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反应是中学阶段四大化学反应类型之一,是指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可以理解为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通常是阳离子)被另外一种元素取代,将其顶替出去的过程,因而这种类型反应的显著特征是其中的某个离子(团)在反应中没有变化,基本模式为:A+BX→B+AX。
置换反应从定义或本质出发实际上包含很多种类型,最主要的是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记忆的溶液中的反应,例如:
a.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将H置换出来,例如Na、Mg、Al、Zn、Fe等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室制氢气)。由于硝酸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单质的反应一般不是置换反应;靠前的几种金属与酸反应剧烈,可能引起爆炸(K);
b.特别活泼的金属与水的反应:特别活泼金属主要是活动性顺序表中Mg前面的金属(Ba在Ca前面),它们与水可以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H2,K的反应非常剧烈;Ca由于生成物Ca(OH)2溶解度较低,较为缓和,且溶液变浑浊;Mg、Al只与热水才能反应(一般不考察);
c.活动性顺序表中,靠前的金属与靠后金属的可溶性盐之间的反应:由于特别活泼金属能够直接与水反应生成碱,而靠后的金属碱大多不可溶,因而会发生前述反应置换出H2,而不是置换出金属,因而这里主要考察Mg及后面的金属,尤其注意置换反应中Fe都是亚铁,+2价。例如:
湿法炼铜、Cu与AgNO3反应置换出银,注意该实验的现象,很多时候生成的Ag不是银白色而是黑色的(颗粒太小);Fe、Zn等与CuSO4反应置换出Cu等;
d.某些还原反应可看作置换反应,H2、C、Al、Mg参与的还原反应大多也都是置换反应(将其作为还原反应记忆即可,考察的置换反应主要指的是溶液中的反应);
附:活动性顺序表
K、(Ba)、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作为拓展,我们注意到,上述三种类型中,某种或某几种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事实上,高中阶段会将上述三种类型统一称为“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还原剂)被氧化时必然另一种物质(氧化剂)被还原。
2017中考常见化学反应记忆技巧:置换反应.doc正在阅读:
五年级写景作文:欢快的雨_550字11-30
辽宁2017执业药师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7-15日02-01
2021年广西北海市市直教育系统第三次教师公开招聘拟聘人员体检防疫须知05-20
2022年贵州黔西南州、县、乡三级机关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人民警察笔试安排公告06-17
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2016年11月山东二级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09-04
[对团委组织部未来的工作规划]校团委组织部工作规划书10-27
我们也追星作文600字12-04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2017年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录取查询入口【点击进入】01-27
多彩的活动初中作文500字5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