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 汉语词语 水路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 hui lu,意思是指河、湖、溪、涧、渠等水流通航的道路。 1词目水路拼音s hui lu引证解释1。河、湖、溪、涧、渠等水流通航的道路。 《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宜禾,其利水路。”《国语·周语上》:“不可以水路,以疾寇也。”明无名氏《运甓记·开宗掘井》:“避嫌疑脱陷,嗟行止难全,这愁绪无奈水路深。” 水路基本解释:指河、湖、溪、涧、渠等水流通航的道路。 2。江、淮、河、汉等水域的交通。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汉水又左合淇水,水源昆仑,出于积雪,世谓之朝宗水,东北至下邳入泗,与济、汝、淮、徐四水同流注海,故自九江至临淮,有百馀里,与淮水入江、湘水道合。自临淮至吴县西南一百三十里,为浦阳江水道,由江入海,故下与浙、豫水道合。”唐孟郊《送从叔司马之任》诗:“沙涨水路断,雨垂雲壑暗。” 水路引证解释: 1。河、湖、溪、涧、渠等水流通航的道路。《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宜禾,其利水路。”《国语·周语上》:“不可以水路,以疾寇也。”明无名氏《运甓记·开宗掘井》:“避嫌疑脱陷,嗟行止难全,这愁绪无奈水路深。” 2。江、淮、河、汉等水域的交通。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汉水又左合淇水,水源昆仑,出于积雪,世谓之朝宗水,东北至下邳入泗,与济、汝、淮、徐四水同流注海,故自九江至临淮,有百馀里,与淮水入江、湘水道合。自临淮至吴县西南一百三十里,为浦阳江水道,由江入海,故下与浙、豫水道合。”唐孟郊《送从叔司马之任》诗:“沙涨水路断,雨垂雲壑暗。” 全文概括:专家发现,古代水陆交通要道,中原地区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时期已有雏形。河南巩义双槐树村附近战国墓出土的手工业品中有纺织品、造船材料、造船模型和木制车轮等,为考古界首次发现中国最早的造船遗址,为当时水陆交通网络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商周时期,楚国所修的“章华台”遗址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码头;湖北省盘龙城曾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水路必经之地;西安市附近大量秦汉时期的陶船和石船,则说明汉代时,渭水上就有水路与陆路相通。 - 1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0cd070a9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