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临沂大学为例

时间:2023-01-21 09:23: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临沂大学为例

作者:李宝,王昌稳,焦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5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特别是工程学等许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有400多所高校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我国高校多数培养的环保类学生与社会需求符合度不高,该问题在地方高校更为突出[1-2]。为了提高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质量,开展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业认证工作势在必行,教育部于2007年启动了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各高等学校都积极参与,目前已有30多所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通过了认证,主要集中在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部属高校,地方高校通过专业认证的较少[3]。临沂大学高度重视工程专业认证工作,2014年起,每年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工科专业参与认证工作,在此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对比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对目前该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对策。本文以临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针对地方高校在环境工程专业工程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通用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水平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指导。

一、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开展工程认证的必要性

环境工程主要通过评价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4]。环境工程专业属于新兴交叉学科,要求知识面非常广,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依托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传统理论学科设立,存在工科基础非常薄弱,课程体系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临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为社会已累计培养了200余名毕业生,通过10年的建设,资源环境实验中心已达到省级示范中心标准,与地方相关部门共同建设实训平10余处。但与传统的环境专业名校相比,还存在着工科基础偏弱,实践类教学课程不足,教师实践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训练,缺乏对工程设计在工程及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通用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开展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建设,对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整合教学资源和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配置,提升师资工程教育素质,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开展工程认证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许多行业都需要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如环境监测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各生产企业的污染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施运行和环保设备的销售安装等工作,均需要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而环保工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实践能力恰恰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瓶颈。以临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比环境工程专业工程认证标准,地方高校在专业建设和工程认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程体系设置不甚合理。课程体系建设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要保证毕业生获得进入该专业领域从事职业工作的技能。而地方高校由于师资、经费等原因,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存


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往往导致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占比过大,尤其是校级通识学分比重过大,工程基础类课程、设计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比重不足,导致培养的学生工程基础偏弱,工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强。

2.师资队伍的工程背景偏弱。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从事本专业主干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教育经历中,至少有其中之一毕业于环境工程类专业;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学历毕业于环境工程类专业的教师人数应≥50%;从事专业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的80%教师均应具有6个月以上的企业或工程实践(包括指导实习、与企业合作项目、企业工作等)经历。而地方高校师资队伍中具有工科背景的教师非常紧缺,具有6个月以上企业或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比例更低,一般很难超过30%。专任教师的工程背景偏弱和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直接导致对学生工程现场实习环节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水平不高。

3.毕业论文(设计)涉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比例偏低。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和地方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毕业设计类论文要占有一定比例,另外,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而地方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以论文类为主,占比在50%以上,设计类论文比例偏低,其中涉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比例更低,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论文的指导亦是流于形式,没有做到实处。

4.实践教学组织和安排具有随意性。环境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地方高校由于实践设备、经费和场地不足,使得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需求,实践基地少且不固定,导致实践内容和实践教学时间安排较为随意,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考核制度亦不够完善。

三、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开展工程认证的对策分析

在借鉴国内外工程教学改革经验和总结已通过专业认证的相关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以临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该专业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工程背景,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是地方高校通过专业认证的必由之路,具体对策分析如下: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要包括数学与自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这四类认证标准里要求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各高校还应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精心设置课程,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根据上述基本要求,适当体现临沂大学办学特色,我们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主要分六部分内容:一是校级通识必修和选修课程,二是学科基础课程,三是专业基础课程,四是专业核心课程,五是专业选修课程,六是专业实践课程。通识必修与选修课程学分进一步压缩,总学分控制在3035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和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数学、大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工程项目管理、土建概论、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环境微生物、环境学、环境工程原理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及其实验类课程等;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有两个模块:一是学术性模块,一是应用型模块,分别对应学生的升学深造和就业创业需求;专业实践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见习、金工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等课程,学分比重在30%以上。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大了工科基础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开设比重,同时,注重强化创新创业类课程。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相关企业全程参与,方案更加注重提高学生未来从事环保工程职业能力的培养。


2.提高教师工程背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首先,学校应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专任教师深入企业,创造各种条件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其次,学校应设立专项资金,聘请具有深厚工程背景知识的企业技术人员来学校,参与对学生实践、课程设计和实验教学的指导;再次,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环保(注册)工程师和清洁生产审核师等相关培训,获取资质并努力为企业服务来丰富工程经验[5]。临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具体措施为:(1 )环境工程专业师资引进时,不以论文为主要衡量指标,以工科教育背景和工程实践经历为主要参考指标,以此来提高专任教师的工科基础;(2)加大环境类教师培训力度,学院出台政策,每年安排24名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经费(12万元)鼓励其去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其工程经验;(3)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选题应以实际项目为主,明确要求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多做毕业设计,多做密切联系实际的应用型毕业论文课题;(4)教研室设立专业图书室,购置一定数量完整的成套工程设计资料(包括图纸、手册、设计说明书、设计标准等)、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等,方便师生交流学习,提高教师工程类意识、思维和工程技术方法;(5)设立专项资金聘请企业相关人员作为合作指导老师,实施“校内校外双导师培育工程”,将实习实训和校外指导落到实处;(6)出台政策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环境监测工程师、环保(注册)工程师和清洁生产审核师等相关业务培训,学院为其报销培训、考试期间的所有费用。

3.改善实践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工程教育认证对实践教学环节要求非常高,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查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6]。环境工程是一个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始终将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临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依托地方优势资源,积极与地理科学、生物工程和化学程等专业合作,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经过10年的发展,已构建形成以基础化学实验、资源环境基础实验、污染控制实验和信息仿真实验为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与地方环保部门及相关环保企业的深度合作,建设水、气、声、渣等各类稳定的相关实习基地10余处,并挂牌,签订共建协议,使学生熟悉相关环保企业的基本流程,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基础上,学校和学院分别设立校级和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经费支持(每个项目3000元),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使学生能接受各种实验及科研方面的训练,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四、结语

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和方向指南,各地方高校必须按照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师工程素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等方式,将各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出地域特色与行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力争使更多地方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达到国家工程专业认证的标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8d418f80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