.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师德认识,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2.深入开展“讲师德,做师表,树正气”活动,使每个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
3.树立典型,培养教师爱生情感.
4.树立有效的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教师终生学习观
5.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师德水平.
二、教师
一个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第一,要为人师表。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说我们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我国春秋时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样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人民教师,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其次,要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正在阅读:
学生党员自查自纠报告2021-学生党员自查自纠报告05-30
吉林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和报考工作的通知03-04
2017山东青岛小升初电脑派位结果查询【网站入口】02-04
法制知识演讲稿【五篇】11-06
黑龙江齐齐哈尔2020年4月自考成绩查询时间:5月13日后01-17
2022年河北邯郸中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版)06-28
2020年河北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版)11-10
2019年辽宁沈阳中考分数查询时间11-14
小学二年级上册体育教案:沿着线走、跑03-21
英国投资移民好吗?英国投资移民的申请条件04-28
英国投资移民申请条件和费用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