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他】
曾几何时的黑雾笼罩在我们的上空,天空失去了原本的颜色,恐惧缠绕在我们的心头。暗淡下来的光芒,让我们看不清世界的格局。是谁撑起了人们无法呼吸的天空?是谁斩断了与光耀的阻隔?是他们,一个个充满希望的眼神,坚定的意志,不畏困难的英勇战士。人们因为他们的存在,又萌发出生的希望。群众与军人的关系,好比就是鱼与水一般,大家互不相离。
一路慢慢地走来,周围的景色已经不知变幻多少次了,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却改变了世界。还有多少人还曾记得过去的事迹,那一幅幅触动我们心中的琴弦的画面。多年前的一个重阳节,鞭炮声此起彼伏。只有他未曾忘记,冒着小雨来到了长安镇将军山凭吊烈士,当来到的时候却看到了杂草,心中难免有一丝哀伤。这里不知沉睡了多少让人由心钦佩的英魂,世代传承着深信不疑的旋律,温柔得仿佛要催人泪下,在恒久不曾停息的雨中。任由雨水拍打着他的身躯,哀伤的气息充斥了整个心头。薄薄的雾没有人阻挡住他的视线,他毅然地向前走去,寒冷的风无法扑灭心中燃起的火苗。他默默的蹲下身子,摘了一束山花,向烈士们许诺:“只要自己还活着,决不让你们寂寞。”他那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引起了身边阵阵的微风,宛如挥去了身上的雨珠。他的眼神注视前方,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晨曦中,“樟木头镇将军馆”光彩夺目。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多少人知道它的背后经历了多少风雨才迈入了我们的眼前。是他,因部队精简整编,时任连长的他专业回到家乡。“尽管离开了军营,但军人本色不能丢。”他暗暗告诫自己。是他,带领十一个工作组拜访了六十多位将军,奔波了三万多公里,足迹踏遍九个城市,收集资料二百多件,将军馆的问世。一位老将军欣然题词:“宝山脚下兵强马壮,樟木头人拥军有功。”当大家纷纷来到的时候,他坦露心声:“今天的社会需要一个载体,记载着先辈的奉献,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他完成了他的承诺,他的完成不仅仅因为自己的承诺,更多的是自己心中的责任与一腔热血的内心愿望。
雨,不知何时开始慢慢地落下,当泪之雨划过脸颊时会变得更加美丽。唯愿,将曾几何时的晴朗与今日之雨色紧密相连。或许这就是天上的战友们对他的肯定。他们的向往,凝聚成一束光芒;他们的心跳,汇作一瞬间的感动;他们的目光,造就一次偶然;他们的温暖,化为一个约定。
【篇二:他的拥军路】
一位身怀拥军情的镇书记,二十多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地为战士们服务…………
多年前的一个重阳,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他冒着如丝般的小雨踏上了长安镇将军山这座埋葬着军魂的土地,他胸怀着对军人的崇敬来凭吊烈士,小雨淅淅沥沥,小山凄凄凉凉,没有那满山的杜鹃花,只有那交错丛生的荒草,他的心溢满了悲伤。而此时,正是这般情景触动了他。他默默蹲下了身子,轻轻地摘来一朵山花,向烈士许诺:只要自己活着,决不让你们寂寞。漫天的轻絮飘零,将军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这画面中,一位镇书记坚定的眼神,慈祥的面庞清晰的刻画了下来……
他是军官们心中亲切称呼的贴心老班长,他不遗余力的支持当地的驻军部队建设,他为军官们做的那麽多的事深深地铭记在官兵们心中,一位与他相交多年的当地驻军部队的领导这样说:“李满堂关心支持部队建设的事,数也数不完。帮驻军干部解决家属就业、孩子上学;为退役军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解后顾之忧;为大龄未婚官兵牵‘红线’……官兵们都称他为‘贴心老班长’。”
军民鱼水情,民爱军,军爱民……他怀着一腔热血奉献军队,是人民的拥军模范,其实他心中也埋藏着一份对战友的眷恋……
他当过兵,上过战场,看过战友阵亡,戍守过西北,七年没吃过米饭……战士们的苦他亦受过。而令他终身难忘的是在多年前的战场上……
