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_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三篇】

副标题: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三篇】

时间:2024-04-11 21:40: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件# 导语】课件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2、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教学难点:

  把握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读,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创作背景

  《黄河颂》是抗日战争时期,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中一首独唱歌曲的歌辞,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至今读起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唤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三、解题:

  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抓住“颂”字)

  四、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

  注音

  山巅(diān)澎湃(péngpài)狂澜(kuánglán)屏障(píngzhàng)哺(bǔ)育浊(zhuó)流

  九曲(qū)连环浊流(zhuó)滋长(zī)

  2、释词

  山巅:山顶。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哺育:喂养。

  五、合作探究: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2、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颂黄河部分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历史贡献、地理特点、自然特点

  3、结合时代背景,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

  河精神。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4、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5、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六、总结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七、作业布置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文本,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字的读音及在文本中的含义。

  2、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3、把握全诗语言特点。

  4、反复诵读,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力。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如歌曲《黄河大合唱》《龙的传人》。2、搜集有关黄河的图片。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主体部分

  2、关键语句的理解、领悟。3、课文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难点

  1、把握语言特点。

  2、通过抓关键语句理解内容。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2、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了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出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积累运用: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魄()澎湃()滋长()屏障()......宛转()哺育()狂lán()山diān()..

  二、完成下列多音字和形近字。

  (1)多音字。

  曲{劈{中{长{强{

  (2)形近字。

  篮洲浊拜颠蓝州独湃巅伟彰阑

  违障澜癫嶂斓幛谰三、填空。

  (1)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原名()。《黄河大合唱》是一

  部大型音乐作品,由()谱曲。作品由8个乐章组成,它以()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2)诗人从自然特征、()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的思想感情。

  四、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2)(),万里写入胸怀间。(3)()一片孤城万仞山(4)白日依山尽,()(5)大漠孤烟直,()

  五、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诗中“望黄河滚滚”的“望”字所“望”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表达作用?

  七、诗歌中反复出现“啊!黄河!”起来什么样的作用?

  八、把诗文分为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九、尝试着完成本文板式。

  我的问题: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黄河颂》问题生成——评价单

  设计者:朱晓娟学校:北郭中学姓名:班级:

  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列题目,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多元化展示。

  问题一、语言体味:1、“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想想看,“劈”字好在哪里?能否换成“分”?

  2、“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在你这儿发源。你认为把黄河比作“摇篮”好吗?

  3、“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你怎样看待作者在文章最后反复吟诵这句话的意图?

  问题二、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2、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问题三、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问题四、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问题五、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2、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六、请写出本文表达的主题思想?

  拓展题你平时了解历史典故吗?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写出下列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

  (1)卧薪尝胆(2)三顾茅庐(3)负荆请罪(4)破釜沉舟A古战场:

  B历史人物(1)

  小组评价:2)(3)教师评价:

  (4)(

  《黄河颂》问题训练——评价单

  设计者:姬秀珍学校:方井小学

  姓名:班级:

  积累运用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山巅()澎湃()哺育()屏障()刀劈().......二、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填写出恰当的动词。

  ()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万丈狂澜;浊流(),()

  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南北两面。三、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2)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伟

  大坚强!()

  (4)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四、词语填空。

  不屈不()惊涛()浪一()千里浊流()转九曲()环万丈()澜文明()国奔腾不()课内阅读。

  朗诵课文,回答

  1、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诗歌以“啊!黄河!”为标志,从哪三个方面歌颂了黄河?

  3、诗歌通篇用了第几人称的口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诗歌最后两句是重复的,作者这样写是想达到什么效果?

  课外阅读。

  我爱这土地

  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用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1、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什么?

  2、“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两句中“我”分别指的是什么?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翼。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拓展题你能列举出沿黄河各省区一些的石窟吗?

  

篇三

  教学目标

  1、识记诗中的一些字词,读准字音,并体会诗中的一些句式和修辞的用法。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

  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合作、讨论、探究

  课前准备准备相关资料设计说明个案补充

  教学环节

  由描写黄河的古诗词名句导入。

  1.课前导入2、检查预习情况3、整体感知内容4、合作探究5、拓展延伸6、当堂达标讨论学案课前准备部分。反复诵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作者感情课文内容的分析与评价对于课文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及理解拓展延伸

  生:七嘴八舌话诗句。

  师:肯定学生的内容并适当作出补充。

  生:讨论学案课前准备部分。

  生: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感情:

  1、进行个性化诵读课文。

  2、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歌中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诗中哪一句给了你强烈的感染?并说说理由。师:指导诵读。把握节奏、体会感情。生:分析课文内容。并组内讨论问题:

  1、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师:作出评价,并作出补充。师生合作分析作者感情。生:积累与黄河有关的各种知识点。并完成学案达标题,并讨论答案。生:当堂背诵优美语句。

  1.用学生感兴趣的诗句导入,引出本文内容。

  2.了解本文的体裁、作者,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3.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线索及情节。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复述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及分析能力,深入发掘文章内容。

  5、培养学生说真话的品质,通过不同意见的讨论,

  开阔学生思维,培养良好品质。

  学生自主学习指导:

  1、读课文,反复品析2、读课文方法指导。3、赏析方法指导。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Vl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