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10篇

时间:2023-04-12 01:3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生作文# 导语】学过民风民情的文章后,我们也来写写家乡的风俗吧。那我们知道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吗?下面是©文档大全网给大家推荐的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10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1.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 篇一


  清明节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

  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个文化传统节日,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为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到了清明节,扫墓的人们都会去先人的墓前鸣放鞭炮。听家人说放鞭炮,是为了叫醒在坟墓中的魂灵,让他们从睡梦中起来收好后辈们供奉的钱材。而现在随着绿色扫墓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家也开始提倡在墓前放几束花,磕几个头,以敬哀思就可以了。

  每年四月五日起床后,我们一家就会搭上爸爸的汽车,启程前往白沙,给死去的亲人扫墓。

  我们手提祭品,心情沉重地往山上走着。亲人墓前的草已长得很高了,外公把墓前的草清理干净后,我们便将火点起来,把纸钱一张一张的分开后,一点一点地放进火里,烧给在坟墓中居住着的亲人的灵魂,再虔诚地插上香,在坟墓前磕几个头许下自己的心愿后,最后将花束摆放在坟前,我们才会离开了。

  清明扫墓,既是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怀念他们的音容笑貌;又是一种信仰,在列主列宗之前许下愿,鼓励让自己在新的一年多多努力。我想,这就是清明扫墓经久不衰的缘由吧。


2.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 篇二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的习俗很多,吃汤圆,舞狮子,猜灯谜……每个习俗背后有很多的历史故事,今天就和大家来讲讲“吃汤圆”这个风俗。

  “汤圆”这两个字的字音和“团圆”相似,而这团圆的寓意,就要从那个叫元宵的姑娘说起。

  汉武帝有位爱臣,名叫东方朔。有一天,东方朔在园子里面碰到一个姑娘在井边,边哭边犹豫地想往井里跳,东方朔连忙拉住他问:“你为什么要哭,为什么想不开?”

  “我的名字叫元宵,常年在宫中做汤圆,没有批准,我回不了家,我好想他们!”姑娘说完,东方朔想了想说:“我来帮你吧,今年你一定能和家人团聚!”

  第二天,东方朔在街头上扮成一个算命的,假装算了算,便对周围的百姓煞有其事地宣布到:“正月十六,皇城会有大火”。这个消息传到汉武帝耳朵里,他找到东方朔,询问“这事如何处理?”东方朔假装想了想说:“火神很喜欢吃汤圆,不如让百姓们做好汤圆,在那一晚奉献给火神君。”皇帝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可是又要怎么瞒过玉帝呢?东方朔又说:“只要那天,在皇城内外挂满灯笼,这个城市就像燃起大火,不就瞒过上帝了吗。”

  事情很快就安排了下去,那位叫元宵的姑娘,也因被派出宫外,教百姓们制作汤圆,得以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后来,每年元宵,大家都会吃汤圆,以示庆祝。

  汤圆的口感细腻爽滑,里面可以包各种口味的馅儿,下锅煮到浮起就可以入口了。不仅好吃,还寓意“团圆”,表达着人们的美好祝福,所以直至今日,这习俗都在千家万户流传。


3.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 篇三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我们中华地大物博,风俗千千万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一个千家万户团圆的好节日。春节是我们家乡最传统的节日,也是我们万千炎黄子孙代代传承的好节日。春节的高 潮是从除夕夜开始的。这一日放鞭炮,吃团年饭,一家团聚,好不热闹。

  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早,大人们就忙着贴春联上灯笼;妇女们则在家里打扫卫生,把一年的尘埃都扫去;孩子们上蹿下跳地打下手。等大家都忙完了,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年夜饭。

  这个时候,辛苦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回来了,努力求学的孩子们回来了,大家一路风尘赶路,就是为在今天回到家里,一家团聚,在晚上赶着吃上一顿团圆饭。一家人坐在餐桌前,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欢欢喜喜,时而大笑,时而感动,整个家里都弥漫着幸福……