那一声巨大的爆炸之后,他耳膜微微的刺痛,不敢看也不敢想,高山上从此埋葬着他亲如兄弟的战友——轻机枪手大江。他听见自己的心脏急速跳动的声音,每一剖抷热血在沸腾。那场战役中,他失去了曾经相濡以沫的兄弟,在见证了战友倒下的瞬间,他整个人僵住了。无数个梦寐醒来,他的泪水打湿了枕头。“如果我能平安地回来,我一定会照顾大江的父母,如果我有能力一定要帮助那些退伍军人。”他心中暗暗立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故人不在,却激起他心中要用毕生来奉献军队的决心。
现今樟木头有一座“将军馆”。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将军馆负责人说,“建这样一个独具特设的教育基地,凝聚着镇党书记李满堂的很多心血……”是的,他做到了。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履现了那个曾经的誓言。
犹记得那在将军山上肆意飘着的小雨,一丝一丝无声的落着,如絮、如尘,你那坚毅的眼神,冷淡了周围的一切,皆因你说过的一定要做到。而今,漫山的花覆盖了杂草。“绿叶红花一条根,鱼儿和流水不能分,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情谊唱不尽……”恍惚之间,漫山飘荡着深情的歌声。
【篇三:两代浓浓拥军情作文】
背景:抗日战争在东北悄然拉开帷幕,逐渐弥漫到西南地区,而处于南方的一个村庄内,全然无一点战争的气氛。不久,硝烟漫天扑来,掩盖了整个中华大地。
一日,村中一老伯正蹲坐在村口抽着他得大烟,忽然看见,树林中钻出一狼狈的青年。他满身泥土,身上还挂了花。老伯赶忙凑到跟前问到:“小伙子,你没事吧?”青年张开他干涩的嘴唇,翕动着说:“水……我要水……”老伯将青年带回自家中,找了身干净的衣裳给他换下。
清洗后的青年英俊伟岸,未等老伯开口相问,青年人就说出了自己的身份:“老人家,我是八路军。我在战争中受了伤,醒来后发现部队已经撤退了,只好四处寻找人家下落,讨口饭吃。”老伯摸着青年的头,说到:“你若不嫌弃我家的粗茶淡饭,就在这里落脚吧,哪时候你的大部队来了你就哪时走。”青年人感激不尽,正想谢谢老伯时,门外传来了清脆的女声:“爷爷,我回来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立于门口,年龄与青年估摸着相近。
“咦,爷爷,家里来客人了么?”姑娘羞涩地问道,眼神还不时地瞟向青年。青年人嘿嘿一笑,摇头说:“你……你好!我叫虎子。”姑娘亦回到:“叫我婉儿就可以。”
青年每日帮助老伯耕田、劳作,同时不忘联系部队的消息。一来二去,青年和姑娘日久生情,坠入爱河。在老伯的极力支持下,他们成了亲,并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日子虽然贫苦,但他们却过得非常充实。
可是,好景不长,日本鬼子探到消息,村里藏着一个八路,便带着一支部队来到村庄。
“日本鬼子来了,大家快躲好!”一声号令命下,本热闹的小巷唏嘘一阵便顿时鸦雀无声。村民们紧锁自家大门,只有村口那条大黄狗朝外面涌来的日本鬼子吠叫着。日本军队走到村口,一军官听到狗狂吠,心生厌恶,举起刺刀刺向了黄狗。几声呜咽,黄狗便断了气。军官满意的点点头,朝着手下一个眼神过去,一军员心领神悟,拿起枪向天空放了几声,大声地用生硬的中文说到:“全部人都给我回来,不然我们不客气了!”连喊三声,村民们渐渐地从自家中走出来,聚在村口。村民们惊恐地看着日本鬼子,不敢言语。青年和老伯一家正紧靠在一起,姑娘怀中还抱着熟睡的孩子。
一位高级军官清清嗓子,用蹩脚的中文说到:“乡亲们,今天我召集你们来,并不想伤害你们,但你们要配合我。不然,后果怎么样我可就不敢担保了。”村民们一阵惊恐,男人们都护着自己身边的女人和孩子。“听说最近,你们村庄来了名八路,你们知道是谁吗?”村民们骚动起来,小声地议论着。军官开始不耐烦起来,大声吼道:“你们知道是谁么?指出来,不然下场会很难堪!”青年脸色煞白,紧握的手心开始出汗。姑娘见此,伸手握住了男青年的手,死死地握住。
军官背着手,慢条斯理地向周围走了一圈,说到:“既然你们都不说,那么……”话语未落,他抓住身边的一个女人,扔到地上,迅速地抽出刺刀对准女人“她得姓名,就掌握在你们手上了。”说完,他向地面开了一枪,吓得女子捂住耳朵,大声地尖叫了一声。这一声,揪疼了青年的心,他不想因为他而让这些村民们受到伤害,但是,如果他暴露了,那老伯一家怎么办?那部队怎么办?军官奸笑着,把枪口指向了女子:“我数三声,识货的给我出来!三……”他数着“二……”青年深呼一口气,毫不犹豫地扯开姑娘紧握的手,朝姑娘低声说了句:“照顾好爹和孩子。”在姑娘惊诧的表情中,他举起手来,大喊道:“是我,我是八路军!”
