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时间:2023-02-28 01:0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 导语】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高一年级物理公式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高一年级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篇一


  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2.高一年级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篇二


  功和能: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3.高一年级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篇三


  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4.高一年级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篇四


  力学单位制

  1.基本物理量:反映物理学基本问题的物理量。如力学中有三个基本物理量——质量、时间和长度。因为世界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的带有普遍性的运动,首先应考察物质的多少和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物质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抓住质量(物质的多少)、时间和长度(空间改变的量度)这三个物理量,就抓住了力学的基本问题,才可进一步讨论其他力学问题。

  2.基本单位:所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所有)单位都叫做基本单位,如在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

  长度一一cm、m、km等;

  质量一g、kg等;

  时间——s、min、h等。

  3.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导出单位。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如位移用m作单位,时间用s作单位,由速度公式v=s/t推导出来的速度的单位就是m/s。若位移用km作单位,时间用h作单位,由速度公式v=s/t推导出来的速度的单位就是km/h。

  4.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选定基本物理量的不同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单位制,如历力学中出现了厘米•克•秒制和米•千克•秒制两种不同的单位制,工程技术领域还有英尺•秒•磅制等。

5.高一年级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篇五


  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h≈3.6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6.高一年级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篇六


  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XI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