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常青藤教育_“常青藤”的教育生活

副标题:“常青藤”的教育生活

时间:2024-03-07 19:2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亲子教育# 导语】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之中,父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般宝宝们的陪明才智不仅仅是天生所据有的,更加重要的还需要后天的培养,以下就让我们来一起来看看正确培养阴孩子们妙方吧!

  所谓“常青藤”,指的是八所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人们也习惯于把美国的精英教育统称为“常青藤教育”。其实,常青藤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本身,那些刚刚进入常青藤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都已经具备了一些常青藤素质,而这种素质不必也不能等到进了常青藤盟校后才开始培养——常青藤教育要从小开始。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关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常青藤教授。

  常青藤的好处是注重以规模很小、师生之间能够进行面对面互动式的“讨论班”来教育学生。在讨论班中,学生不仅要听,还要不停地提问、质疑、辩论。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比较有独立思想、创造性和分析能力。而等而下之的美国州立大学因为开不起这种小班,只好上满堂灌的大课。虽然父母未必是教育专家,但面对面的互动不是父母单向对孩子传授信息,而是父母针对孩子的各种需求随时做出反应,这样的方式使孩子一直处于能动状态。可惜中国很多父母宁愿花钱把孩子交给别人。

  不轻易对孩子说“不”。

  传统教育中对孩子的指令比较多,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习惯于服从,不善争辩。而常青藤教育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绝不轻易说“不”。孩子如果要干一件父母不允许的事,父母会耐心地启发、商量、说服他放弃,有时甚至要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表面上看,在这种家庭中父母毫无权威,但这样养大的孩子更加自信,习惯于提问和独立思考,敢于为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

  戒除打孩子,改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权威关系。

  打孩子从表面看来可能会导致孩子要么学会以强凌弱,要么彻底丧失自信,而从深层次讲,它会导致孩子惧怕权威,束缚思想,扼杀创造性。最近美国有研究表明,从小挨打、挨骂的孩子的平均智商为98,那些不挨打或几乎不挨骂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这4分之差很可能是因为不打孩子的父母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讲理、解释,增加了孩子和大人之间的互动。

  幼儿园的功能是帮助孩子在情感上发育成熟,完成初步的社会化,而非智力开发。

  在学前阶段,孩子面临的挑战是发展情感和社会技能,即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在陌生人的环境中保持情绪稳定,而非读写算术的能力。当情感和社会技能还发展不充分、不稳定时,让孩子学读写、算术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挫折感,并自然导致厌倦。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背古诗则无异于嚼别人吃过的剩饭。

  好的教育,尊重和鼓励孩子自己新鲜的感受和原创的表达,即使这些表达很幼稚并且有不少错误。而背古诗则是把孩子最有创造力的感性定型化,或者说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感受。因此,当美国一个汉学者第一次看到一首古诗时,可能迸发出刚刚认字的孩子般的新鲜生命力,而我们的孩子读古诗,则像个暮气沉沉的老人。所以,要帮助孩子发现他们内心的感受,帮助他们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而不是让他们机械地接受我们的成见。

  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但同时为他设立应对未来的知识框架。

  在常青藤盟校乃至美国绝大多数大学里,专业可以任意选,甚至选好后还可以调换,学生从来都是被鼓励追逐自己的兴趣的。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允许他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看看自己到底能干成什么样子——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进行的奋斗,会发展出一个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关键性素质。但是,常青藤并非允许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读文学的必须上一门数学课,学计算机的需要上一门历史课……这些必修课让孩子在挖掘爱好、才能和潜力的同时,具备一些应对未来生活和事业挑战的基本能力。而父母是为孩子确定“必修课”的导师。

“常青藤”的教育生活.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X6T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