就这样,青年被日本鬼子抓走了。青年走后,老伯一家更加贫苦了。
背景:时光荏苒,抗日战争结束不久,又迎来了四年内战。这时,青年与姑娘的儿子也长大了,名叫伟国,姑娘也成了妇人,又到了新一轮的征兵时候。
“娘,我回来了!”伟国放下肩上的那一担柴,边抹着汗边走到水缸前舀起一壶水,咕咚咕咚地直灌了几大口。妇人把挂在一旁的手帕递给他,心疼地看着伟国:“累了吧,辛苦你了!你爷爷年岁高,我又不能分担家里事情。”伟国用手帕胡乱地擦了下嘴,将手帕挂在肩上,一本正经地对妇人说:“娘,我要参军。”妇人停住了动作,怔了一下,两行泪水落下,打湿了胸前衣襟。这下可吓坏了伟国,他赶忙问母亲缘由。母亲让伟国坐下,把往事一一说来。伟国听得满脸热泪,心里也暗暗地定下主意:参军去,我要找到父亲!
妇人送走伟国,老伯不久病逝。她每日坐在小院中,遥望天边,她相信:太阳会出来的!
【篇四:溯源】
我们是不起眼的水滴,最终聚集成海;我们是不明亮的火苗,最终形成火焰;我们是不璀璨的星光,最终连缀成网。我们就是军民一家人。因为团结,所以强大无比。
站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我心存感激。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我不会忘记那些在战场上奋力现身的革命前辈。我不会忘记今天美好生活的源头。
岁月无声,水过无痕。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青春为我们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他们值得被我们所敬仰。他们值得我们去赞叹。
对于军民相拥最深的印象是抗美援朝。虽然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民族,但之间的情谊却浓于血。记得小学是学过一篇关于这个事件的课文,其中一幅插图令我记忆犹新。那幅画中,朝鲜的老老小小都追随者缓缓移动的火车在跑,并含着不舍的泪光将篮子上的鸡蛋水果往火车里面递。车上坐着的正是令人敬佩的中国志愿军啊!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他们将永远留在中朝两国人的心间。他们很爱朝鲜人民,而朝鲜人民也同样爱戴他们。这就是军民相拥啊!一股强大有劲的爱得力量正在震撼着我,那就是军民之间的情谊。
反观今朝。历史悠久的樟木头,也是一个“双拥名镇”。这里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作为一个外镇的人,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精锐的眼光去挖掘这些感人的军民情谊。
没有一个樟木头人不知道烈士桥的。在听当地的学生们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顿时有一股敬仰油然而生。一幅幅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能消失。多么伟大的军人啊,用炎黄子孙的坚实臂膀为我们拱起了一座爱的桥梁。而对于拥军的樟木头人来说,他们与军人的感情早已浓于了血。他们的爱是对军人最大的敬仰。饮水思源,我们没有忘怀。
于永波将军曾经说过:“宝山脚下兵强马壮,樟木头人拥军有力量!”樟木头人与军人的情感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的。希望那颗将军树能够在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弘扬拥军精神,传承拥军精神,用文化的魅力去影响下一代!让“双拥”精神代代相传。
【篇五:在这里】
我跟着那位老者一步一步逼近那座远处忽隐忽现的庙宇,不知怎的,登上台阶的时候,会莫名的产生一股肃穆庄严的敬意。当我们一层一层接近那远离世俗的古庙时,似是整个心,都是颤抖的。我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然而我却会相信这个背部佝偻的陌生老人。
“老爷爷,这里是哪里?我们还有多久才能上到去啊?”
