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两分钟童话小故事_幼儿园童话小故事文字版【四篇】

副标题:幼儿园童话小故事文字版【四篇】

时间:2021-10-14 01:58: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儿童故事# 导语】童话故事中的幻想看起来好像能无拘无束,可在瞬间上天入地,一目千里,可写仙子,可写妖魔,可死而复生,可长生不死,甚至连虫鱼鸟兽都可以有人的思想,人的行为等等。所有这些,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可实际上,童话故事正是以‘幻想’为一方面,以‘真实’为另一方面,给童年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分享的幼儿园童话小故事文字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幼儿园童话小故事文字版:想吃鱼的猫

  听说河里的鱼多极了,一伸手就能捞到。这使得一向对鱼情有独钟的猫坐立不安,满心思想着也去碰碰运气。

  猫来到河边,果然见河中的鱼数量多种类也多。“嘭”的一声,前面不远处水花散开,一条尺长的鲤鱼跃出水面又落入水中;又是“刷”的一声,一只水鸟叼起条鱼冲天而去。猫看呆了,一滴滴馋液从嘴巴中不知不觉流出来,“啪哒啪哒”地掉入水中。如果也能捉到一条饱饱口福多好呀,猫越想越忘情,就象是已经捉到鱼一样。

  突然水中一闪,猫低头一看,一条鱼竟然在它眼前自由自在地游动。猫终于忍耐不住,它忘掉了一切,就象平时捉老鼠一样,朝着水中的鱼扑去。

  “扑通”一声掉进水里,鱼溜掉了。不识水性的猫在水中时浮时沉拼命挣扎,惊慌失措地大声呼喊:“救命呀,救命呀……”

  一头水牛闻讯赶来把猫救上岸。

  猫惊犹未定,它望着眼前的小河喃喃自语:“太可怕了,想不到鱼的味道这么鲜美,而河水却这样可怕的不近人情……”

  “你既然不识水性,怎么敢跳入河里去捉鱼呀?”牛奇怪地问。

  “唉,我也莫名其妙,当时怎么只看见那一条条活泼可爱的鱼,而看不见了这水呢?”猫边回答边还盯着河中的游鱼。

  “现在该清醒了吧?这就是你利欲薰心的结果。”水牛严肃地告诫猫:“可别以为河里鱼多谁都能捞着,没捉鱼的本事就别想沾边。好好接受教训吧,贪心无益,安分守己捉些老鼠充饥填腹这才是你的正事儿。”

  

【篇二】幼儿园童话小故事文字版:黑木炭白衬衫

  8岁的帕科放学以后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进门以后使劲地跺脚。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帕科生气的样子,就把他叫了过来,想和他聊聊。

  帕科不情愿得走到父亲身边,气呼呼地说:“爸爸,我现在非常生气。华金以后甭想再得意了。”

  帕科的父亲一面干活,一面静静地听儿子诉说。帕科说:“华金让我在朋友面前丢脸,我现在特别希望他遇上几件倒霉的事情。”

  他父亲走到墙角,找到一袋木炭,对帕科说:“儿子,你把前面挂在绳子上的那件白衬衫当作华金,把这个塑料袋里的木炭当作你想象中的倒霉事情。你用木炭去砸白衬衫,每砸中一块,就象征着华金遇到一件倒霉的事情。我们看看你把木炭砸完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帕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他拿起木炭就往衬衫上砸去。可是衬衫挂在比较远的绳子上,他把木炭扔完了,也没有几块扔到衬衫上。

  父亲问帕科:“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他说:“累死我了,但我很开心,因为我扔中了好几块木炭,白衬衫上有好几个黑印子了。”父亲看到儿子没有明白他的用意,于是便让帕科去照照镜子。帕科在一面大镜子里看到自己满身都是黑炭,从脸上只能看到牙齿是白的。

  父亲这时说道:“你看,白衬衫并没有变得特别脏,而你自己却成了一个"黑人"。

  晨会励志小故事的感悟——你想在别人身上发生很多倒霉事情,结果最倒霉的事却落到自己身上了。有时候,我们的坏念头虽然在别人身上兑现了一部分,别人倒霉了,但是他们也同样在我们身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污迹。

  

【篇三】幼儿园童话小故事文字版:詹何钓鱼

  楚国有位钓鱼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钓鱼与众不同: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钓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而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辆大车!回头您再去看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鱼竿也没有弯!

