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茶文化

时间:2024-01-28 17:42: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潮汕茶文化

1

潮汕茶文化

沿海一带人们历来喜欢饮茶,潮汕地区更是把饮茶发展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功夫茶,形成鲜明的地方茶文化。在潮汕当地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工夫茶是潮汕文化中的精髓。饮茶不仅可以解渴,更是一种艺术 很多潮汕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饮工夫茶。品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潮汕人的地方就会有功夫茶的影子。潮汕人爱饮工夫茶,可以说是达到“嗜茶成性”的程度。

潮汕地区的饮茶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宋代时期已有文人和官宦喜茶、论茶。北宋时苏轼的《与子野》书:“寄惠建名数种,皆佳绝。彼土自难得,更蒙辍惠, 悚。”子野,即潮州前八贤之吴复古(吴远游),与苏轼至交。文学家苏轼在茶 上造诣颇高,对茶艺颇有研究。吴复古寄上的数品福建茶,获得苏轼赞誉“皆佳 绝”,且知“彼土自难得”,可见吴复古有相当高的品茗水平,也说明宋代潮汕地 区至少在上层人士中已有饮茶之习俗。明代后期,潮汕饮茶渐次成风,逐渐遍及社会各阶层,成为 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多有文字记载。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刊刻的《荔镜记》中有许多情节,写到当时潮汕民间的茶事。 《荔镜记》第22出《梳妆意懒》,益春有一段潮腔唱词: 十八年前在深房,盆水茶汤是你捧。 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至迟到明代中期以后,茶在潮汕民间生活中,已经成为日常家居必备的饮品。以茶待客的习俗也已经形成,有《苏六娘》中《六娘出嫁》一节,苏妈叮嘱女儿的唱词为证:你油盐酱醋须看理,人来客往槟榔茶。 (榔是待客的礼果,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说:“粤人最重槟榔,以为礼果,款客必先擎进。”唱词中槟榔与茶相提并论,可见茶也用于敬客。)潮谚云:“过门是


客。”对方不论是什么身份,只要进了家门,都会有茶招待。清代中期以后,潮汕饮茶进入盛期,工夫茶流行与潮州及其周边地区。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工夫”一词,在潮汕话中是做事考究、细致而用心的意思。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

2

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潮汕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实,据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几个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满了这杯再斟那杯,而要轮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鼓身”的圆罐组成。盘子上有小眼四个,为漏水所用。而圆罐则用于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 功夫茶所用的冲罐(茶壶),并非买来就用,而要先以茶水“养壶”。一把小壶,须先以“洗茶”(即泡茶时的第一道茶)之水频频倒入其中,养上三月有余,方可正式使用。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潮汕人喝功夫茶可说是人人有“瘾”,在干余万人口中,不抽烟、不喝酒者有之,唯独不喝茶者难以找到。潮汕人爱喝茶,人尽皆知,但又不同于众。我们平常喝的茶,大多是绿茶,属不发酵茶,潮汕喝的则是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兼有发酵茶的营养,又有不发酵茶的清香。乌龙茶的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dcbf97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