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服孝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贴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就捆来喂虎。鬼因而都畏惧他们。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门口。后来,人们干脆刻上他们的名字,以镇邪去恶。这就是“桃符”。,一次除夕,后蜀国君孟昶突发奇想,在桃木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挂起来。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不在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到了宋代,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桃符转变为表达人们的美好心愿。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联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每当大年三十时,家家户户纷纷用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装点一新。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一能表达美好的心愿,二能装饰门户,以求美观。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表达了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27b4525ad02de80d4d840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