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山传奇读后感-香草山读后感范文精选

副标题:香草山读后感范文精选

时间:2021-09-29 23:0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后感# 导语】人怎么才能活的的快意潇洒,《香草山》里以爱情注释生活旋律,来解脱孤单寂寞冷,以羡煞旁人。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文档大全网读后感频道!

【篇一】香草山读后感范文精选


  昨天刚读完这本书,别人推荐时说“这是一部言情小说”,作者是一个愤青,我是抱着想了解愤青的心态去读的。没想到越读越吸引人,利用业余时间每天都看到很晚每次都让人欲罢不能。以书信的形式,记录了廷生和宁萱他们共同寻觅人生意义、爱与真理的心路历程。“我想,在这片已经不在蔚蓝,不再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吧。”让我看到了现实中很难有的、令人向往的、纯真的一段感情……也让我对感情有了新的认识,也略略体味到了感情的真谛。

  我喜欢廷生的信里说真话、说实话的态度和言词,记得有一句是这样写的,中国人的传统和思想,束缚了多少人,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其把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干脆买针来了;还有愚公移山,以牺牲子子孙孙几代人的幸福去挖山,为什么不直接搬到山那头呢?写出了简单而明白的道理。

  宁萱的信,写出了她理想中的爱情,也让世人为之喝彩。喜欢结尾的一段话,“我引用了罗素的话:”支撑我生活的力量便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现在,我要对你说,让我们在一起,以爱为力量,以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心灵和高尚的思想为武器,以真诚、以同情、以全部的身心,去走到苦难的人群里,去痛彻肺腑地爱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我们全部微薄的温暖和赠与,为人类的苦难,痛其一生不改其衷,为真善美的世界奉献一生而无怨无悔,勇敢地握着我的手,无畏地凭着我的爱,走上前去吧。”

  好纯美的爱情故事,好纯粹的精神体验,也许是我们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朝圣之旅。

  希望这个朝圣之旅离我不要太远。

【篇二】香草山读后感范文精选


  看了一下余杰的《香草山》,被里面的感情感动着,喜欢那淡淡忧伤的语言,喜欢那两颗孤寂心灵的独白……

  两颗孤寂的心被信件紧紧联系着。在喧哗的大城市里,有着无数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孤寂灵魂。也许他们的生活过得风风火火,但夜深人静时却难免被孤独缠绕,人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谜呢?他们的灵魂不能被诉说,至少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城市里不能。

  《香草山》想建立的是一个纯美的爱的世界,是精神的恋爱。那适合我们这个世界吗?也许那只能给我们精神上一点慰藉罢了。我不相信有那么一个世界,但我却喜欢从那个世界里得到一点安慰。

  《香草山》已经看完了,没有了初读开头的感觉,宁萱和廷生的结局太完美了,让人怀疑,让人觉得做作。

  还是喜欢开头他们彼此孤寂的心,喜欢他们寂寞的言语。宁萱第一次写信给廷生时说“我想,在这片已经不再蔚蓝,不在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吧。”我被这句话感动着,也喜欢着它。宁萱的语言是孤独的,然而她的心更孤独寂寞。那是因为他受着现实与理想的煎熬。我们许多人和宁萱一样,一样有颗敏感的心,一颗受着煎熬的心。那是我们不够世俗还是不够清高?

  当然,世俗与清高碰撞在一起时,那火花足以让人毁灭。还记得前不久看到的一句话,大概是说披着清高而世俗外衣做人的人是最痛苦的。是呀!那矛盾是何等的激烈呀!我们怎么能承受呢?我们又能怎么做呢?

  纵使是陶渊明,虽说“不为五斗米折腰”,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也需要有物质基础啊!我们一直在标榜着我们追求精神生活,那是因为我们的面包还没受到威胁。倘若我们连基本物质都不能满足的话,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追求精神生活吗?