  等家家户户高高兴兴吃完年夜饭,便到了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放鞭炮的环节。

  过年的时候大家为什么会放鞭炮呢?这还得从一个传说说起。传说很久以前,每年大年三十,会有一只怪兽叫做“年”的怪兽从山上下来,到村庄里吃牲畜,甚至连人都不放过。所以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许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斗争,但都一去不复回。有一次偶然碰到一个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烧火,竹子突然爆裂发出巨响,吓到了外面的“年”。人们见状纷纷点燃竹子,爆出响声,最终成功把“年”吓跑了。从那以后,每到大年初一,人们便欢聚于一堂,放鞭炮贴春联,将之称为过年。

  春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节日。年,虽然说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温暖,无限的期盼,无限的梦想……


4.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 篇四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山西忻州,忻州有很多有趣、好玩的风俗习惯。

  过春节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蒸花馍。精致美观的花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过年,当地的孩子过十二岁生日,结婚办喜事都要蒸花馍,图个吉利。花馍能够捏成各种形状的,十二生肖、各种花鸟等,应有尽有,连工艺复杂的龙凤都能捏出来。一个花馍,简直算得上是一件艺术品。

  我过十二岁生日时,奶奶说要送给我一份厚礼。我十分好奇,所以跟着来到厨房。到底要做什么呢?在我一再追问下,奶奶最终说出了这份厚礼——花馍。奶奶在案板上撒了些面粉,拿出发好的面,就在案板上使劲揉搓,不一会儿就揉出了一个大面团。“面团不能太硬,否则蒸出的馒头容易裂开,也不能太软,否则成不了形。”我似懂非懂地在旁边点了点头。揉了好长时间,奶奶将大面团切成几小块,又娴熟地揉搓起来。我询问奶奶要做什么样子的,奶奶想了会儿,说:“做十二生肖!”她拽了一点面在案板上搓,越搓越细,最终在较粗的那一端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在两侧粘上黑豆,一条小蛇便做了出来,栩栩如生。之后,奶奶又揪了稍大一点的面团,捏出上下大小一致的形状,轻轻拉出耳朵,用剪刀在靠上的面部中间剪了一下,在中间的身子部分剪出手脚,再用红豆做眼睛,兔子也做好了。奶奶用蛇缠住兔子,名为“蛇盘兔”,祝我节节高升,我高兴地拍起掌来!

  后来,我还听奶奶说,“鱼”指五谷丰登,“龙”指时运亨通,“莲”指喜气迎门……“花馍”,这种民间艺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追求,我们不该让它失传,应当永久保留下来。因为那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东西,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研究,把它发扬光大!

5.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 篇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照阿拉宁波人的老规矩,过年从腊月中旬就开始了呢!老话说得好:“廿三祭灶,廿四掸尘,廿五做豆腐……三十晚上守岁”喜庆的气氛延续到元宵节。最让我们小孩子期待的是大年三十那顿热热闹闹、有滋有味的年夜饭啦!

  年夜饭的准备,从大清早就开始了。瞧,各家各户去菜场进行大采购“鲳鱼,透骨新鲜。”“买点年糕,好做烤菜年糕嘞!”“看看咸蟹,看看这红膏……”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购置完成后,打道回府。这时,阿拉宁波的厨房恐怕已经忙成一团,准备年夜饭了。

  制作年夜饭时,小孩子能参与其中的,大概就是包汤圆了。据传,汤圆起源于宋代。现在,宁波最有名的招牌是缸鸭狗,还流传着“三点四点饿过头,猪油汤圆缸鸭狗”的顺口溜呢!一般来讲,传统的芝麻汤圆需要准备糯米粉团、猪油、黑芝麻馅材料,先把糯米粉团分成数十块,再把猪油馅和芝麻馅搓成小球,手指钻洞,把馅料放进去封口,揉搓成圆,就大功告成了。即便是脸上、手上沾满了白白的粉,我每次对包汤圆这事儿还是乐此不疲,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做一件事,家里充满欢声笑语。看着锅里寓示着“团团圆圆”的汤圆,我也满是自豪感。

  瞧,一道道菜琳琅满目:热腾腾的暖锅讨了个新年的好彩头,蕴含着团圆红火的寓意;鲜爽嫩滑的咸菜黄鱼汤让人们不禁咋舌;年糕预示“年年高”,咀嚼着绵软的年糕,就像飞上了天般开心;清蒸鲳鱼、腌咸蟹、蒸鳗鲞干……最后每人一碗汤圆。全家围坐一起吃顿年夜饭,这一年的辛苦烟消云散,未来的一年充满期盼!

