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麦学苑:心理咨询师是如何看待并解决同性恋的 心理咨询师: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性取向 同性恋,顾名思义是指同性之间的爱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那些对只对同性产生性欲或情感的人,被统称为“同性恋”。长期的实验记录证明,同性恋属于性取向的范畴,并无对象之分,同时也无法被“矫正”。 虽然世界上有部分国家允许同性婚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同性之间的爱情却很少有圆满而幸福的结果。尤其是在中国,绝大部分同性之间的爱情,或者被掩盖在貌合神离的婚姻之中,或者被隐藏在不婚不爱的阴影之下,得不到法律的承认,更时时被传统道德的绳索绑架。 其实,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同性恋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孔孟时代开始,诗中就有对同性的欣赏;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有关于同性相恋的记载。因此,相对而言,古代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是相对宽容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同性恋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但是,同性之间的爱情却很难得到祝福。实际上,同性恋人群分为两种:一种是受基因等生理因素影响,拥有与生俱来的同性性取向,他们无法被矫正,应该被尊重;另一种则是受到成长环境、教养方式以及父母婚姻情感状态的影响而引起性取向转变的同性恋。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身体或情感被异性伤害、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婚姻情感的扭曲状态,可导致个体因惧怕、讨厌或抗拒异性而产生性取向转变。这种情况通过心理创伤的修复和心理状态的调整可以被矫正。所以,作为家长,及早发现孩子的性取向并适时引导,为孩子建立正确的情感导向。 作为度麦学苑心理关爱中心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曾接待过许多同性恋来访者。他们从小就成长在对自己性取向的困惑中,与他人的不同再加上无人引导,让他们备尝心理压抑的痛苦。在陪伴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以真诚、尊重、平等的咨询态度,帮助他们学会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学会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隐私,接纳自己不同于常人的性取向,并完成个人成长。 同时,也有部分同性恋来访者是由于成长环境和教养方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才导致性取向的转变。在疗愈和修复心理创伤后,他们逐渐恢复自己原有的性取向,并重新建立起追求爱情的勇气。 当同性恋来访者对我说:“老师,要是每个人都能像您一样理解我们、祝福我们就好了!” 我说:“会的!随着心理学的普及,人们会越来越理解你们,并且认识到,性取向不是个人能决定的。你们的爱情与异性之间的爱情并无分别,应该得到祝福。” 在此,提醒家长朋友们: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及早发现孩子的性取向;用心经营自己、经营婚姻,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在不断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并找到适合孩子的养育方式,让孩子在无条件的爱和关注中幸福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12653d7d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