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罗 庚 简 介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金坛金城镇,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一华不等式”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华罗庚小故事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 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 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 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 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 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 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 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 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 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 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 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 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 呆子’。”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 法来计算一下呢?”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 来,说 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 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 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华罗庚学习小故事 也许会有人这样认为,华罗庚小时候肯定就是数学尖子,其实不然,他幼时时反应并不敏捷,村镇上有人叫他“呆罗罗”。他6岁时上了本镇的小学,12岁入县立初中。初二前算(数)学成绩并不出色,还得过“不合格”。他成名后,有人问起这事,他坦诚地作了自我批评:“我小时候是很贪玩的,常常逃学去看社戏。”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 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 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说说,你 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 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 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诉 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此,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智慧,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鼓励又使得华罗庚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绩便突突地往上冲。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4bf99f81c758f5f71f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