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法之当代窘状]传统书法能否“生成”当代艺术?

副标题:传统书法能否“生成”当代艺术?

时间:2023-05-01 13:4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书法是邱振中所有创作的“起点”。本次展览共展出他39幅草书作品。“书法是一种伟大的传统,跟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关系密切。试问谁从小不曾希望自己能写得一手好字?这种想法可能很朴素,但它就是书法在这个民族心灵上的起点。”邱振中说。

  邱振中早年开始钻研草书并对之心醉神迷。他认为,草书在整个书法史中有表现力,对之进行开拓的可能性也。为此,邱振中付出了大量时间进行思考、研究和训练。他不放过书法的任何细微之处,对单字内部、单字之间与各行之间空间构成的可能性都进行探索。

  在不少人看来,书法是一种“向后看”的艺术,前人已经确立无法跨越的高峰,但邱振中不同意这种观点。从进入书法专业的第一天开始,他就立志使书法理论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门类。在书法作品之外,本次展览展出的“文字作品”这一特殊类别,体现出他独特的学术想法。

  “文字作品跟传统意义书法作品的差异在于:它们是利用有关汉字构成而创作出来的汉语言作品,用以表达作者自己的心意和现代人的感受。”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邱振中就开始对“文字作品”进行推敲。本次展览展出的《日记》《南无阿弥陀佛》《待考文字系列》就是当年留下的作品。

  《日记》是作者在纸面上留下的一堆杂乱无章的签名。邱振中紧紧抓住了“签名反映个性”的流行观念,花了10个月时间,每天随意签下一个名字,对墨色的浓淡深浅不加控制,最终展现出一幅图形与观念兼具的作品。而在《待考文字系列》中,他又找到一堆文字学家未考证出语意的字符作为创作对象。“这些文字只收录在《甲骨文字典》和《金文字典》的附录里,不会有篆刻家或书法家使用,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哲学观念。”他说。

传统书法能否“生成”当代艺术?.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YV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