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导语】世界一流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潜意识的力量比表意识大三万倍”。追逐高考,我们向往成功,我们希望激发潜能,我们就需要在心中铸造一座高高矗立的、坚固无比的灯塔,它的名字叫信念。®文档大全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助你一路向前!
【一】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1.5分,共60分)
1.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下列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B.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
D.老子“道”的观念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是否能相互作用
3.2015年8月,我国作家刘慈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长篇小说奖,成为亚洲首位摘取该奖的作家,科幻文学的魅力不是描写自己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也许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科幻文学
A.营造了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更高阶段
B.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C.拓展人类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D.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客观存在基础
4.图1“画鬼从何取材”告诉我们
①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5.下图是某城市统计部门所做的一项统计数据。图中信息反映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幸福感的获得离不开一定物质基础
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幸福感越强反映人们收入越高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在不同收入阶段人的幸福感不同
④量变会引起质变,收入的不断增加才能提升幸福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对“命,乃失败者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解读正确的是
①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②失败者的借口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拉丁谚语:真理走到极端便成谬误。这说明
①真理超出了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②真理脱离了自己适用的特定过程
③真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超越自身④真理在实践中被检验是完全错误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人生之中,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话启示我们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调整
②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帮邻居就是帮自己”,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治理本市污染遇到瓶颈后,北京开始投入巨资帮助其周边的廊坊和保定等城市治污。从哲学角度看,北京的做法是考虑到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②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③改造世界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④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价值取向,是基于个体的价值要求对社会价值要求的认同或拒斥态度。价值导向,就是以社会的名义提出的价值要求,又以社会的名义引导每个个体认同这种价值要求。下列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合理的是
①个体的价值取向,应当蕴含以社会名义提出的价值要求
②社会的价值导向,往往体现具有普遍性的个体的价值取向
③我到底要什么与我们到底要什么的矛盾总是无法解决
④个体价值取向寓于社会价值导向之中才能得到满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漫画《躲雨》(作者:德国•卜劳恩)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学会统筹考虑以实现目标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善于在矛盾斗争性中把握矛盾同一性④要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和服务于集体利益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2.心理学上常把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指向于内者称为内向性格,但这并不是说内向的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内向,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场合他同样可以表现出外向,只是大多数时间和场合表现内向罢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内向与外向之间的相互排斥是相对的
②内向与外向之间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
③性格中的不同特征可以相互分离以维持均衡
④人的性格在不同时间、场合下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是*同志的诗句。下列哪两句诗句与这一诗句蕴含相同的哲理
①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④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4.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
①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③突破客观条件限制,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④以更大勇气和智慧,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用联系客观性的观点看问题B.要充分发挥能动性,*远瞩
C.要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D.要立足整体,树立长远眼光
16.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为了把大家团结在于一起,常常发出前呼后应的呼喊。这些伴随着劳动重复出现的、有强烈节奏的呼喊,就是萌芽状态的民歌——早期的劳动歌。材料体现出
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素养是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活动的主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与西方直露表达不同的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喜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借物品的形象含蓄的抒发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A.人的精神世界总是物化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
B.中国人民善于在实践中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
C.中国文化具有内涵丰富、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D.中国人民自古就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
18.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互称“先生”。尽管不同年代和时期,“先生”一词指代的对象不尽相同。但该词一直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个尊称。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③两岸文化血脉相连、同根同源④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要对中华文化进行护根、承脉、铸魂、补钙。其中,护根就是要保护、涵养梳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脉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这是因为
A.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见证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D.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0.2015年10月,中国申报的《南京*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使南京*从南京记忆、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南京*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有助于
①这些珍贵历史文献得到保护和传播
②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仇恨,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世界人民牢记这段历史,共同捍卫人类尊严
④集中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集中表达中华民族情感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1.“良言一句,三冬亦暖,恶语伤人,六月犹寒。”、“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不能在丢垃圾时,丢了自己的脸。”——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D.文化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D.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23.2015年12月1日,国家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进民族原创音乐作品的生产和出版,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音乐企业,“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上下游相互呼应、各环节要素相互支撑的音乐产业综合体系。这说明
