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换算: 1经度每差15度为一个时区 2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中区向东划分为十二个时区,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 3每相隔一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每经度相差一度,时间相差4分钟. 4计算时间,使用东加西减法. 顺便告诉你,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时--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为了统一时间标准,国际上建立了区时制度,根据地球自转一周(360°)为24小时,即一小时转过经度15°,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中时区,东1~12区和西1~12区,其中,东12区和西12区跨经度7.5°,合为一时区)。因此,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整整一个小时。整体两个时区之间,中间有几根时区界线,它们的区时之差就几个小时。以因为太阳的周日运动是自西向东,其中较东的时区较早,而东12区比西12区早24小时,所以,东12区比西12区的日期要快一天,但是钟点一样。 为了方便世界各国的联系,必须进行区时的换算。区时换算方法很多。如何选择适宜初中生学习的简便法,值得地理老师探讨。 我们常用的公式(以下称“公式”)是: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数╳1小时 (求东则加,求西则减,穿越日界线要进行日期变更,即自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日期要加一天) 运用该“公式”区时换算,显然有如下3处较为繁杂且易弄错的地方: 其一,用加还是用减容易混淆。 其二,两地的时区差数,因两地所在时区不同,而存在如下几种不同的情况须分辨。 1.两地同在东或西时区时,时区差数是时区序数的大数减去小数; 2.两地路过中时区时,时区差数等于两时区序数之和; 3.时区差数=(12-已知时区序数)+(12-所示时区序数) 其三,把时区差数代入“公式”换算时区后,还要注意是否要进行日期变易换算,且日期变更的换算又容易发生差错。由以上三点可见该算法把时区的换算引向繁杂难记了。 时区知识是初中中国地理地球知识内容之一,要使初中生对这部分知识深得易懂、换算方法又简单,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他们在代数中过的有理数、数轴等知识来换算,这样不仅使时区换算简便,而且能加深地理和数学的渗透和联系。在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每向东1个时区,区时都增加1个小时的量变规律,我们可以在数轴上以两个时区中央经线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以中时区的中央经线为原点,则东时区为正,西为负,把24时区数轴表示出来: 这样,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要示任何一个时的区时,都可以将已知时区减去产已知区时的时区序数与所求时区序数之差乘以等差系数。其公式如下: Tn = Tm-(m-n)d (式中,Tm为已知时区的区时,Tn为所求时区的区时,其时区序数分别为m和n。m和n在东时区取正值,在西时区取负值,d=1小时。) 再举例如下: 例一:已知东八区为5月4日10时,求东二区的时间? 已知:Tm=5月4日10时 求:T2 解:T2=T8-(8-2)×1时 =5月4日10时-6时 =5月4日4时 答:东二区时间是5月4日4时。 例二:已知东二区为5月4日4时,求西三区的时间? 已知:T2=5月4日4时 求:T3 解:T3=T2-[2-(-3)]×1时 =5月4日4时-5时 =5月3日23时 答:西三区时间是5月3日23时。 例三:已知西12区为5月31日1时,求东12区的时间? 已知:T12=5月31日1时 求:T12 解:T12=T-12-(-12-12)×1时 =5月31日1时+24时 =6月1日1时 答:东12区的时间是6月1日1时。 同理,利用上式进行地方时换算时也很简便,不同的是,每相关一个经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所以利用等差系数d1=4分。 例:当东经175°地方时为6月1日8时50分时,西经160°地方时是多少? 已知:T175o=6月1日8时50分 求:T-160o 解:T-160o =6月1日8时50分-[175-(-160)] ×4分 =6月1日8时50分-(335×4) =6月1日8时50分-22时20分 =5月31日10时30分 答:西经160°地方时为5月31日10时30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2d450687e21af45b307a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