  在阿拉宁波,春节洋溢着欢声笑语,不知此时的他乡,又是怎样一番热闹景象?


6.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 篇六


  “软、糯、顺、滑,丝丝入扣,回味无穷,寓意深远……”没错,说的就是我们龙游的风味——发糕,这一过年必备点心。

  龙游发糕是圆形的,大小不一,看起来像一个个大圆盘。它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尝一口你会不自觉地赞叹道;“啊!真是甜而不腻,糯而不粘。”特色的,当然是它在制作过程加入糯米酒发酵,吃着比用发酵粉发酵的面食更松软,一口有一口的味道,一口有一口的香味。

  关于这个加糯米酒的工序还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女子,年年做发糕给人们吃。有一年她在制作过程中一不小心倒入了糯米酒,于是她就将错就错,发糕做出来后不但闻起来没有酒气,而且淳香了不少,吃起来也更加有味道了。后来它成了众人皆知的美食。就这样人们做发糕就会有放糯米酒的习惯。

  要说起来发糕的起源,那么可要从明代说起,据《龙游县志》记载:龙游发糕的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因“发糕”为“福高”之谐意,所以有吉祥涵意,即为逢年过节必备名点,又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龙游发糕形成独特的制作技艺和习俗文化,是龙游人民过节等喜庆的场合必备的食品,是民间任何酒席的首道点心。随着龙游人民把发糕赠给亲友们,亲友又把发糕分享给其他人,这便让龙游发糕这一美食,传到了大江南北,成为了广大人们都爱吃的一道甜点。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吃了呢?心动不如行动,快来龙游尝尝发糕吧!

  过年吃发糕,便是我的家乡——龙游的一种风俗。


7.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 篇七


  年的脚步一天天近了,腊月也已悄然到来了。

  在我的家乡,一进腊月人们就充满了迎春的热情。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粥里溢出来的。

  每年腊月初八的这一天早晨,各家的主妇们就早早地起了床,忙着洗糯米、捡各色豆类、选各种干果,备齐各种佐料,用小火慢慢熬制腊八粥。腊八粥中赤豆、红豆必不可少,白糖也是重中之重!白糖主要让粥变得甜腻腻的,有甜蜜的口感,而赤豆、红豆则不一样,这可是有故事的呢!

  传说有“赤豆打鬼”之说。据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作祟,小孩子生病、人们品行不端等都是因为恶鬼的原因。而这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畏惧赤豆,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这天熬粥,借粥里的赤豆、红豆来打鬼,驱疫迎祥,这才有“赤豆打鬼”之说。

  熬制腊八粥,要耐心地用小火熬制,等到热气腾腾,香味弥漫整个厨房的时候,腊八粥就熬好了。那份精致,那份温暖,是商店里买来的八宝粥无法媲美的!在寒冷的冬季早晨喝上一碗热气腾腾、香甜软糯的腊八粥,就仿佛心被融化了,全身都热乎乎的。不管寒风多么刺骨,始终洋溢着温暖。

  腊八节喝腊八粥,腊八节过后,马上就要迎来了春节。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春节的前奏,它也别有一番风味!


