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Poetry to Ci: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Genre and Responses to "Jiangnan Spring"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作者:汤志波 作者机构: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出版物刊名:文艺理论研究 页码:80-89页 年卷期:2017年 第6期 主题词:《江南春》 倪瓒 沈周 诗词辩体 自度曲 摘要:元末倪瓒作七言古诗《江南曲》与《江南春》,又将二者和钞称“《江南春》三首”赠友人。明弘治间以沈周为首的吴中文人开始追和《江南春》,按其音调视为两首整体追和,至嘉靖中期已有五十人参与并编刻成集。倪瓒原唱及沈周、文微明等人的追和是诗非词,但嘉靖后明人对《江南春》的文体认识出现分歧,或入诗集,或入词集,情况不一。随着唱和过程中题材范围不断扩大,不再严格步韵以及题目与“词牌”的分离,清康熙间《江南春》已多被视为词一阕,而《倚声初集》《瑶华集》等词集编纂收录《江南春》,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光绪间刊刻的《江南春词集》从书名与理论上巩固了其词体地位,民国间《明词汇刊》又据此收录,《江南春》被误认为词的过程至此完成。《江南春》的唱和与文体误读与明清词史、词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4cb3cf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