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训练# 导语】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三字经解释: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欢迎阅读参考!
suānkǔgān
酸苦甘
jíxīnxián
及辛咸
cǐwǔwèi
此五味
kǒusuǒhán
口所含
【注释】
甘:甜。
辛:辣。
含:包括。
【解释】
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启示】
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扩展阅读:
三字经故事:发愤读书的苏洵
苏洵是宋朝眉州眉山人,他和长子苏轼,次子苏辙,都是中国文学很有名的人物,后人合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苏”。
苏洵在少年时期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二十七岁时,他的哥哥中了科举做了官,他才猛然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读书。于是他下定决心,专心一意的钻研六经百家的学说。一年后,苏洵参加考试,不幸落榜。回到家后,他长长的叹气说:“我一定是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才不能榜上有名。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实在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于是把这一年多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从此闭门用功读书,不再提笔写文章。
经过五、六年的苦读,苏洵自觉学识大有增长,可以再拿笔写文章了。当他下笔时,由于知识渊博,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文章论点正确,见解独到,很受当时读书人的推崇。
宋仁宗嘉佑年间,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到京师汴京。欧阳修看到苏洵的文章后,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将他推荐给当时的宰相韩琦。韩琦也很赞赏他的文才,对他礼遇有加。从此苏洵名闻天下,人人争相诵读他的文章,并模仿他的写作方法。对当时及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
正在阅读:
三字经解释: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11-17
2020年1月4日托福报名入口已开通【附托福考位查询信息】01-28
2017年江苏泰州市直事业单位招聘面试资格复审公告12-11
2021下半年江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合格分数线公布09-12
黑龙江2020年汉语水平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查分入口【已公布】02-20
2020广东省韶关市乐昌丹霞英才校园招聘公告【92人】02-12
六年级快乐的植树节日记5篇05-06
2021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1500字10篇09-11
永远的风景作文400字12-30
我喜欢的小狗作文500字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