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3-05-19 04:2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 导语】善于总结的同学,他们的成绩都不会太差,对于知识点众多且杂的化学,同学们更应该总结好必背必考知识点,这样复习的时候也比较方便。®文档大全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必修一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必修一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一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寻找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采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2.高一必修一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二


  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高一必修一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三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4.高一必修一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四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

  ①钠浮在水面上;

  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

  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④伴有嗞嗞响声;

  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5.高一必修一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五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XX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Yb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