  楚王听说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后,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

  詹何答道:“我听已经去世的父亲说过,楚国过去有个射鸟能手,名叫蒲且(ju)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有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黄鹏鸟。父亲说,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蒲且子射鸟和詹何钓鱼的故事说明了同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用心去发现和运用其客观的规律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显著的成效。

  

【篇四】幼儿园童话小故事文字版:小松仁

  在安第斯山脚下的山涧里住着一对夫妇。他们都是善良的人,尽管自己并不富裕,却乐于帮助比他们更贫困的人。男主人在外放牧,女主人在家做烙饼,卖给过路的旅客。

  这对夫妇常常愁容满面,因为他们没有孩子。

  有一天,一个老头儿拄着拐杖路过山涧。这时,女主人正在给小白山羊喂草,她看见老人蹒跚走过,便邀请他进屋休息一会儿。老人很高兴地走进屋子,坐下休息。他告诉女主人说,他远道而来,一路上十分疲劳,只吃了路上拾到的几颗松仁。好心的女主人听了,对老人十分怜悯,就给他端来了一盘蚕豆。老人临别时,她还送了两张刚出锅的`烙饼。老人十分感激,顺手摸了摸口袋,想找些东西回赠,可是;摸了半天,什么也找不出来,只摸到了一个小松仁,老人把它送给了女主人,说道:“我求上帝保佑你这个仁慈的人、这颗松仁将会成为你儿子的教父。”女主人听了这番奇怪的话,哈哈一笑,而后,又把这些话告诉了丈夫。

  不久以后,女主人突然感到自己怀了孕。九个月以后生下了一个男孩,可是,孩子很小,只有松仁那么大,于是,他们把孩子取名为小松仁。父母对孩子老不长个子十分忧伤和失望,但仍然很喜爱他,因为,他实在太聪明了。父亲上山放牧、母亲外出买东西的时候,小松仁就留在家里,像卫兵一样站在门口看守着。

  一天,妈妈出去拾柴生炉子,临走时嘱咐小松仁不要外出乱跑。可是,小松仁不听话,偷偷地跑出去玩了。当他正要爬上一块大岩石(对他来说)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小松仁赶忙蹲在蘑菇下面避雨。

  雨下了很久,小松仁怕淹死,始终不敢离开蘑菇一步。这时,一群牲口从那里走过。赶骡子的人采了这棵蘑菇,放在袋子里,准备用来喂牲口。小松仁在口袋里觉得暖洋洋的,一动也不动。

  夜幕降临了,赶牲口的人在山桐里休息。他们点了簧火取暖,烤肉充饥。采了蘑菇的那个人就把湿蘑菇放在火上,想烤烤干。

  “啊呀!烫死我了!”小松仁喊了起来。

  “奇怪!蚤子还会讲人话?”一个赶牲口的人说道。

  “啊呀!烧死我了!”小松仁又喊了一声。

  这时,那个人不耐烦地把烟斗放在一边,从火里取出蘑菇来吃。这时,小松仁在他嘴唇上咬了一口。那个人不知道是什么虫子咬的,就把蘑菇扔了。

  蘑菇正好掉在骡群旁边。牲口都饿了,蘑菇就被骡子一口吞吃了。这样,小松仁也随着进了骡子的肚子。

  第二天早上,牲口群又开始了旅程。小松仁在骡子肚里感到很难受,憋得透不过气来。他暗自思付:怎么办?小松仁在骡子肚里到处乱抓,弄得骡肚子挺难受,想拉屎,这样,他就随着骡粪一齐排到了外面。这时,小松仁浑身臭味,肮脏得很,然而,他却十分快活,因为又重见了天日。

  这时,飞来一只觅草筑窝的大鸟,它叼起小松仁,飞过了重重大山,来到了一块岩石上。鸟窝就在这里。小松仁一到鸟窝里就到处找吃的。好在他很小,吃不了多少东西就饱了。他吃草、吃花,甚至吃甜的草根,找到啥就吃啥。

  鸟下蛋了,孵出了两只小鸟。小松仁就躲在小鸟的中间。大鸟飞来喂食,他也张开嘴,所以,也能得到些食品。

  小鸟慢慢长大了。小松仁在鸟窝里不愁吃,不怕寒,所以,一直呆在那里。他同小鸟几乎成了兄弟。一天,他看见一条蛇沿着岩石往上爬,企图吞吃小鸟。小鸟还不会飞,一见到蛇,就惊慌失措地乱叫。

  小松仁看到小鸟弟弟们的危险处境很着急,他想:“要是鸟妈妈回来看不见小鸟一定会伤心痛哭的。”这时,他突然想起,在衣服里还别着一根针,那是他的宝剑。于是,他抽出“宝剑”,躲在乌窝旁边。当蛇伸出舌头,准备吞吃小鸟的时候,他用针猛刺过去。蛇突然感到一阵剧痛,从岩石上摔了下去,落进了深渊。

  这时,鸟妈妈正好回窝,看见了小松仁营救了小鸟,感激万分。在谈话中,小松仁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为了报答小松仁,鸟妈妈把他夹在自己的羽毛里,飞上天空,准备带他回家去。

  在距离小松仁家不远的地方,鸟妈妈把他放在地上,对他说:

  “你拿着这块巨人的骨头吧!那是我在安第斯山顶上找到的。用这块骨头擦身子,你就会像其他孩子一样长大了。”

  小松仁接过了巨人骨,他刚刚能拿得动。回到家时,他妈妈出门还没有回来。小松仁用骨头擦了擦身子。当妈妈到家时,看见自己的孩子变样了,长得与同龄的孩子一样大,十分惊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母子俩热烈拥抱,高兴得都流出了眼泪。小松仁向妈妈讲了自己的经历。

  从此,这个故事就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

幼儿园童话小故事文字版【四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Vf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