  似乎离宁萱已经很远了,宁萱仅是一个代表而已,千千万万的人都处在矛盾的旋涡中,我们需要的是多一点的理解,多一点的信任,多一点的沟通。

【篇三】香草山读后感范文精选


  人类涵养于丰富的思想,也困惑于多感的情绪。我多忆童年的幼而无愁,简而无忧,是迷惘在现在的悠悠徘徊路。

  姑父是伊斯兰教的教徒,听说在某些日子他会自己禁闭几日且不分享食物,那时这些对我来说都显得繁杂。如今姑父已经过世,我也没机会向他请教怎么去修心,怎么无波无浪驻人间。

  我以前不相信信仰,觉得各宗教是多余的礼俗,觉得是一种多余的形式,也觉得国内大多不信教的确有自由。佛教追求渡已渡人;道教以真我、清静为义;伊斯兰教相信知前生后世的安拉,教导信徒听从使者;基督教教义说人有原罪,要自我行善救赎。

  各大宗教都致力于解救心灵,但又限于古人的认知,它们有实用性,也不乏局限性。

  我不信教,但曾经又信仰过权力和利益,到现在却依然空虚难耐。看完《香草山》,我对爱情有了一丝明悟,我何不以真、善、美、爱为信。

  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大学生,我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如何让自己在未来索取更多的言论。大家专破脑力去考研,考公务员,或者如何去找份好的工作,去各种培训考证,去各种关系入党,或者沉迷于游戏、网络。失去对心灵的更深层次愉悦的探索而寂寞空虚泛滥,导致自绝于人世的惨剧接连上演。

  亲人之爱,友人之爱,情人之爱,爱是一种动力,爱是一种信仰。用爱的目光去寻找感动我们的希冀真,去发现悸动我们的渴求善,去寻觅撼动我们的心灵美。

  有时我失去的多余我得到的,因为宽容淡薄,容忍失度,和身边的朋友有的隔阂;因为理解不够,交流难深,辜负母亲的青丝白发;也因为认真浅淡,而把爱情想的简单,错将友情隔异性。

  男人因为孤单而优秀,有人曾对我这么说过。也许我过于偏见,认为天下人又有几个不是孤单或者说是孤独的过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当属心与心的距离,朋友虽多,知己难求,能住长时间互相驻扎对方心里的都写在传说里,我不曾拥有过,如有得之,确是大幸。无奈把心上锁,像宁萱说的一般,我是琥珀里的昆虫。

  那些我向往的,还只停留在构思里,怎么下笔?

【篇四】香草山读后感范文精选


  读《香草山》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那是在重庆解放碑的文轩里,细数着当代文学作品的目录,眼睛突然停留在这三个字上面,然后看见书脊上还有“余杰·著”,于是忍不住取下想翻开看个究竟。

  在我的记忆里,余杰是一个愤青式的人物,他总是用极其尖锐和犀利的文字针砭时弊、批判社会现实。而此时,“香草山”三个字却能让我感到一缕淡雅的清香,脑中浮现出一幅香草随风轻扬的图画,美丽而且温馨。翻开书的扉页,一句“良人呐,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深深吸引了我,于是我慢慢地读、安静地读……

  这是本小说,以书信和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廷生的北大怪才和一个叫宁萱的美丽江南女子的一个纯洁的爱情故事。不同于一般的爱情故事,廷生与宁萱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生离死别,而是一场思想的共鸣、知识的分享和灵魂的交融。廷生,一个被看做堂吉诃德式的被人嘲笑的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宁萱,一个以罗素所称的三种单纯却又极其强烈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为生活动力的美丽女子,在不断的交流中发现了对方身上的自己,在思想上产生了至真至诚的共鸣。当彼此的共鸣升华为爱情时,他们像一对单翼的天使,紧紧相拥,然后才能一起飞翔。

  两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从陌生到了解,再到相知和心灵的交融,彼此找寻到一份自己期待的爱情。仅仅以笔头下的文字,通过对文学的共同探讨和对生活中悲伤的倾述和快乐的分享,以及对同一种爱情的强烈渴望,一对恋人捍卫了“爱”这种人类最神圣的信仰,以及演绎了对自由、美好、尊严和幸福的向往。原来,爱也可以如此单纯,如此神圣,如此醉人,如此心疼。

  小说中廷生的北大学子身份,不得不让人想起作者余杰自己,很多人都认为廷生就是余杰。很难得,余杰一改以往的风格,用这种近乎柔和的语气和充满温情的文字写出这样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有人这样评价,认为余杰完成了一个蜕变——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自己,照亮周围的世界。而我觉得,这个蜕变的根本原因则是爱的救赎。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博览群书、习惯反思社会现实的人他思想的深度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很难理解他内心的那种漫长的孤独与空荡的荒凉,因为很少有人真的去了解他、去懂他、去爱他。小说中的廷生幸运地遇到了宁萱,或许就是现实中的余杰遇到了真正的“宁萱”,因为爱,因为爱的力量,救赎了余杰困乏与孤独的灵魂。

香草山读后感范文精选.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YZM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