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毕业生冲破“毕业就失业”怪圈,如何在求职中脱颖而出? 会计专业15年前是就业领域的热门专业之一,受曾经高薪、高就业率的诱惑,报考人数依旧逐年增加。每年大批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会计专业毕业生在这个就业压力日增的社会,又该如何应对毕业就失业? 一、毕业生个人层面 1、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应该修炼自身,做好就业准备呢,明确个人定位。从许多成功就业的毕业生的经验来看,每个人都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性格有全方位的剖析,都能定位适合自己的企业类型与工作性质,然后根据各类企业的不同要求,从各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包括学位、专业能力、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财务软件使用能力、沟通能力等各方面都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修炼和提升。 2、突出个人优势。对于竞争力比较强的毕业生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实践型、考证型、学术型。实践型毕业生有着名企的实习经历,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对于工作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考证型毕业生有着专业的证书比如CPA、会计证、英语及计算机证书,这些都是其综合素质强的表现;学术型毕业生往往专业知识扎实,有良好的文笔和逻辑性。突出强化实践经验是根本,因为任何企业都希望能招聘尽快上手的毕业生,减少培训成本,为企业提升管理效益。 3、调整心态,注重礼节。在求职过程中,一方面需调解压力,切忌攀比,另一方面注意言行举止,从小事着手,注重细节。 4、运用SWOT分析工具,认清现实的就业状况,就业机会与威胁,结合学校和个人的特色,扬长避短,会计毕业生在求职中树立“但求高兴就业,不求高薪就业”理念,先就业再择业,当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时,定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持续的高薪就业。 二、高校层面 1、高校应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学生高质量实习机会,提升会计真账实操技能,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在实际工作中上手,打造学校良好的专业口碑。 2、针对目前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形势,为了提高就业质量,高校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重视职业规划指导工作,重视个人特色与发展,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 帮助学生充分分析自己,挖掘个人特色,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找准个人定位,做好“实践型、考证型、学术型”中选择哪条职业规划的决策。 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强化人才能力培养。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实务界普遍认为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报表分析、管理学等七门课程极为重要,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职业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五大能力最为重要,各大高校应予以重视。 不可否认的是,会计行业正在走下坡路,会计人才市场已经饱和,未来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将由会计人员专职完成转为外包给财务记账代理公司,企业对专职会计的需求会减少,这将会带来更多的会计应届毕业生失业。早在2000年就有统计结果表明,会计人才已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之这几年注册会计师认证深受从业人员的青睐,财会类人员的数量激增,这也直接导致了普通财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难找。 另一方面,企业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求贤若渴,在中国未来的5年里,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会非常短缺,从现在的数据看,缺口达60%。不少人力资源人员指出,高端优秀的毕业生太少,大部分毕业生只能胜任低端的基础工作,造成高端领域如经验丰富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供不应求,而低端岗位却又供过于求。 作者简介:潘宇斌(1970-11)会计学博士,MBA毕业,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会计学会和广东会计学会高级会员,曾任大型国企财务总监和监事会主席,广州博达财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95a4e57f1922791688e8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