A.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力量D.我国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24.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长期发展中,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令文化,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混沌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这表明
①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②不同的文化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
③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电视剧《琅琊榜》获得中国观众一致称赞,登陆海外以来也受到各国友人的狂热追捧。除了精彩的剧情广受好评之外,剧中医女出身、精于药疗的靖王之母更是让友人们在看剧时忍不住赞叹中医药的神奇和风采。《琅琊榜》获得好评
①说明优秀中华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创新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手段与方式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6.《肘后备急方》的治疟验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灵感,但用传统“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疗疟疾的效果,屠呦呦用沸点较低的*在低温下成功制取青蒿提取物,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以下说法恰当的是
A.从《肘后备急方》获取灵感——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B.“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疟效果——对落后文化要自觉地加以改造
C.用沸点较低的*提取青蒿提取物——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7.2015年8月13日,第六届中俄文化大集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和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市同期举办,本届文化大集以“文化贸易、文化交流、友好合作、繁荣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高层交流、展览销售、文艺演出、民众文化、体育文化“五大板块”数十项活动,以全面加强中俄各领域合作,推动两国文化贸易交流迈向新台阶。中俄举办这一活动的依据是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交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两国意识形态差异,维护两国和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8.许多美国家长在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认识:在孩子智商、财商、情商的教育培养中,财商的教育培养最重要,因为在诸多成功中,赚钱最能培养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必须从小教育孩子理财,培养他们的财商。这体现了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培养的核心和标志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人们接受文化影响往往是自发地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9.“如果你缺乏学习动力,可看看电影《幸福终点站》、《风雨哈佛路》;如果你自卑失落,可瞧瞧电影《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如果你厌倦生活,可欣赏电影《在世界的转角遇见爱》、《搏击俱乐部》”。上述说法是基于
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优秀电影是一种重要物质力量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影视音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30.我国每年的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吃月饼和祭月。现在,随着中华文化的魅力日益渗透到全世界,古老的中秋节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国的视线,赏月、吃月饼祭月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朝鲜、日本很流行,也很受欢迎,还有一些国家的人们尽管不过中秋节,也对吃月饼情有独钟。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强制性的特点B.潜移默化的特点
C.包容性的特点D.深远持久的特点
31.《中国成语大会》总决赛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段播出,成为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又一档语言文字类的电视节目新品牌,再掀传统文化热潮。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的挖掘,对自身传统经验优势的有效利用,顺乎时代潮流。《中国成语大会》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说明文化发展
①离不开社会实践②不能失去文化的民族根基
③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④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2.习*主席就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路,比如“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下列有关“和而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指的是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然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
②它指的是中华文化能和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③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它是指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33.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诉我们:
A.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B.传统文化都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神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D.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
34.道教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坚持“行道立德、济世利人”。近代以来,其尊道贵德、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崇俭抑奢、上善若水、正己化人等思想理念,已从亚洲走向欧洲、美洲,在异国他乡彰显慈爱精神和对现实的关怀。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塑造人生
③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5.明代于谦曾写诗《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
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定功能
②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④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中共中央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要求。根据材料回答36—37题
36.《建议》强调,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之所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④文化遗产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传承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37.《建议》指出,要加强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络文化,净化络环境。发展积极向上的络文化,是因为优秀络文化可以
①引领社会风尚,决定社会发展②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③弘扬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④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8.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音,最亲切的是方言。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一些人士和地方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我国方言
①魅力独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②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③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④运用广泛,是不同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9.《庄子•列御寇》载:“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则寓言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
①文化传承要适应社会实践的要求
②提高文化修养要着眼于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③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培养的