“丫头,别急别急。做什么事啊,都得慢慢来,等理清条理了,才好做事。”
我于是沉默。似乎又走了那么一段路,我终于累的脚踝处酸疼酸疼的,低低的呻吟了一声,我实在走不动,索性就地坐下,对着面前的老人喊道自己实在不行了云云。
眼见他蹙着眉头回头走向我,边走边喃喃道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如从前的如何如何。我一下子便笑开来,“老爷爷,当今的生活可是好啊!”
“好好好。就你这丫头片子的小嘴儿巧。哎,老咯,只想着要在多干些什么,不然就没机会了。”
“说什么呢。老爷爷,您的身子骨可比我们要好,而且您的背又没我们好使,可不照样比我要走得快而不喘?”
“丫头,这是上一代留下的美好啊。当年毛主席就是带着吃苦耐劳的一支队伍,打下如今这篇大好山河的。这人啊,必须懂得感恩,必须知道这幸福的日子,是多少革命先辈给我们拼来的。你看到了没?那座古庙。是在这里啊!在这个淳朴的客家小镇,在这一带清幽僻静的官仓。在那条河边,在这座泰然屹立的孤峰上——他是孤傲而令人神敬的。”
我没有出声,因为我知道,老人很激动,所以我选择无言的倾听,因为这对他,或者是对我,都是再好不过的沟通交流。
“来,我们继续前行。丫头,当年打鬼子的时候,这么短的路程,根本就是不在话下的啊。”
我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突然有意识到自己这一举动似乎有些“爱干净”和“太在意”,于是我紧忙拉了拉身上的背包,一路小跑追上老人的脚步。
“这里,是蔡氏开基之祖庙,在这里啊,曾经也点燃过熊熊烈火,曾经也有过一代人的传奇。然而不同于他的是,他们点燃的烽火,是百年传承而不灭的。而这座庙宇,就是当年点燃烽火的炮台。历史真真切切的告诉我们,这座静立在这凤山山腰的古庙,就是当年战火最后的见证。在这里。”
“可是,这里是樟木头啊。一片古朴而神圣的净土。这里,竟打响过革命的枪声,被战争无情的洗掠过?”我颇有些惊奇地问。
“是啊,这里。就在民国二十七年,十月十七号。炮声,传到了这里。”
“一九三八年?”我皱眉,按理来说,我对历史还是略知一二的,对于一九三八年十月发生的战事,我只道是算日本人在大亚湾登陆那一回了。
可是,这里是那么美,美到,连自己都忘了要用怎样的语言去形容。记得之前看过这么一句评语:这是一个离繁华很远的僻静之地,神灵的眼底下是苍生百姓。猛然,就想到,是啊,在这里。曾经有过一群蔡氏青年,为了革命,为了振兴中华而武装战斗——他们的精神是可敬的。
“老爷爷……”
“想到了吧?丫头,咱们打革命游击的时候啊,可真是苦呦。”
据《樟木头镇志》记载,当年的抗日英雄蔡子培、大学生蔡品中、校长魏拾青等人,在石马乡凤山古庙里召开群众抗日动员大会,并成立四十余人的“石马乡抗日自卫团”。
“蔡子培的革命征程,就是从这座古庙出发的。其间还有我的父亲。丫头,当年红军打仗的时候,连喝的水都没有,有多少个被活生生的饿死渴死?可是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信念啊,要他们必须坚强的活下来。他们甚至,渴到问战友们可否吐那么一把唾沫,让他们解渴。可是哪里会有什么唾沫啊,他们一个个,都干涸着双唇,吐露着求生的欲望……”
