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一、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
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
2、
中国手工工场出现在明清时期
3、
手工工场的特点:
(1)
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
(2)
工人多,分工合作
(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4、
手工工场的发展和社会影响:
(1)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3)
促进了社会阶级、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
商人的地位变了
1、
商人地位的变化
(1)
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2)
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
(3)
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
2、
新诞生的社会阶层
手工工场主——早期资本家
雇佣工人——工人阶级的前身
3、
没落的阶层——贵族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
文艺复兴运动
1、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2、
主要代表
(1)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代表作品:《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2)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3)
但丁:意大利作家,代表作品《神曲》
4、
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将人尊奉为世界的中心
三、
欧洲的宗教改革
1、
赎罪券——罗马天主教会为聚敛钱财而兜售
2、
“教皇的奶牛”——德国
3、
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序幕,主张:宗教信仰人人平等
4、
宗教改革使欧洲各国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四、
近代科学的诞生
1、英国科学家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3、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4、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天空中的哥伦布”
5、
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五、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法国
1、
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2、
主要代表
(1)
伏尔泰
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
罗梭
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3)
法国的《百科全书》派
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一、
新航路的开辟
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
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2)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
(3)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2、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
西欧人已能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
(2)
积累了丰富先进的航海技术
(3)
罗盘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
(4)
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3、
新航路的开辟
1487—1488
迪亚士(葡)
葡萄牙—非洲好望角
1492—1502
哥伦布(意)
西班牙—美洲大陆
1497—1498
达伽马(葡)
葡萄牙
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葡)
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4、
新航路开辟的积极意义
(1)
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
(2)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
促进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二、
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1、
新航路开辟的负面影响
(1)
掠夺财富和土地,毁灭印第安文明
(2)
贩卖黑奴
(3)
造成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落后和贫穷
2、
欧洲殖民者的罪恶
掠夺财富,灭绝种族,贩卖黑奴
海上马车夫—荷兰人
荷兰是17世纪最发达的商业国家之一
黄金海岸—非洲加纳海岸
移民之父—哥伦布
“日不落”殖民帝国—英国
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着世界近代史开始
2、
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
3、
主要战役
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
克伦威尔领导,*查理一世王朝
4、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二、历第一位总统的产生——美国独立战争
1、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2、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成立,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
3、
主要战役
1776年,萨拉托加大捷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1年,约克镇战役
英军投降
4、1787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制定联邦宪法,确立共和政体
4、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5、
美国国旗
星条旗
6、
美国的共和体制——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二、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
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标志着法国*爆发
颁布《人权宣言》,主张自由、民主、平等。
法国国歌《马赛曲》
2、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
1792.8
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被处死
3、
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1793,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法国革命达到高潮
4、
法国*的历史意义
(1)
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2)
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3)
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4)
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一、
最后的盛世
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44年清军入关
2、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1)
农业的发展:人口发展:19世纪初,超过3亿,占世界三分之一
“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2)
手工业的发展:江南地区丝织业、棉纺业发达。手工业的繁荣促进了商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3)
商业的发展:商邦有徽商、晋商,山西票号“日升昌”,中国的票号
3、
国际贸易
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丝绸、茶叶、瓷器
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
4、
中国经济的主体:农业
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明朝时土尔扈特部人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因不愿忍受沙俄压迫,1771年渥巴锡率众回归祖国,受到乾隆皇帝的亲自接见。
2、
明清统治者不同的民族政策
(1)
明朝大修长城——边防政策
(2)
清朝大修寺庙——怀柔、德化的民族政策
册封“达赖”和“班禅”、1727年设驻藏大臣,用金瓶掣签制选择转世灵童。
3、
平定叛乱:准噶尔贵族叛乱;回部贵族叛乱
4、
清朝的盟旗制(内外蒙古地区):盟——地区,旗——县
5、
抗击沙俄入侵
雅克萨之战——康熙皇帝,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四、
专制帝国
1、
明清的专制统治
明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东厂西厂和锦衣卫
清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设立军机处,大兴*
2、
明清的科举考试: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
社会生活和思想领域的专制:建立贞节牌坊,禁止世俗文化
4、
反对皇权专制:黄宗羲“为天下大害者,君而已矣”
五、
来自海上的挑战
1、
郑和七次下西洋
目的:宏扬国威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作用:增进了与亚非各国的友谊,促进了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2、
传教士来华
意大利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几何原本》。意大利朗世宁,参与圆明园西洋风格建筑的设计。影响:带来了西方文明,也是欧洲殖民者东来的先兆。
3、
抗击外来侵略
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门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设省
4、
马戛尔尼来华:乾隆帝闭关自守,减少通商口岸,只留广州一处。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
工业革命的兴起
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部门。
2、重要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瓦特发明蒸汽机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3、19世纪4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的工业国。
二、科学的世纪
1、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学说
2、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一)电能的开发利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2、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3、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4、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
(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应用