④提高文化修养应当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40.据史料记载:清代名臣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则故事展示了中华文化中蕴涵的
①里仁为美的和谐理念②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③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④兼收并蓄的包容智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阅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海很早就出现于我国的古籍中,早在《后汉书》和三国时期的《南州异物志》以及宋代的《太平御览》都有对南海的记载,勤劳的中国人民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材料二:7月16日,菲律宾国防部发言人在一条短信中说,“中国政府不断歪曲事实,并试图误导善良的中国人民”。对于菲律宾军方称中国政府误导“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你怎么看?76.4%的受调查者认为“这种说法荒唐可笑”。19.8%的人认为这是“菲军方编造谎言博同情。”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南海历来属于中国的依据。(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菲律宾军方称中国政府误导“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的说法不仅是荒唐可笑的而且是非常有害的。(9分)
42.材料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人民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9分)
43.阅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春节是一个“家”的节日。新春佳节是家人团聚、共叙亲情的时刻,拜年、*是传递祝福与关爱的民俗传统。羊年春节,手机*成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一些远隔千里的亲朋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给春节带来更多惊喜。然而,一些人为抢*甚至没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话,没有来得及和爸妈唠唠知心嗑;一些人过于追求*的“厚度”,忽视了*的感情“温度”,*越来越多,祝福却慢慢变了味儿,年味淡了,亲情疏了。其实,问候、陪伴等感情交流,才应当是春节的主角,有人呼吁:请放下手机,给父母一个微笑和拥抱,重新唱响亲情的春节“主题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有关知识,阐述手机*这一现象对文化建设的启示。(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分析说明感情交流才是春节的主角。(6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1.5分,共60分)
1——5AACAB6——10DABAA11——15CCBAC16——20DCABA
21——25BCBBB26——30AACCB31——35CBCAC36——40ABBB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答:(1)①文化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南海的文化记载反映了早期的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进行生产实践活动,表明南海自古就隶属中国。(2分)②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历中华文明经久不衰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历的强盛可以实现对南海的隶属权。(2分)。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早期对南海的文化记载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南海隶属我国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思想之中。(2分)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自古以来我国古籍对南海的记载表明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2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菲方的说法歪曲历史和现实,其主观色彩浓厚,这种罔顾事实的说法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3分)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菲方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和现实,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对南海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只会起误导作用;(3分)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菲方的说法只为一己私利,逆时代潮流,混淆视听,编造谎言博同情,自然是荒唐可笑的而且是非常有害的。(3分)
42.答:(1)①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2分)
②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特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世界文化发展.(3分)
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
④秉承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睦近交远,以和谐精神善待他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分)
43.答:(1)①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手机*把现代科技与传统习俗相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被大家接受,启示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2分)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分)手机*存在的弊端启示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发扬的是传统*那份真挚祝福和祝愿,革除那种对*厚度的追求和对运气的好奇。(2分)
(2)①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1分)
②坚持两点论,在新春佳节,我们既要看到春节是家人团聚、共叙亲情的时刻,应多与家人陪伴、感情交流,也要看到拜年、*等形式的祝福有助于增进感情。(2分)
③坚持重点论,在春节团聚的日子里,多陪陪父母,从精神上多关怀他们,感情交流才是春节的主角。(2分)
④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唱响亲情的春节“主题歌”。(1分)
【二】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从都不是哲学家的专利。在商业意识无孔不入的美国,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代言人兰德的头像被印在T恤上,其哲学理念对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可见一斑。由此可见
B.只有哲学才能为人们带经济效益
C.人们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D.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2.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移动用户编辑短信到×××,联通用户编辑短信到×××,可以知道自己的命运。”这种广告
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
B.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基因鱼”、“基因猪”等新型物种,将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可是,如果没有业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越弱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③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④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地震灾害的发生往往不是人力所能预测和控制的,但通过人的努力,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却是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鼓足勇气、坚定信心,在抗击严重的地震灾害过程中,一定要未雨绸缪、有所作为。这表明
A.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B.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就可以改造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C.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D.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6.《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
C.意识的内容自客观存在D.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7.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表示:“人类已经步入越越危险的时期,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正在一点点耗尽。”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参与,达成共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人类幸免于难。这启示我们
①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②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③自觉尊重客观规律,改变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④要使主观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8.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
C.自觉选择性D.社会历史性
9.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⑤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
