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案范文五篇

时间:2023-04-19 07:20: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教师教学的指南和依据。®文档大全网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些高三语文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高质量的教案范文,为高三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高三语文教案范文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二、教学新课:

  1、师范读课文,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2、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本词创设的意境。

  (2)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词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3)“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4)本词的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学生合作学习10分钟,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3、重点解读:

  鉴赏这首词美在哪里?

  学生自主考虑,寻找“美点”,集体交流。

  4、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古人写“愁”的句子。

  三、总结:这首词与《望江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四、类文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练习第一二题。

2.高三语文教案范文 篇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文中筛选有用的信息的能力,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在细碎的生活琐事中展现人生哲理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筛选有用的信息,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内容。

  2、通过鉴赏与交流活动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婴儿图片)童年的往事历历在目,宛如昨天的片断,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如东去之水不复还,生命也如水般渐渐流逝!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的渐变,生命的渐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的《渐》,看能否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探寻作家踪迹。

  在浙江省桐乡市一个叫石门湾的小镇上,出了一个被外国学者誉为“最象艺术家的艺术家”。在故乡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老者,但是随着亲眼见过他的人的越来越少,他留给后人的东西却愈来愈珍贵了。他就是一代艺术大师——丰子恺。

  丰子恺:原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长于美术音乐,又工散文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与颖悟。可分为三类:

  (1)探究人生和自然奥秘

  (2)写儿童情趣

  (3)写本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的炎凉世态

  皈依佛教,一生淡泊,洁身自好。散文集命名为《缘缘堂》

  三、课前预习。

  四、阅读与探究

  思考:

  1、你认为“渐”是什么意思?

  速读课文找出文中解说渐的语句。

  明确: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造物主骗人的手段;

  人生是由“渐”维持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

  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办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

  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

  “渐”的本质是“时间”。

  讨论交流:你的生活与学习中有“渐”的现象吗?

  明确:文章的“渐”是一个关于时间推移、事物变化的程度的修饰词,意谓“渐渐”。作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在“渐渐”的过程中发生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恒久不变……”

  2、作者是从哪三大方面来说明“渐”这一现象的?

  明确:渐的外在表现渐的作用渐的实质

  思路与内容(板书)

  3、“渐”的本质是“时间”,作者对于“时间”是如何阐述的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提问:你平时有没有浪费时间的现象?

  (学生活动)名人名言的收集

  4、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五、鉴赏与交流

  作者用怎样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讲明白?

  明确:使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了一些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分析人生的发展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微妙进行的。“巨富子弟”的变化、昼夜季节的变化、儿女的成长、植物的花开、抱犊过沟等。把看不见的人生变化比喻成人们熟悉的走路,音乐符号、时钟等,说理形象而到位。

  找出你认为精彩贴切的词语或句子、段落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结合课文说说你是否感到“渐”对你的影响,这影响是好是坏你今后该如何把握你的生命。

  今天我们学习了丰子恺的《渐》,要学会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提高生命的质量!

3.高三语文教案范文 篇三

  【教学目标及训练重点】

  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作者作品简介

  2、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

  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

  一、导入

  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

  二、速读

  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填图练习

  三、讨论

  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活动:辩论

  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

  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要点:

  1、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

  2、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

  3、周朴园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2、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

  3、课堂练习

  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讨论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

  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

  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

  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

  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

  四、归纳主题

  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

  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五、课堂练习

  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讨论。教师可点拔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中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

4.高三语文教案范文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设计】

  通过对比阅读来引导思考“咬文嚼字”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不同美学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清代唐彪在《读书谱》中引用武叔卿的话说:“文章有一笔写成不加点缀而工者,此神到之文,尚矣。其次须精思细改,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标点。”同学们能列举出文学的作家哪些属于前者,哪些属于后者吗?

  前者有李白。后者如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贾岛有关于推敲的典故。

  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传为佳话。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开头便是精心改成的。《红楼梦》更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提问:古今的伟大作家为什么像李白式的诗人很少,而大多数人却都要“咬文嚼字”,苦苦修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熟悉主要内容。

  2.根据“学习重点”,确立学习目标。

  三、课文分析

  1.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首先,让学生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

  (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的一句台词。

  (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

  (3)《史记》对李广射虎的描写,王若虚对它的改动。

  (4)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5)“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6)《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7)“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其次,让学生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证明的观点。

  以上七则材料可概括为:

  (1)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一个引起下文的作用。

  (2)古代伟大作家都注重炼字,古代伟大的著作都是炼字的典范。

  (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4)更动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5)①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②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6)善用联想的意义,会使文章增色。