老人激动地颤抖着双手,说着说着便哭了。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在老一辈先一代人的心目中久久的竖起坚定而不倒的旗帜。或许很多事情都是我们这一代人所不为理解的,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不知道。很多时候,我们九零后都被认为是会将某些历史某些事迹所淡忘的一群。但是,有些东西,真的会感受得到,因为不懂,所以迷茫,因为迷茫,所以无视。
我蓦地抬头,望向那座庙宇,缕缕青烟缭绕在他周围,他就那样漠然的俯视着世间的一切,仿佛从未被卷进过那场乱战。
我终究没上去那里,在我没有深刻了解到那些精神和感情的时候,我决定我不再上去,于是我告别了老人,一步一步迈着沉重的步伐,往山下走。
“丫头……”
我回头,见老人逆光而立,身影显得有些飘渺。“知道我的背,为什么是驼的吗?”“当年,村里的父老乡亲们护送革命烈士们的时候,我还是个小伙子,随着我的爷爷,背着满满的山泉水,一路高歌送红军。”
我哭了,但却不想让老人看见,于是草草的转身做了个再见的手势,往着来时的路,仿佛我就是那背着山泉水的少年,跟着爷爷一路高歌,护送父亲精忠报国。
还是原路往下走,却再不见,来时的路。
【篇六:拥军拥政】
“双拥”,是指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
樟木头的双拥文化历时已久,并且也举办了许多活动。2009年,樟木头在党政联席会议上通过了兴建“将军馆”的决定,并到各地拜访将军,收集资料而建成了一个具有丰富历史事件的将军馆。
将军馆里分为前言。将军简介,双拥共建,将军题词,著作和后记五大部分。而第二部分则为“双拥共建”,主要展示的是多年来樟木头镇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事迹、人物以及感人画面的资料。
而樟木头镇在2010年9月,就积极筹建中国双拥艺术团,来自全市的军属400多人,朝着“支持双拥,支持国防建设,为军队护航,为国家出一份力“的目标建立了中国双拥艺术团。
东莞这个有着浓厚拥军传统的城市,在继承优良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全民参与支持国防各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连续七次获得“双拥模范城“的称号。
建立艺术团,可以深化双拥宣传与国防教育,展示双拥模范城的良好形象,进一步营造社会支持的双拥氛围。
2011年3月,政府领导十几位作家“村民”进驻“中国作家第一村”,启动作家进军营的系列活动,深入接受国防教育,学习军事知识,体验军营生活,以“崇文”和“尚武”相融合,从而打造“文武”特色双拥文化。
作家进营活动,丰富了双拥载体,密切了军地关系,推进文化拥军的一种新措施。而村民们也表示心灵与思想都接受了一番洗礼,让他们越来越感觉到双拥工作的重要性。
让我最佩服的将军是将军馆的由记载的李新良将军。他17岁就进入解放军工程兵学校学习,1956年军校毕业后,曾任工兵营排长、副连长、应参谋、团作训股参谋、师工兵科参谋。李新良工作务实,凡事都以身作则,在困难面前总是身先士卒,军事结束深得领导信任和士兵佩服。
1979年,李新良率部参加了自卫反击战,战争中李新良沉着冷静,分析估计敌情准确,指挥得当,取得了出色的战绩,得到了军方的高层赏识。
最终,李新良奉调进军,出任北京军区第十任司令员。1999年,李新良作为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总指挥,陪同军委主席检阅了参加阅兵的陆海空部队,达到了军旅生涯的顶峰!