10.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对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感性认识是丰富、生动和正确的
C.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D.感性认识有必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11.世界是无穷的,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真理也是无穷的,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追求真理、发现真理。这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无限性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2.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的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
13.漫画中的母亲把自己在牌桌上的失利(“输”)迁怒于身后看“书”的孩子,这一做法
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②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③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④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①④
14.华盛顿合作定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可比10大得多,有时却比1还要小。这一定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①要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统筹考虑②办事情要立足整体,选择方案③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④整体高于局部、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唐代韩愈认为,读一部书,要善于“提要钩玄”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样,一本“厚”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就读“薄”了。这表明读书要
A.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做到解放思想D.坚持实事求是
16.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
A.运动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
B.运动变化是倒退的,发展是前进的
C.运动变化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D.运动变化是旧事物的变化,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17.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18.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9.“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抓住机遇,促成飞跃
C.要重视意识的作用D.要对未充满信心
20.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1.电影《手机》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手机,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再是手机,而是手雷。”显而易见,因为垃圾短信的泛滥,手机正在变成手雷。这说明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22.从哲学角度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A.说明只要区分了不同事物的特点就一定能正确认识事物
B.体现了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C.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
D.说明形式主义和“一刀切”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23.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泉和动力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24.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他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件事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两点论
C.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创新思维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25.“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他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改造了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
D.他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从而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
26.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指导2014年我国经济的发展。这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C.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7.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下面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是
①相信群众②一切为了群众③一切向群众负责④一切依靠群众
⑤从群众中,到群众中去
A.①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
28.2013年7月5日,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省*决定,2013年继续组织开展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开展了敬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社区服务、公益宣传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的行为表明
A.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个人对社会的决定作用
29.“忠”是儒家传统的核心要义之一。在*等级社会,“忠”很多时候意味着臣子无条件效忠皇帝和儿女无条件服从父母。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忠”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表明
A.经济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因人而异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
30.某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不要问父母和长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对父母和长辈做了些什么;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社会与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但要问自己为社会与国家做了些什么。”该倡议体现了
①有价值的人生不考虑个人利益②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题卡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
题号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得分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16分)似乎“元芳”刚刚与我们相识,转眼一年,我们又结识了新朋友——“中国大妈”、“十面霾伏”、“土豪”。每一年总要产生那么些热词。追根溯,多样、变化的现实生活是互联网热词生发的土壤。这些热词往往直接反映一些成为一时焦点的社会现象与事件,并且这种反映还是即时性的。就网络热词本身而言,它也是多元的:从内容说,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诸多热词有它特定的影响力,不少热词的流传推动了相关事件的解决,一些热词甚至进入*或政协会议代表们的议案提案。一些专家指出热词应该反映人民的心声,反映人民的需要。
(1)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热词现象。(8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热词为什么应该反映人民的心声,反映人民的需要。(8分)
32.(24分)材料一中国梦,复兴梦。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最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材料二中国梦,飞天梦。从“嫦娥奔月”的美妙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实践,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球虹湾区着陆,进行首次月球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并为探月三期工程采集月壤返回地球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作为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嫦娥系列卫星探月工程将更好地满足国家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人的“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
选考部分
(考试范围:必修3第一、二单元和必修4)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画面两只鸡雏的“今日相争”,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该画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③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斗争性存在的前提基础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2.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实现软着陆。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嫦娥三号”将开创人类月球探测史的多项“首次”,这表明