  (7)联想意义的误用会造成流弊。

  再次,提问学生这些论证材料可否调换位置。如王若虚对《史记》描写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和“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两例。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每个分论点和它的论据都是相对应的,两者密切相关,不能调换。

  2.理清文章的结构。

  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

  ①②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⑥⑦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

  ⑧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4.小结。

  在论说文中所列举的材料一定要鲜明有力地证明相应的观点,反之则是材料使用不当。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应具有对应性和性。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通过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不求甚解》一文。

  三、分析《不求甚解》一文

  1.请划分《不求甚解》一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段意。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困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观点: 反复修改 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

  在中,现代文阅读历来是失分最多的一个题目,尤其是近几年现代文阅读偏重于主观表述题,由于答题不得要领,失分颇多。

5.高三语文教案范文 篇五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故事情节,鉴赏淳朴的人情和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

  2、结合作家谈创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题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

  3、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了解小说的情节,概括选文三个部分的内容;鉴赏淳朴的人情和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鉴赏散文化的语言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分析探讨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

  1、读书指导法;

  2、讨论法;

  3、讲解法;

  4、诵读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了解小说的情节,鉴赏人物淳朴的人情和孤寂的内心世界;感受散文化的语言及其表达效果;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小说的情节;借助情节和环境,鉴赏人物形象;

  难点:结合情节和景物描写,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步骤 及内容要点:

  1、导入 新课: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但也可以有散文一样的美的语言和意境。今天我们来学习沈从文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一篇小说《边城》。

  2、明确目标:

  我们知道,学习小说首先要了解它的情节,其次要根据情节和环境,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人物是:了解小说的情节,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3、学生迅速浏览课文,结合课后注释,复述小说情节,并笔头概括文章三个部分的内容。

  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复述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根据全文加以补充,尤其是王团总用碾坊作陪嫁,要把儿子嫁给傩送,傩送却不为所动;爷爷后来忧郁而死等情节。

  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概括:

  翠翠情窦初开,爷爷为翠翠讲父母的故事;

  翠翠梦中听歌,爷爷为翠翠打听婚事;

  爷爷和翠翠谈傩送的心意,翠翠和爷爷在月光下、高崖边谈未来。

  4、鉴赏人物形象:

  提问:沈从文在创作谈中说,他写这篇小说,是要通过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那么本文写了几重人物之间的爱?这些爱各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祖孙之爱;手足之爱;恋人之爱。

  祖父关心翠翠的生活、婚姻;翠翠对爷爷的依恋,为爷爷烧饭。天宝退出对翠翠的追求,傩送因为天宝的死亡而远走他方。翠翠和傩送之间,天宝对翠翠纯洁、真诚的爱情。

  讨论:请结合课文的情节和环境,尤其是某些关键性的句子,谈谈翠翠这以人物形象。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对学生的说法不要轻易否定,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参考:情窦初开,“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渴望新的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下桃源县,过洞庭湖。深深的依恋爷爷,担心爷爷会离她而去。当她设想到爷爷要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的时候,就吓怕起来,“一面锐声喊着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喊爷爷,看见爷爷依然后,小“小心子还跳跃不已。”朦胧中渴望着爱情。听父母的故事,神往倾心。间或吸气,释放心中被压抑的“分量沉重的东西”。对傩送一见倾心,但又含蓄而不善表白。在梦中听到傩送唱的歌,梦见自己摘到了平常摘不到的虎耳草。当爷爷提及到傩送向她攀交情的时候,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借故走开。天真而幼稚。爷爷在溪中渡船,她一个人坐在悬崖上,觉得很悲伤,看见萤火虫闪着蓝光,便又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可以说,翠翠是淳朴的边城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女孩形象。她过着自由的生活,关心爷爷,也被爷爷宠爱关心;但她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祖父并不能真正理解她,她的内心是清纯的,同时又是孤寂的。

  提问:天宝、傩送、爷爷又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天宝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她爱上了翠翠,便请人去提亲;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之后,便相约去决斗;忍痛割爱、成全弟弟之后,便外出闯滩。这都说明他敢作敢为,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决斗时让弟弟先唱歌,最终放弃了追求翠翠,都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傩送是一个心底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他和翠翠一见钟情,不走车路,执着的为翠翠唱歌求爱。对王团总陪嫁的碾坊,他毫不动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爱。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

