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的成语 虎背熊腰: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虎变龙蒸:谓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虎步龙行: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 虎超龙骧: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党狐侪: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虎斗龙争: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虎踞龙盘:亦作“虎据龙蟠”。亦作“虎踞龙蟠”。形容地势极峻峭险要 虎口扳须:比喻冒极大的危险 虎口馀生: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虎窟龙潭:比喻极艰险的境地 虎略龙韬:兵书的代称。亦指用兵的谋略 虎目豕喙:古人谓贪婪无厌之相 虎皮羊质: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比喻外强中干 虎视眈眈:形容像猛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 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虎视鹰扬:谓雄视高翔,甚有威仪 虎体原斑:比喻出身高门贵族,富贵本自有,不待外求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虎头燕颔: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说是万里封侯之相 虎尾春冰: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 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强超逸。语出南朝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虎啸风驰:谓事物之相互感应 虎啸风生:比喻英雄乘时奋起 虎啸狼号: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 虎啸龙吟:形容歌声雄壮而嘹亮 虎穴得子:比喻诗文贴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 虎咽狼飡: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虎跃龙骧:形容威武雄壮 虎掷龙挐:比喻群雄相争 虎子狼孙:比喻凶暴贪残的人 帮虎吃食:亦作“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 暴虎冯河:典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 杯弓市虎:谓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 柙虎樊熊: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藏龙卧虎: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後以“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 鸱目虎吻:如鸱之目,如虎之口。奸狠凶恶貌 螭盘虎踞:犹虎踞龙盘 初生之犊不惧虎: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除狼得虎: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垂饵虎口: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刺虎持鹬: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打虎牢龙:犹言打凤牢龙 打死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眈眈虎视:像老虎一般地威视着。语本《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雕虎焦原:《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设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 断蛟刺虎: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饿虎扑食:形容动作迅速而猛烈 饿虎吞羊:形容迅猛贪婪 放虎归山:放走敌人,贻患无穷。语本《三国志·蜀志·刘巴传》“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听。” 放虎遗患: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放虎自卫:比喻寻求保护不当,反而自招祸害 风从虎,云从龙:《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后因以“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虎云龙: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 凤叹虎视: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24359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