①我国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②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④事物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进入2013年10月,又到了新一届应届毕业生求职的季节,越越多的人开始用微博、微信等新型的社交手段获取求职信息。同时社会还出现了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了新变化,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
4.2013年4月23上午,岳麓书友会2013“读书启智精彩人生”读书倡导分享活动在长沙举行。岳麓书友会发起人、会长王军说:“读书可启智,读书也可以让生活变得很精彩!”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2013年12月14日18:05分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播出了《乡村大世界》——走进湖南韶山。本期节目不仅到了湖南毛主席的故乡韶山,更是通过红色韶山、生态韶山、文明韶山、富裕韶山、幸福韶山五个方面和丰富的节目为观众展现这一全国文明的红色城市。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精神产品要通过物质载体体现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
6.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珠算申遗成功,是因为
①珠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②珠算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珠算能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④在古代,中国科技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③
7.感恩节虽然是个“西洋节”,但其中蕴含的感恩的精神,则是呼应了中国传统的“知恩图报”的精神。其实,感恩是不分“东西”的。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B.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感情的表达是相同的
D.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8.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此前,经过全球征名活动,中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传说中,当年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玉兔号”充分体现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意愿。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②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质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指出,*、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大的杠杆。这些事实主要佐证了
A.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世界文化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
10.“海派清口”是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所创立,是从上海的单口滑稽、北京的单口相声以及美国的脱口秀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其内容涉及当前社会热点、焦点,传播的是快乐的思维方式和幽默的人生态度,深受观众喜爱。这启示我们
①继承传统文化需要注入时代精神②文化创新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③文化创新要在博采众长中渐趋统一④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20分)2013年,中国遭遇十面“霾”伏,“PM2.5”构成了中国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节过年放鞭炮,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习俗,它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是“中国年”年年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每年春节鞭炮齐鸣,烟花四起,会导致空气质量急剧下降。随着2013年1月多地雾霾天气的出现,许多地方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这就使年味淡了一些,于是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浪费。
材料二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空气中的PM2.5主要自于工业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对此,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出台和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10条”,采取严厉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体目标为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繁重艰巨,要坚定信心、综合治理,突出重点、逐步推进,重在落实、务求实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按照本行动计划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狠抓贯彻落实,确保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如期实现。
(1)你同意材料一中的哪种观点?请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说明理由。(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应如何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0分)
【答案】
必考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多样、变化的现实生活是互联网热词生发的土壤。(4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诸多热词有它特定的影响力,不少热词的流传推动了相关事件的解决。(4分)
(2)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求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因此,热词应该反映人民的心声,反映人民的需要。(4分)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因此,应该反映人民的心声,反映人民的需要。(4分)
选考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CCBAADBAA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1)答案一:不能取消。(2分)因为: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历史继承性。燃放烟火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传承中华文化。(4分)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4分)
答案二:应该取消。(2分)因为:
①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体现时代精神,才能对社会与个人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反之就起阻碍作用。燃放烟火带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损害人们健康和造成安全隐患,要移风易俗。(4分)
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春节作为传统文化,我们也要对其积极向上的内容保持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东西加以改造或剔除。(4分)
(2)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治理大气污染要具体分析“PM2.5”形成的条件,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②事物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改善大气环境要逐步推进,分阶段地实现目标。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准备走曲折的路。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繁重艰巨,要坚定信心,确保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如期实现。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按照本行动计划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狠抓贯彻落实。
⑤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治理大气污染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逐步推进。(或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每点2分,共10分)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题.doc正在阅读: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题07-30
精选【三套】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试卷习题07-14
2023年江苏盐城中考志愿填报时间6月9日-12日我的盐城APP开放2023中考志愿填报系统06-10
学校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计划范文06-18
2020年湖北商务英语BEC高级考试时间及考试内容【5月23日、11月21日】01-08
[初二暑假日记600字大全25篇]初二学生暑假日记五篇04-12
美国留学奖学金申请攻略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