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词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前面几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了诗人以及古诗。本文就简单的介绍宋朝的词人及他们的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文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且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上、下阙分别写什么? 上阙出猎的壮观场面:装备齐全、人数众多。下阙借典故抒发雄心壮志: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这也是本词中心。 全词主旨:本词记叙了一次出猎情况,抒发了作者的少年狂气,表达了杀敌立功的壮志和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精神,委婉表达了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亲射虎,看孙郎”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分别运用了什么典故? 孙郎,即三国时的孙权,青少年时曾亲自射杀老虎。 冯唐,汉武帝时人,汉文帝曾派冯唐去赦免云中太守魏尚。 此词的语言风格:这首词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老夫”本不该“狂”,而自己却要发发少年人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架着苍鹰,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席卷山岗。这就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主旨: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远在他乡,中秋月明,作者问天问月排解愁绪,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中,既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又表现即使政治处境失意,仍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或:表达了作者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归去”指到哪里去?“恐”的内容是什么?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心理怎样的变化? “归去”指上天。 “恐”指担心,犹豫。在作者看来,美好皎洁的月宫,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词人又有些犹豫了,担心“高处不胜寒”。 这两个词写出词人的矛盾心理,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里所谓“人间”,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仰望明月,又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鉴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运用比喻修辞。把人生有欢聚和离别比喻成月亮有圆时、也有缺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达观的心理变化。 鉴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句用“婵娟”来代指明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远隔千里之人,虽不能团聚,也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阻隔,心灵沟通,共享中秋美好的时光。既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又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体现深邃的哲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远隔千里,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下,只愿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享中秋美好的月色。这既包含着对弟弟的怀念之情,也是对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的深挚而美好的祝愿。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所展现的画面。 月亮悄悄地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的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皎洁的月光如水般倾泻下来,照着人儿不能入睡(或:照着不能入睡的人)。 主题: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和弟弟的别离,中秋对月,抑郁惆怅。但他没有陷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写法: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叙,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此词先写作者村头伫立,谛听缲车,静观叫卖,侧面表现了夏夜农村生活的场景,表现恬淡和谐的气氛;后写羁旅生活中酒后赶路需要喝水,轻叩农家门的小事,表现出谦和平易的知州形象。 从下阕看,作者是以怎样的身份出现在百姓面前的?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特点?试结合“敲”字加以分析。 作者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在百姓中的;为官的平易近人,不摆官架子。例如“敲”字刻画了作者的动作自然谦恭,仿佛造访朋友,唯恐惊扰于他,表现出一方州官的平易近人、体恤百姓的特点。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主旨:这首词,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情中融入哲理,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鉴赏: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作者面对眼前西流的兰溪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作者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衰颓心态。大胆想象,巧用比喻,充分体现在贬谪期间执着的生活态度和旷达乐观的精神状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952700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