  爷爷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老人。他经受了女儿女婿双双徇情的悲惨人生,但依然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在溪上摆渡。他对孙女关心备至,关心她的生活,也关心她的婚姻。为了把翠翠托付给人,解除她死后的遗憾,她亲自上街打探消息,并启发翠翠去恋爱去响应傩送的爱慕。晚上,他常常带翠翠来到悬崖边、月关下给翠翠讲故事,跟翠翠说话,从来都和善安详。

  讨论:有人说“《边城》里的人物都流露着孤寂的色彩”,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参考:确实如此。

  翠翠从小失去了父母,尽管爷爷对她关爱备至,但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青春少女的内心世界。“她看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位思春少女的情怀,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可奈何而痛苦。而爷爷只能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能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在这块土地上。”天宝和傩送为她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暂时得到爱情的实现。天宝闯滩而死,傩送远走他方,爷爷为她的婚事而忧虑,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只能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而她要等的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外公因为女儿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她希望把翠翠交托付给一个实在的人,但天宝和傩送分别远远离开,他对于翠翠的婚事无能为力。感到翠翠渴望着爱情,他“又忧愁又快乐”,“温和悲悯地笑”,这都说明了他内心的矛盾,既爱孙女,希望她有一个好的归宿,又担心翠翠离开他,担心翠翠在爱情上走了父母的老路。对这一切,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带着孤单和遗憾撒手而去。

  天宝和傩送也都是有追求,有责任心的青年,但他俩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一个心怀遗憾闯滩而死,一个远走他方,毫无音讯。

  5、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说的情节,分析了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总体特点是淳朴、善良,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但他们的内心世界似乎都又是孤独的,寂寞的。课后请大家思考:造成人物孤寂的内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结合作家谈创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题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合作家谈创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题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步骤 及内容要点:

  1、学习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大家知道,环境是小说人物活动的场所,环境对表现人物、表达主题具有重要作用。下面请大家朗诵几段自己认为写的好的环境描写的语段,说说它们对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有什么作用?

  参考:第一处,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第二处,第一部分“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第三处,第三部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翠翠的心被吹软了。”第四处,第一部分“月光如银子……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安睡了。”

  第一处,世间万物都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在成熟的生命中,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她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样热烈勃发,所以,有点“薄薄的凄凉”。景物描写衬托了人物的内心。

  第二处,翠翠满腔心事,却无人能理解。看着船上人悠闲安逸的神态,更使翠翠感到孤独寂寞,因此哭了起来。景物描写恰当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处,“对溪除了草虫的轻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说明翠翠等待的人没有来,翠翠对爱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悲剧。不善表达的翠翠,拿出芦管去吹,而爷爷那抒情的曲调,使翠翠的心变的安静起来。景物描写含蓄的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

  第四处,温柔的月光,天籁般的虫鸣,这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详,那么淳朴,翠翠和爷爷在这样的环境下说故事,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优美的生命形式,这正是作者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全文类似这样的景物描写很多,它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讲解:景物描写不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不仅形象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而且衬托了人物的美。环境美、人性美,这是相得益彰,相互表现的。

  2、探究文章的文化内涵和主题。

  讨论:作者在创作谈中说,他要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你认为这篇小说所表现的这种人生形式究竟是什么样子?

  参考:《边城》描写的确实是一种人生形式,所有的小说也只能描写一种人生形式。《边城》所表现的人生形式确实是自然的,这里的人生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娇柔做作,毫不急功近利,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这种人生形式是优美的,他们含蓄而毫不伸张,温情而毫不暴烈,他们的人生是优雅的,安详的。这种人生形式是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他们有爱、敢爱,爱的深沉,爱的彻底。

  讨论:作者以“边城”为题有什么用意?

  “边”有边缘的意思,和“中心”相对。边城的人生形式,和处于中心的人生形式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边城”为题,意在说明这种人生形式的流逝,而与之相对的庸俗、腐化、浅薄、金钱至上的人生形式正在膨胀,正在风靡。

  讲解:本文写于1934年,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沈从文,看到了都市文明掩盖下的传统美德的衰落,看到了现代文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看到了质朴真诚的淡退、腐化浅薄的流行,于是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内心的痛心和推崇传统美德的心意。

  传统文明是一种封闭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种有很多美德,需要我们去继承,但农业文明也必然有它的缺陷。那些含蓄、优美、勤劳、淳朴的可爱的人们,由于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因此也不免打伤孤寂的色彩。

  固守传统还是拥抱现代,怎样把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也是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生存的问题。比如过年吧,我们既希望它象几十年以前那样神圣、热闹,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现代意识的发展,无论如何,我们再也找不到象《祝福》里描写的那种过年的味道了。

  3、作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Ye1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