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的精神还乡-随笔1400字相关作文

时间:2023-03-08 17:38: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作家的精神还乡-随笔1400字相关作文

读沈从文的《边城》,给我的感觉是在读一位近邻的日记,或许是因为不谙世事,对于《边城》中纯洁无邪的意境,我更愿理解为以孩童的瞳孔来审视世界。当满腔纯朴的激情与羁绊丛生的现实相碰撞,当少年成为青年,当青年也渐老去,方知童稚的无知是多么珍贵的存在;当故乡的农田被钢铁积木所充斥,当矮屋上升为高楼,当高楼又不断攀升,方知乡土的自然是多么宁静的天籁。《边城》正是这样,或许有人评价,他笔下的湘西是怎样虚幻的乌托邦;然而似乎谁都不曾淡忘,那渐行渐远的、只填充着真善美的童年与家乡,正是人精神世界中难得的童话与神往。

写到这里令我想起另两位女作家——萧红与林海音。两位女性将其性别特质中的细腻与缜密发挥得淋漓尽致,《呼兰河传》、《城南旧事》,给我的感觉如一段丝绸,文章并非一字一句书写出来,而是一针一线钩织而成。两本书都为回忆童年所作,其间“精神还乡”之意不需我赘述;然而两位写作风格的差异,或许引发了读者不同的共鸣,从而走上不同的归乡路,《呼兰河传》是火热的,有彻骨的痛感,真切的呼唤令人恨不得即刻踏上归乡之途;《城南旧事》的结构则相对整饬一些,哀愁与沉郁之感的抒发略显含蓄。然而不论写作者文风如何,“归乡”似乎总是中国作家笔下亘古不变的主题。大千世界光怪陆离,而中国式文字却总是眷恋故地,无论是家乡的风土人情还是节日习俗,抑或是旧事重提、故事新编,都可用作绝妙的素材,令人读来有滋有味。

要列举中国作家的“还乡情结”作品,还真并非能够一挥而就。举一些脍炙人口的例子——从鲁迅的《朝花夕拾》,到沈从文的《边城》,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到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不胜枚举的作品似乎都在反映一个事实——我国文学以取材平凡为主,“魔幻现实主义”等一类词,少见于中国文学的视野。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文学缺乏创新能力与空间?我个人拙见以为不然。

首先,“文学”这个词本身意味着什么?是曲高和寡,还是阳春


白雪?恰恰相反,高中政治课本上明确提到“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根源”,脱离了实际、与大众脱节的文学,不配为文学。因此不难理解一系列现实题材作品的繁盛——文化的影响力不在于创作者的高下,而在于受众面的宽广与否,真正广为群众所认可的作品,本身便不会落入窠臼。当读者在作品中读到自己生活的片段,发现自己的影子,于是文学便不再是晦涩的大部头,而是如邻家日记一般亲切而平淡。

然而,单纯记录琐碎日子的,亦不是优秀的作品。“还乡”固然令人神往,但这样的归途必有某些精神价值才可称得上有意义,鲁迅在故乡踏出一条新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参透不凡的光芒,这样的写作不仅抒发作家本人的情感,更使读者随文字一同寻觅自己曾忽略的人、事、思想,或许这便是优秀文学的责任感,如今某些作品,号称所谓“先锋文学”云云,诚然是文学的创新与前进;然而读来晦涩,不论从文字的运用还是情感的表达方面,都令普通大众难以揣度。当然,我本人对此类文学试验绝不反对,只是担忧,近十年来精神还乡作品的缺失,以及网络文学等充斥市场,人们的精神是否还有容身之地?

文学并非百无一用,它是一条通向自己内心世界的幽径。文学是高深学者的专利,要使广大群众都能够更清晰地读懂自己的灵魂,中国作家是否应当有所作为?别再桎梏于文字游戏的怪圈,别再沉迷于晦涩深奥的清高,向前辈学习,向人民求教,踏上“归乡”的旅途吧,别再沾沾自喜于“魔幻”“先锋”“前卫”的评价,别再洋洋自得于小众群体的“高端”地位,走下神坛,拥抱故乡,为大众写作吧,人们渴求真善美的呼唤从未曾停止,思恋故乡、热爱生命的纯洁情感从未断续。那么,归来吧,脚踏实地拿起笔,构建一个真正美妙的世---那个世界触手可及,那里不是虚幻的天堂,那里离现实生活最近,离美最近——而美的极致,正是一种毫不张扬的真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239ab6a30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