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家长心声怎样写-家长怎样引导幼儿入园积极性?

副标题:家长怎样引导幼儿入园积极性?

时间:2024-02-26 12:0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 导语】家长怎样引导幼儿入园积极性?你知道吗?©文档大全网整理了有关资料一起看一下!


  积极地顺应孩子


  有位妈妈为了给孩子做入园准备,提早两个月在家里设立了奖惩表,分成吃饭、睡觉、大小便、洗脸刷牙、哭闹5项,每项达到要求,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一周达到25颗以上,可以外出参加活动。


  这位妈妈可谓用心良苦,虽然可能会对自理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奖惩的方式让幼儿将行为与奖励物(外出参加活动)直接相连接,而非关注行为本身的意义。此外,惩罚也很可能会让幼儿对上幼儿园产生负面的印象。


  引导幼儿产生积极的入园愿望


  入园准备,首先要让幼儿产生积极的入园愿望和情感。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如带孩子到将要上的幼儿园看看里面的设施玩具、感受哥哥姐姐们活动时的快乐;让孩子参与物品(书包、衣物、鞋子、床品、小玩具等)准备的全过程,并允许他们有选择的权力,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物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或做上标记;和孩子一起聊聊在幼儿园可能会发生的开心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准备并接待老师的家访,等等。当然,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不要过于美化幼儿园,避免孩子在真正入园后可能产生的心理落差。


  避免强化性训练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3岁前的幼儿是“按照自身的大纲”来学习和发展的,越是小的孩子,自然成熟对其发展的决定作用越强。因此,在早期教育中,顺应婴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速率,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但有的家长为了所谓“充分”的准备,对孩子开展强化性训练,要求孩子熟练地掌握穿脱衣服等自理能力,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一方面,幼儿园阶段,特别是小年龄的孩子,重要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就是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来讲,学会某一项自理的技能是其成长的标志,他能从中体验极大的成功感,但强化训练不仅无法让孩子体验到这种自我成长的快乐,相反很可能会让孩子将其与负面情绪相联系,产生类似于“厌学”的心理。


  有意但不刻意


  每天的“入园准备时间”到了,妈妈拿出了关于入园准备的“经典”绘本,给孩子念了起来。但不知为何,孩子不喜欢这本绘本。为了完成入园准备的这一安排,妈妈一定要让孩子看完才能做其他事情,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这位妈妈非常重视孩子的入园准备,专门辟出了“入园准备时间”。其实,入园是孩子生活经历中的一部分,入园准备的内容大多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入园准备活动应尽可能地融于孩子的日常生活,真实情景下的体验才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总的来说,家长在孩子的入园准备中应遵循“重视不失淡定,有意但不刻意”的原则。


家长怎样引导幼儿入园积极性?.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bU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