8.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 篇八


  我的家乡在淄博,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包粽子变成了过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粽子做法并不单一,有豆沙的,黑米的,红枣的等,五花八门,在端午这一天,家家都会包各式各样的粽子。

  小时的回忆,爷爷摸着黑就会起床,忙前忙后,先用水把粽叶洗净,晾干,再准备好糯米,洗净放在一边一会儿用,再拿出豆沙,红枣,黑米放在一边。等一切准备停当,我们就开始盼着爷爷的话了。

  爷爷是一个比较守旧的人,定要等到十点十分——十全十美,而我们却不敢顶撞爷爷,只好在一旁等候。

  十点十分爷爷一起身,我们就来桌前,爷爷可是一个包粽子老手了,他一拿,一盛,一放,一包,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爷爷一边包,一遍不一会儿,一筐粽子就包好了,而我呢,却把米搞得一身,好不容易包好了一个,一拿,米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样冲了出来,满地都是,而大人们呢,则在一旁哈哈大笑,爷爷却和蔼的看着我。

  这包进去的,是我的快乐,包进去的是馅,是美好的心,更是大人们对我们的关心和耐心。

  没过一会儿,一锅美味可口的粽子被蒸好了,刨开一层粽叶,吃到了那甜甜的腻腻的味道,吃到了爷爷那辈的老手艺,带着对岁月沧桑的处置坦然,带着对传统的毕恭毕敬,带着对一家人的'十全十美的祝愿。

  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9.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 篇九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窜出火光,映红了天,映红了人们一张张喜气洋洋的脸,这就是我们的春节特有的风俗—点旺火。

  点旺火的这个“点”也是有讲究的`,是得用金黄金黄的麦秸才行。爷爷总是在每年挑麦秸时净了手,郑重其事地用他那浓厚的乡音道“金闪闪,亮堂堂,来年有个好收成。”

  到了三十夜里,老爸总把先前挑好了的麦秸,买好了的爆竹一一摆在院中,美其名曰“五瓣梅花阵”,其实就是用了麦秸放于正中,周围用了五门的花炮环个圈,当作梅花五瓣罢了。

  待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各个家的院子里一齐点火,火光一现,也点燃了周围的引线,烟花 爆竹也上了天,在天空中炸开一朵朵琼花,曼妙无比,这年味也愈浓愈重了。

  问到为什么要点这旺火呢?一提起这个来,奶奶老是扯着她那独特的大嗓门,嚷道“好了么,可不是那个老灶头儿,不是老糊涂了,不识得自家门在哪了”。她口中的老灶头儿当然就是灶王爷了,自打腊月二十三送了灶王后,到了两年的界点这一日子,得把灶王爷接回来。可是这一家一户的这么多,哪里去找自己家啊!于是便引起了旺火放上了炮作一个信标,给灶王爷示意下,让他好找地儿了吧!

  旺火——烧去的是旧年的烦恼,点燃的是新春的美好!在这里我祝愿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同学们学有所成!

10.六年级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 篇十


  在家乡,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过节,我们的风俗也不逊色于别的地区呢!

  就拿离我们最近,也最喜庆的节日——春节来说吧!

  春节,在我们家乡,过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买肉,买糖,屯年货,生怕去晚了就没得挑了。还有做馍馍,杀公鸡,拜社王爷等风俗。可你不知道吧,这还要分日子做呢!

  我的家乡,过春节啊,很讲究,每天该干啥干啥,多做少做都怕坏了风俗。例如阴历腊月二十八需要“把面发”,那就必须“把面发”,缺了少了都不行。还有春节得贴对联,不贴,“福”就不来,也没年味儿。还有吃饺子,象征团圆吉祥,春节就也得必须吃饺子。大年三十一晚,大家要熬夜通宵,小孩子还会收到压岁钱,并且会对长辈说祝福语。

  而第二天,则是串门送礼,祝福亲人在新的一年里顺心、健康、有才、进步。我们村里,还会有“会”。就是大家出来摆摊,还有人逛“会”。“会”上可有许多小孩儿见了两眼一亮的:糖画,棉花糖……那儿不仅有吃的零食,面摊也有!卖玩具、衣服、首饰、挂画的也很多,年味儿十足,大家也都喜气洋洋的。十分热闹,人们肩膀碰肩膀,脚尖碰脚跟。

  春节还有一个都有的风俗。过年回家,与长辈团圆。这也是家乡的风俗。

  还有,家乡过节的风俗很多:端午节,包粽子,系彩绳;重阳节,团聚,插茱萸;七夕节,看星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家乡的风俗,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带着,都要记在心里,做在手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aO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