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消费社会》读书报告 纵观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的研究,法国当代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是杰出代表。在马克思主义对商品和物的研究的基础上,他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消费社会理论——从物的消费进入到符号消费的领域,并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其早期著作《消费社会》一书中即体现了这一理论思想。 书中以消费为中心,以符号消费为核心思想,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社会的消费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为读者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组织是怎样引起无法克制的欲望,而且又是怎样创建了用以取代旧的不同阶级区分的新的社会等级”。 首先是物的包围和意义完备。讨论消费社会,鲍德里亚强调的是物的丰盛和商品的系列化与系统化,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而说到意义的齐备,不由人不联系到人们对完美的追求与符号消费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完美的诱惑”在鲍德里亚看来或许就是指消费者意欲尽可能地占有符号的意义,各类符号的各种意义,无论是符号的现实意义还是历史意义。所以他说出了极其精彩的警句“我们从大众交流中获得的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所产生的眩晕。” 第二是消费生产力:浪费与增长。鲍德里亚认为,人们可以这样来给消费生产力下定义:“消费者与现实世界、政治、历史、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利益、投资、责任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好奇心的关系”。揭露消费社会的荒谬的增长神话同时,鲍德里亚认为不能不联系到另一个概念“浪费”。在鲍德里亚看来,从更为广泛的社会角度入手分析,浪费远远不是非理性的、疯狂的或精神错乱行为,它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生产力发达的社会中,浪费以其独特的功用代替了以往理性消费的用途,它甚至作为消费社会的核心功能而发挥作用——“支出的增加,以及仪式中多余的‘白花钱’竟成了表现价值、差别和意义的地方。”而我们平常所说的丰盛也只有在浪费中才有实际的意义。 第三是消费的社会逻辑。鲍德里亚认为,所有使我们去研究关于需求与丰盛的形而上学的那一切,都是对消费的社会逻辑的真正分析。鲍德里亚接着指出:“‘福利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或简单地说是任何一场原则上主张人人平等,但未能从根本上加以实现的革命的遗嘱继承者或执行者。因此,民主原则便由真实的平等如能力、责任、社会机遇、幸福的平等转变成了在物以及社会成就和幸福的其他明显标志面前的平等。这就是地位民主,电视、汽车和音响民主,表面上具体而实际上又十分形式的民主。”鲍德里亚想告诉读者:“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由此,他将消费的社会逻辑同工业社会的生产逻辑区分开来。 第四是否定享受与个性化的消费。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需求并不与具体的的物和商品有关,需求也不是与物一一对应的,消费者的心理不是“一个橱窗或一个目录”。鲍德里亚指出,消费者对物的消费与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享受是不同的,如果说个体的需求性消费必然是一种使用或享受式的消费的话,那么在消费系统中,情形就发生了变化,消费甚至可以“被规定为排斥享受的”。他说:“作为社会逻辑,消费建立在否认享受的基础上。这时享受也不再是其合目的性、理性的目标,而是某一进程中的个体合理化步骤,而这一进程的目的是指向他处的。享受会把消费规定为自为的、自主的和终极性的。鲍德里亚强调,“应该看到消费并不是围绕着某个个体组合起来的,因为根据名望或雷同的要求,个体的个人需求是以集体语境为索引的。他教导读者,不必过多地关注个体符号之下体验的独特性或类同性问题,至此,鲍德里亚他不仅挑明人们的消费行为是一种符号消费,消费系统是一个置于编码之下的差异系统,而且还透辟地析出,这一由工业化和商业化生产的大规模的差异系统是排除个性化的。他进一步指出,这样一个消费差异系统还可以看成是一套特殊的语言系统。他说:“从前,出生、血缘、word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宗教的差异是不进行交换的:它们不是模式的差异并且触及本质。由此可以说,所谓个性化消费只是在大编码系统下的有限的语言表达。 最后关于消费文化。鲍德里亚是从物的符号意义的需求出发来讨论消费社会的。在鲍德里亚的立场和方法,由于所有的商品消费几乎都转化为符号消费,所以在这里一切都融合在一起了,亦即“平凡与日常的消费品与奢侈、奇异、美、浪漫日益联系在一起,而它们原来的用途或功能则越来越难以解码出来”。鲍德里亚从结构主义的消费逻辑出发,将身体作为“最美的消费品”,从消费的角度提出身体的文化,意味就更加深长。他认为,身体的地位是一种文化事实,无论在何种文化之中,身体关系的组织模式都反映了事物关系的组织模式及社会关系的组织模式。鲍德里亚强调,只有身体是心理所拥有的、操纵的消费的那些物品中最美丽的一个。当然身体之成为消费品或偶像不仅有一个历史过程,还有一个商业的运作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受个体的自我需求的影响,也不是欲望的简单膨胀,按鲍德里亚的说法,“身体之所以被重新占有,依据的并不是主体的自主目标,而是一种娱乐及享乐主义效益的标准化原则、一种直接与一个生产及指导性消费的社会编码规则及标准相联系的工具约束。”鲍德里亚还说:“应该将作为我们社会中交换普遍化范畴的色情与本来意义上的性欲明确区分开来。鲍德里亚看来整个消费过程并不是发展、鼓励和确立差异,而是将差异进行归并和集中。他认为消费只是表面上混乱的领域,似乎“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受到社会规矩约束的个体,终于能够在那个属于自己的‘私人’范围内享有一点点的自由和个人自主。”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消费是一种主动集体行为,是一种约束、一种道德、一种制度。它完全是一种价值体系,具备这个概念所必需的集团一体化及社会控制功能。鲍德里亚说:“消费社会也是进行消费培训、进行面向消费的社会驯化的社会——也就是与新型生产力的出现以及一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垄断性调整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特定社会化模式。” 1970年鲍德里亚出版的《消费社会》一著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有时是颇为深刻的批判,并使“消费社会”这一说法广为流布. 当消费主义刚开始在西方发展起来并泛滥开去时,就有一些哲学家指证了它的异化性质并对之提出了尖锐批判。在这方面 鲍德里亚不乏先行者和同道。马尔库塞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大量消费它所产生的商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动用一切宣传机器,制造种种“虚假的需求”,以实现“强迫性的消费”,就成了这个社会的主要任务。这种强迫性的消费不仅使个体失去了反抗社会的 理由,而且成为“资本主义控制的新形式”。 可以说鲍德里亚的书颠覆了我以往对工业化社会的看法。我认为工业化是人类进步,消费是我们生活的体现。当然如同其他的社会学名著一样,鲍德里亚也没有提出任何解决观点。当然,只是学识浅薄的我还无法更好的去理解,我希望以后能再次阅读到这本《消费社会》得到更好的体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4b48013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