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病

时间:2022-12-31 08:27: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城市病就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在中国的表现就是人口过于向北京、上海(人口密度最大)这两个城市

集中,上海和北京有中国38%的人口,工业劳动力的近50%城市病容易造成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民窟等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10111日,上海有常住人口2301.92万人。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3.4%人口密度也由2000年的每平方公里2588人,增加到3631人,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在上海人口的增量中,89.5%由外省市流入,从安徽、江苏、河南三地流入的人口最多。 城市病及其治理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一目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城市病”的含义

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导致现货化的城市流动人口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能源短缺,而造成的种种弊端,称之为“城市病“

二、“城市病”的主要表现:人口膨胀、就业压力增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能源短缺。 三、“城市病”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常年在城市居住的人对城市形成的的依赖,会导致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它不公能影响健康,严重者还会发生疾病。

1、以车代步,2、以补求寿,3、娱乐过度,4、迷恋电视,5、睡眠不足,6、钦食过精。 四、“城市病”的治疗方法

比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北京采取双号限制车辆出行,未来在销售汽车方面更采取摇号的方法,实行宏观统一的方式控制抑制问题。 .“城市病”的含义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病产生的原因

1.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低,且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2.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认识不够,规划意识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行政干预规划、人为影响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肢解了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权,削弱了规划的权威。

3.中小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商在优惠政策的保护下,受利益驱动,不服管理,随心所欲,不报自建、随意乱建,先建后办、边建边办、建毕不办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规划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1.规划滞后于建设。2.“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3.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生态环境差。4.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5.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城市的形象关键在于有特色。

.城市病对人体的危害

常年在城市居住的人对城市形成的依赖,会导致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它不仅能影响健康,严重者还会发生疾病。1.以车代步。2.以补求寿。3.娱乐过度。4.迷恋电视。5.睡眠不足。6.饮食过精。7.烟酒成癖。

.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⑴加大投入;⑵政府带头执行规划。 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

⑴各级领导必须形成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的共识;⑵规划一条道路或一个小区,要强调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各类管网要合理布局、科学布局,始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组织施工;⑶政府要对地下管线规


划建设和管理加以立法,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

3.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

⑴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自然资源,合理安排绿地布局,突出园林绿化地方风格;⑵强化绿化监督管理,确保城市绿地面积不被侵占。

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⑴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⑵优化能源结构;⑶大力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增强污染治理能力;⑷借助先进科技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5.注重个性特色,科学为城市定位:

⑴做到文化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相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呼应,要有超前性、科学性、指导性,准确把握地域内的建设脉博;⑵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分工,突出功能,注重实用;⑶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城市风貌规划,在新的建设中注入历史的遗存,使城市脱离肤浅平淡,丰富其文化内涵。

.总结为了防止城市病的发生,必须在城市建设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兼顾,实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病的表现及治理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1规划滞后于建设。规划服从于建设建设指导规划换一届政府换一张规划规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规划的龙头作用、调控作用发挥不出来,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产生的原因:一是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低,且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二是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认识不够,规划意识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行政干预规划、人为影响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肢解了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权,削弱了规划的权威。三是中小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商在优惠政策的保护下,受利益驱动,不服管理,随心所欲,不报自建、随意乱建,先建后办、边建边办、建毕不办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规划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规划执法查处难度大。从随州市现状看,规划执法阻力大,特别是私人建房因分散隐蔽、建筑量小,有些来不及查处已形成既定事实,加之查处违法建设程序复杂,周期长,即使通过法院强制执行,也难

以执行到位。

2“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我国城市地下管网大体有给水、污水、雨水、通讯、供电、供热、供气等七种管线,这些管线所属单位的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线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受城市发展条件限制,不能同时规划、同步施工,而且管线所属单位按各自所需,分阶段、分路段挖路施工,使得城市道路经常开膛破

,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

3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生态环境差。以随州市绿化现状看,主城区绿化覆盖率仅有38.93%,人均公共绿地4.27平方米,低于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水平(6.25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比较差,妨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建筑拥挤,道路狭窄,无可设置绿地的富余空间。同时,由于对城市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方面规划拟建城市绿地的土地政府无钱征用;另一方面,在新开发的居住小区,开发商一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视绿化(考试大注册城市规划师编辑整理)建设,小区绿地面积严重不足。主城区公园数量少、面积小也是造成绿地面积不足的原因之一。目前,主城区内还没有游园,市

民游憩休闲空间有限;老城区无绿化预留地,无法增绿扩绿。

4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中小城市特别是内陆城市大气、水资源污染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工业发展速度快,建筑工地多,机动车迅速增加,使烟尘、灰尘和尾气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合成洗涤剂广泛使用和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使生活污水同工业废水一起,构成污染城市的重要来源,

加之受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无力兴建污水处理设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c4083f27c1cfad6195fa7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