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初中优秀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初中优秀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让我有两个感慨:这是部没有女性角色的电影2、这是部没有女主角,还能排名第一的电影。 影片名为:肖申克的救赎,起初我以为肖申克是主角的名字,后来才被这是监狱的名字而震撼。一座监狱的救赎?我们似乎从名字中看不出监狱和救赎有什么关系,假设肖申克是人名的话,观众倒是能理解更多,但正是因为以监狱为名,电影才能有更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肖申克关押了成百上千的犯人,假设谈救赎,也应该是犯人得到救赎,而这个9.5分的榜首电影那么是让犯人给监狱以救赎。 “救赎之道”是狱长对犯人们灌输的,他信仰基督,信仰主,作为监狱中权利第一的人物,又拥有治理的`资格,所以,狱长在影片中说道:我只相信两件事,一是纪律,二是圣经。好似上帝赋予他这个特殊的权利一样。这些是狱长认为的救赎,但对于一个黑钱无数,滥杀无辜的狱长,他本应有另外的救赎,而他的救赎那么由主角安迪来给:你得到救赎的方法不是洗礼罪恶,而是认识自己的罪恶。 第 1 页 共 3 页 肖申克对于狱长及狱警们而言是这么个为所欲为的地方,同他们在黑暗肮脏里得到更多罪恶,而对于本来“罪恶”的犯人,肖申克却是个正面和光明的地方,犯人在肖申克里体制化,善化,其中体制化更为具有影响力。肖申克的“体制化”,有两个成因:一是对于监狱,犯人普遍的心态,二就是归属感,Brooks更是突出了这一点:墙壁里,我工作着,即便是犯人,但跟犯人在一起,我便不是犯人,犯人可以承受犯人,同情犯人,在这里,我们都不是犯人;墙壁外,我工作着,我不是犯人,周围的人也不是犯人,但我曾经是犯人,在那些人中,我便永远是犯人。 Brooks虽然被释放,虽然得到了千万罪犯呼喊的自由,但他没有了归属感,他没有原因再继续工作,继续与人接触,Brooks,理所当然会选择分开。 这也是救赎,是Brooks的救赎。 反观救赎之外,再看“女性角色”这点,搜索整部电影,确实没有,安迪的妻子虽然出现过,不过也只是语言上提及而已,但略微留心,我们便看到影片中有一段安迪播送音乐的片段,而电影里唯一对于“美”的形容也仅仅在于对这段音乐的描绘上了,假设我们把音乐看成是女主角,这位空缺的角色就有了作用,她可以很精神层面,她可以永远追求不到,她高高在上,就像圣母玛利亚,你望着她,深深感慨她女性的美丽。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a51920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