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揭秘中国城市打工者现状

时间:2023-01-04 17:04: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 ——揭秘中国城市打工者现状

【期刊名称】中国职工教育 【年(),期】2015(000)007 【总页数】1



20151月,学者吕途出版新书《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一本讲述新工人群体文化与心理的案例集。作为她《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一书的后续,吕途在本书序言中写到:“文化的表现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衣食住行、工作内容和文化娱乐方式,而决定这些内容和方式的本质是一个人和社会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这是我们思考工人文化的基础。”

这本书由十几个打工者的故事组成,分为四个部分:“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做什么样的人”和“新工人文化的实践”。吕途曾说过,她的写作同时面对学术界与工友。很多工友曾经告诉她,看到自己和其他工友的故事,对自身和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和不同的感受。

“新工人的未来决定中国的未来”

“新工人”这一概念不是吕途第一个提出的,不过她的两本书《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和《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让这个名词开始为人所接受。比起“新工人”,大众更为熟悉的是“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但在吕途看来,这些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歧视和身份的随意性。“工人是工人,农民是农民,凑在一起的‘农民工’显得不伦不类,而且没有身份确定感,我接触的一些工友也不认同这个词。中国现在在外打工的新工人人数接近3亿,再加上新工人群体的孩子、留守家乡的父母,整个人群数量可以到达5亿。这5亿人口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安定、你我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中国新工人的未


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很多人不去思考这些问题,或许是觉得自己可以逃离或者不受农业危机、环境危机的波及?”吕途说。

深入“工友之家”体验和调查

吕途曾在欧洲深造读博,也在大学担任过副教授,后又在国外跨国公司就业。这些经历与“打工”、“苦日子”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2003年,吕途接触到了关注工人权益的民间机构“北京工友之家”。工友之家的所有人住在北京郊区的皮村,皮村的工作生活条件并不如意,这促使吕途开始对各地工人们的生活居住状况进行调查。

此后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新工人的生活,吕途两次应聘进工厂打工,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员。结束后一次的打工体验,是因为流水线上操作的化学制品让吕途的身体严重过敏,这些经历让吕途对生活陷入了更深的反思。

这些打工的经历以及与工友们的大量访谈被吕途写在了书中,“这一个个工友的故事,承载了历史的一部分和社会现实,在资本文化的控制和压迫下,工人无法实现物质需求,精神世界痛苦、麻痹自我。”吕途说。 【观点】

“用工荒”其实是对资本的一种反抗

出路在哪里?吕途说,很多人都在探寻不同模式的出路,但首先要明白什么不是出路。“工人认为当老板才有出路、抱着‘过客心态’、认为打工的目的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这些都不是出路。”

“目前我们可以尽力去做的是,在企业内部通过集体谈判协调劳资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在企业外部可以发展生活生计、儿童家庭、文化教育、团结经济,这其中又可细分‘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吕途认为,新工人群体的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92ad6c30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