李新良的这种军队精神使所有人都为之感动,不仅是李新良,所有的军人都有这样的精神,他代表了所有的军人。
因此,我们更要拥军拥政,弘扬双拥文化,把军人的这种不屈不饶、艰苦奋斗的精神传给后代,让他们了解学习这种精神,牢记并传承优良的传统,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和了解双拥工作开展,积极宣传和发扬双拥精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七:最可爱的人】
黑沉沉的夜,风暴的怒吼声像打鼓声一样,那声音使人觉得天立刻要塌下来了。雨很大,像珠子般掉落在河里,消失不见。雨越下越大,河水上涨,冲向了居民居住地,快淹没房子的第一层。幸运的是,当地人有一个风俗习惯,人不能住在第一层,所以第一层往往是用来当做仓库。夜深了,大家都安然入睡,他们都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外面下了很大的雨。
“居民们,你们不要慌!我们马上就来救你们!”现在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由于水涨得太高,已经冲上了第二层,居民只好上到顶层等待救援。雨还是下得很大,有军人组成的救援队没有退缩,他们一户接着一户救人,每救一户人都会送上亲切的问候。他们全身上下都淋湿,而且浸在水里推救援艇把人送到安全的地方。老百姓看了,都很是心疼。
“孩子,你上来吧!我们用桨划就好了,不要累坏了身体啊!”一个慈祥的老奶奶说道。
“谢谢老奶奶的关心,但是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保卫你们的人身安全。”说完继续往前推。
“哎,这孩子真是的。”
下午,全村的人基本得到救援,无人员伤亡。在这即将放松的时候,村委员急忙跑过来,说道:“还有一个人,还有一个人!你们快去救他,她家就在那,一个50岁左右的妇女,下身瘫痪,你们快去救她!”边说边指着那个不起眼的矮房。救援人员听了,马上去救他,幸运的是,因为那栋房子建在比村民房还高的地方,所以淹的不高。
救援人员游进了妇女家,发现妇女扒在家中的楼梯上。因为水把房子淹了,所以妇女用手,使出全身的力气往楼梯上爬,才险些就她一命,但阿姨看到了救援人员的到来,还是晕过去了。
等阿姨醒来,自己已经是在医院里,身旁坐着那位就她得军人。
“阿姨,你醒啦?身体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谢谢你啊,孩子,谢谢你把我救出来。”
“不用谢,保卫你们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
军人和阿姨聊了很久,才得知她原来有个儿子,但孩子5个月的时候被别人抢走了,丈夫在8年前患病去世,随后自己出了一次车祸,导致下身瘫痪,一个人在那矮房子过生活。村委帮她找了一个人照顾她得生活。刚好在发大水的前一天,请假回去照顾妈妈了。
“跟你说了这么多,我还是要感谢你们,你们军人人太好了。你们是我的恩人。”阿姨擦擦自己的泪水,握着军人的手感激道。
此后,这位军人一有时间就来医院陪她,陪她说话,照顾她。
“孩子,你今年多大了?”
“我82年生的,今年28岁。”
“82年。如果我儿子还在的话,应该就和你差不多大。”随手拿出自己一直带在身上儿子的照片。
“其实我是一个孤儿,我养父养母好心照顾我,我养父和我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爸妈就出车祸去世了。我养父养母对我挺好的,就是每天要我做粗活,然后在16岁那年送我去参军。我感谢他们让我了一个强健的体魄。”随后就笑着亮出了手臂上的肌肉。
“咦,那个是?”阿姨指着他手上臂上的斑问道,随手拿出自己儿子的照片。
“哦,那个是我的胎记,呵呵!”
“怎么跟我儿子的胎记这么像,对了!把你的右裤脚卷起来给我看看。”随后,军人卷起了自己的右裤脚,引入眼帘的是一大块黑色的斑。
阿姨看了看儿子的照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你就是少其?少其,真的是你吗?”随后摸军人的脸。
军人觉得好奇怪,便把照片拿来一看:手臂上,右脚上的胎记一模一样!连隐藏在额头上的痣位置也一样!随后激动的抱住了阿姨。
“妈!你真的是我的妈!”
“儿子啊!我总算找到你了。28年了。”
“……”
俩母子抱在一起哭了很久,此时此刻的相聚是给他们俩一个意外的惊喜。
一个月后,阿姨出院了,住在儿子的家,俩个人过着开心的生活,但是时间不长,儿子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赶到灾区去救灾。走前,阿姨对儿子说:“我有一个当兵的儿子我感到很骄傲,你一定要尽你的全力救更多得人!为国家做奉献!”
一个月后,从灾区寄来了一封信,信不是儿子写的,但是里面有儿子给阿姨的一句话:“妈妈,我一直做你骄傲的儿子!”而他的儿子,因操劳过度离开了人世。阿姨没有想到,这次的分离才是最长久的分离。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人像故事里的军人一样为人民服务而为国献躯,我们要像他们的致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这伟大的国家!最可爱的人!谢谢你!
正在阅读:
双拥征文范文01-02
夜的自白作文450字09-25
2017中考语文训练题《送春》及阅读答案08-30
一年级我的一天作文200字11-01
五年级命题作文50字:四季如风03-02
累人的体育课作文400字05-12
我变了作文500字07-05
2020安全生产警示口号11-21
嗨!六一作文700字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