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魂,中国梦 “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每当想起李志明的诗句时,两万五千里长征那段峥嵘岁月便浮现在我脑海中:泸定桥边,大渡河记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高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定不移的脚步······八十年前,革命先烈们穿着草鞋,走出了江山,走出了神话!而作为新世纪,新时代主人的我们,又将对未来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长征走过的路,可能只是一架飞机短短一会儿的路程,所以我们重温长征精神,并不是号召大家用脚步去丈量那漫漫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去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我认为:大到社会主义建设,小到我们的大学生活,都是新的长征。其中充满挑战,困难遍布,但是在困难面前,红军做到了,所以享受他们胜利成果的我们,更应该将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陈毅在其三十五岁生日时写道:“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这首诗将红军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面对强敌,不怕牺牲,为了目标,前赴后继。这样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吗?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感人的事迹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总是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记得一个名叫邓仕俊的红军战士,在战斗中负了伤,不幸又得了伤寒病,实在是走不动了。面对茫茫大草地,他痛苦地流下了眼泪。师长杨朝礼同志得知后,决定留下 4 个战友照顾他。邓仕俊在战友们的悉心照料下终于赶上了大部队,但是照顾他的 4 个战友却到下了 3 个。革命胜利后,邓仕俊同志以“生命”为题写下了这段感人的回忆。在回忆中他深深地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邓仕俊同志深情地说:“想到这儿,我就越发感到我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 感人事迹数不胜数,但其价值不仅仅只有感人,其中的精神更是值得代代相传!团结互助,百折不挠,这是红军战友玉战友间的情,但它更应是我们的同学情,工作伙伴间的同事情,陌生人间的华夏情!在互相帮助中成长,在互相帮助中磨炼,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唯有继承红军团结互助的精神,方能事半功倍。 长征赋中写道“君不见上有皇天乌云罩,下有后土不添粮”在重重困难面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红军越高山,走草地,前有敌军,后有伤员。在巨大的困难面前,红军没有低头,留下的的只有坚定的脚步和单薄的背影。我想: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形容红军再合适不过。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在学习上,勤奋刻苦,严格要求,攻难克强,是未来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对长征精神的传承!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红军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敌人和险饿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者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创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种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那时缺吃少穿,但看看现在,城市中,那一幢幢的高楼像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商店里,那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一尘不染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穿着鲜亮的衣服,在悠闲地散步。乡村里,鹤发童颜的老大爷正唱着民谣吆喝牛儿吃草;健壮的小伙子哼着欢快的小调挥动双臂在辛勤劳动;姑娘们比对着优美的山歌喜气洋洋地走向丰收的田野;一栋栋炊烟袅袅的小楼里,大娘们在做着丰盛的晚餐。温暖的太阳光芒万丈,照耀着美丽的中国! 要知道:现在每个在夜里闪烁的美丽的霓虹灯,都是那时夜夜的奔波换来的;现在每天我们浪费的每一粒米,都是那时战士们互相推让的积淀;现在每一处繁华景象,都是用战士的鲜血铸造起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有什么理由虚度年华,有什么理由心安理得的坐享这一切。幸福生活应该靠自己创造,而不是坐享前辈留下的财富,所以奋发努力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人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不会瘾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惭愧,我们应该创造属于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99a06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