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逛庙会

时间:2022-09-11 03:03: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春节风俗:逛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节场"。这些名称,能够说正是庙会形成进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缘故和历史缘故,而庙会风俗那么与佛教寺院和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进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慢慢形成。它们相互之间展开了猛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那么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显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核心,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

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如此,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假设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情愿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经常使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阻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确实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因此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一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


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喧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多数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进展。并渐次推行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除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行道场,按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去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原先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慢慢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类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类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去集会助兴。如此,寺庙、道观场所便慢慢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

而这些宗教活动慢慢世俗化,也确实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行。这种转变,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喧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增强而相应增加。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使庙会活动取得进一步的进展。

尽管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仍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大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讲,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那么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

初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进展和


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维持祭祀活动的同时,慢慢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域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来源:新华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426f12e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