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下面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带来的七言绝句:王昌龄《闺怨》,欢迎大家阅读。
闺怨
唐代:王昌龄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
闺中*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注释
闺怨:*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凝妆:盛妆。
陌头:路边。
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悔教:后悔让
创作背景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赏析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形象跃然纸上。闺中*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正在阅读:
七言绝句:王昌龄《闺怨》06-05
简单的儿童儿歌精选05-07
贵州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考准考证已可打印11-05
瑞士大学留学申请流程06-15
我的家乡作文小学三年级06-05
石斛花开作文600字07-16
母爱作文400字四年级05-28
经典格林童话文字版三篇04-04
2023年宁夏社会工作者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6月5日-11日]04-13
童年趣事作文600字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