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多头蚴病概述

时间:2022-03-29 12:54: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羊多头蚴病

羊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多头带绦虫(Taenia multiceps)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bralis)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引起疾病。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的小肠。

1.病原学 多头带绦虫长40100cm其幼虫——多头蚴为鸡蛋大小的囊泡,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内膜上有许多点状头节,主要寄生于羊的大脑,偶尔也见于延脑和脊髓。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小肠,其孕节和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牛、羊等中间宿主随饲草、饮水等吞食虫卵后,六钩蚴在消化道逸出,并钻入肠黏膜血管内,经血液循环进入脑脊髓中,约经2~3个月发育为大小不等的脑多头蚴。终末宿主吞食了含有脑多头蚴的病畜脑脊髓时,原头蚴即附着在肠黏膜上,经41~73d发育为成虫。多头绦虫成虫链体较小, 40-63.5cm。包括头节在内共157-174节,头呈梨状,周围有两排吻钩,大小相间,28-33个,有四个圆形吸盘,大小为0.27×0.27mm颈细不分节,0.40-0.48mm性成熟体节位置在第72103节之后,似正方形,总是长小于宽,生殖孔不规则的交替开口于节片侧缘中点稍后处;孕节有未成熟与成熟节之分,未成熟孕节几乎呈正方形,位置在第93105节之后,其子宫分枝内仅见模糊不清的圆形结构,而成熟孕卵节总是长大于宽,位置在第144148节之后,子宫分枝内充满圆形边缘厚呈放射状, 其内有6条清晰的六钩胚,孕节中的卵大小为0.22×0.24-0.22×0.24mm

2.流行特点 1)宿主 犬、狼和狐狸等犬科动物是终末宿主;牛、羊、骆驼等动物是其中间宿主。2传染来源与传播途径 多头带绦虫的孕节片和虫卵,随终末宿主(犬和其他肉食动物)的粪便排至外界,污染草地,羊随吃草或吞食虫卵而感染。3流行现状 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以及养羊的农区羊只中均有此病流行。黄牛、牦牛中也有流行。患病羊几乎是羔羊,山区发病率较高为25-30%,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 3.症状和病理变化

发病前期以羔羊的急性型最多见,感染初期,,六钩蚴移行引起脑部炎症,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加快;甚至强烈兴奋,患畜作回旋、前冲或后退运动;有时沉郁、长期躺卧、脱离畜群,大部分羔羊多在3-5天内因急性脑炎而死亡,部分患者耐过急性后转为慢性型症状。

急性型:以羔羊的症状最明显,在感染后15天左右表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反应敏感或迟钝,无目的奔走或长时间的沉郁。严重的病例精神高度沉郁或强烈兴奋,有的斜视,颈弯向一侧,流涎磨牙,有的做圆圈运动,前冲或后退,然后发生痉挛;有的兴奋沉郁,离群躺卧,病程5-7天,死亡率低,多数症状逐渐消失,转变为慢性。

慢症型:在慢性病例中,仅有一个或少数囊泡寄生时,囊泡没有长大到在脑组织的四周遭受严重压力之前,常常看不出症状。4-6个时由于囊泡增大,压迫脑和脊髓,出现症状,其症状由多头蚴的寄生部位决定的,寄生在大脑额区,向前直线奔走,碰到障碍物时,将头抵住,呆立不动;其典型症状为“转圈运动”因此,通常又将脑多头蚴病称为“回旋病”。寄生大脑后部枕骨区的,头举高作后退运动,呈角弓反张姿势;寄生于小脑时,站立或运动都失去平衡,站立时四肢外展或内收,行走时步伐蹒跚;寄生于脊髓时行走后躯无力,甚至麻痹,呈犬坐姿势,排尿失禁。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出现,严重的经1-2个月死亡。


剖开患畜脑部,急性型死亡者见到脑膜炎和脑炎病变,仔细看可能见到六钩蚴在脑膜上移行时留下的弯曲伤痕;在慢性型者可找到1至数个囊泡,分布于大脑表层、深层脑组织、小脑、脊髓等处。寄生部位常有脑炎性变化,其炎性产物能使骨质变薄粗松,使表皮隆起至穿孔;靠近多头蚴的脑组织有时出现坏死,处血管发生外膜细胞增生,个别情况有多头蚴死亡,萎缩性变,出现钙化。 4.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临床检查时,寄生部位与患畜头颈歪斜的方向和转圈运动的方向是一致的;寄生部位与视力障碍和蹄冠反射迟钝的方位是相反的。虫体寄生的部位往往骨质变软、变薄,皮肤稍隆起,能至骨质发软,患病羊表现疼痛。急性型诊断比较困难,死后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和出血,脑表现有虫道,末端可发现幼小的多头蚴。

用药物鉴别诊断脑及脑膜炎,注射甘露醇、磺胺类药物,数小时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基本可诊断为脑及脑膜炎。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多头蚴病的可能性大。 5.防治:脑包虫病羊多用外科手术方法取出虫体,成功率为60%,这种方法适应于寄生虫在脑浅部的多头蚴病。

对寄生于大脑深部的多头蚴,可试用吡喹酮治疗,100150毫克/千克()内服,连用3天为一个疗程。

防止犬吃到含脑多头蚴的牛、羊等动物的脑及脊髓;对牧羊犬进行定期驱虫,排出的粪便应深埋、烧毁或利用堆积发酵等方法杀死其中的虫卵,避免虫卵污染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29e3d7b14e852458fb57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