1、德鲁夫狄塞尔发明内燃发动机
2、德国卡尔.本茨制成世界上第一台三轮汽车
3、美国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三)远距离迅速传递技术的发明
1、美国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2、美国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3、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四、人在工厂
1、工厂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2、出现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生产
第二课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一、
地球变小了
1、
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条件,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2、
严复翻译《天演论》、《原富》、《法译》,林纾翻译《茶花女》、《伊索寓言》、《鲁滨孙漂流记》
3、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
顾拜旦,第一届奥运会1986年在雅典举行
二、
文明与野蛮交织
1、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殖民侵略)
2、
整体世界形成对印度的影响
工业文明在印度传播;英国对印度野蛮的殖民侵略
三、
挑战与回应
1、
海地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2、
日本的明治维新
美国用军舰打开了日本的国门,通过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一、
屈辱的岁月
1、19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4、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朝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悲壮的抗争
1、鸦片战争中,虎门守将关天培,英勇抗击英军,壮烈殉国。
2、甲午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与日军激战,壮烈牺牲。
3、徐骧在反对日本占领台湾的战斗中为国捐躯。
4、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动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
1、林则徐开创了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3、洋务运动
口号: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奕欣、李鸿章、左宗棠
1862年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
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
四、
从维新到革命
(一)
维新变法
1、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
主要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3、
维新变法又称戊戌变法,它与洋务运动的不同是在政治上也要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二)
辛亥革命
1、
邹容写《革命军》宣传革命
2、
190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又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3、
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革命
4、
1912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5、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
1、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
农业;第二产业
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
商业、交通运输业、银行业、服务业
2、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负面影响:工业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治安混乱。
二、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活用品
生活方式
生活趣味
生活习惯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工业革命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2、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有组织的政治斗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3、
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代表人物: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4、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5、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巴黎公社:1871年3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第一课
全球性的震荡
一、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非正义战争
1、
大战原因(目的):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
2、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
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4、
一战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坦克、飞机
5、
人类就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人类应把科学技术用于造福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
1、
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
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3、
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4、
雅尔塔会议
英(丘吉尔)
美(罗斯福)
苏(斯大林)
5、
法西斯——刑具,发展成为*和暴力的代名词
6、
二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7、
联合国,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成立,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二、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历第一次经济危机发于1825年的英国。
2、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4、经济危机的表现(危害):银行破产,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市场萧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5、经济危机使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成为发动战争的策源地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一、
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1、
历史背景:俄国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激化
2、
彼德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3月)*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
列宁领导成立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4、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5、
苏联的建立:1922年,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6、
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西亚病夫的崛起
1、20世纪初土耳其被称为“西亚病夫”
2、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3、凯末尔改革:学习西方,破除落后习俗,提高民族文化水平,推动工业的发展
三、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1、目的:为了消除经济危机,实现美国的经济复苏
2、措施:国家干预经济,实行系列改革。规定工时和最低工资;以工代赈(田纳西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影响:缓解经济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一、
中华民族的觉醒
(一)
新文化运动
1、
口号:“民主”和“科学”
2、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4、
主要内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
胡适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6、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二)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1、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
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北京
学生(运动先锋)
第二阶段:上海
工人(运动主力军)
3、
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二、历史性的转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阶级条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2、“南陈北李”,陈独秀在上海(南)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李大钊在北京(北)建立早期共产党组织。
3、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7月1日为党的生日。
4、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1924年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黄埔军校,1924年孙中山创办于广东,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二)北伐战争
1、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第四军被誉为“铁军”
2、北伐战争中,中国人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正在阅读:
17年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浙教版)12-28
2022年内蒙古赤峰成人高考考试时间:11月5日-6日09-01
郴州教育信息网http://www.jyj.czs.gov.cn/jyj/01-24
校园音乐会策划案ppt:校园音乐会策划案04-28
2020年11月北京物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成绩通告10-01
太阳马戏作文400字06-27
2017年福建中级会计师报名入口已截止12-06
父亲节别样的礼物作文700字11-27
新年祝福贺词2022虎年简短句子01-25
个人借款担保合同协议书范文【三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