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铸的伊阙圣境 作者:暂无 来源:《科学之友》 2014年第6期 洛阳之南5 k m处,山壁陡峭,龙门山和香山隔伊河夹岸对峙, 宛如门阙, 伊水经其间北流, 这里古称“ 伊阙”。两山夹一水,正对洛阳宫,犹如一道天然的门阙和屏障,所以也被称为“阙塞”。 阙, 是我国古代建筑在城门、宫殿、陵墓、祠庙前的两个高大对称的建筑物, 两物之间空缺如门, 作为道路,称之为“阙”,后来帝王住所皆谓之“宫阙”,阙主要表示大门之意。如今,在莲花洞旁的崖壁上,仍可见“伊阙”两个大字。伊阙在国都之南,好似天然的大门。“ 龙” 是封建君主的象征,故又叫作“龙门”。隋唐以前这里多称“伊阙”“阙塞”“阙口”等,隋唐以后则泛称“龙门”。综述历史上有关龙门的诸多名称,大致可以分为,在周秦时代,多称“阙塞”或“伊阙”;西汉以后,则有“伊阙”和“龙门”并称; “ 钟山” 之称实为仅见。隋唐以来,称“龙门”者居多。但见之唐诗文中也有“凿龙”“禹门”之称。 壮观之貌 洛阳龙门位于洛阳市南5 km处,是洛阳市四大地貌分区之一,称为龙门剥蚀构造基岩丘陵区,面积26 km2,海拔200~300 m,整体上呈南高北低的倾斜地形,龙门山和伊河河谷是区内主要的地貌单元,伊河自南而北切穿龙门山,使之分割为东西相望的两个断块山,形成了两山夹一谷的基本地貌景观。 龙门山属秦岭山系余脉熊耳山分支, 在龙门处截然断裂, 分为东西两山,伊河自南而北从两山间流过。河之西为龙门山,古称钟山、天竺山,主峰海拔263.9 m;东山名香山,主峰海拔303.5 m。在地质构造上,龙门山为单背斜山,倾向为北北西,倾角25°~30°,北坡缓而长,南坡陡而短,东西山临河山势陡峭,倾角60°~85°;山顶坡度缓,倾角15°左右。龙门山山石大面积裸露,山势陡峭壁立,岩层横裂交错、雄伟壮观。龙门山奠定了龙门地区的基本山态,成为洛阳南大门的天然屏障,并为龙门石窟的开凿提供了场址和物质基础。 本区岩溶地貌发育, 喀斯特溶洞分布广泛。影响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为伊河和泉水。伊河是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本区出露的泉水,基本沿伊河两岸呈线状分布, 伊河河床出露有几处泉眼。沿西山石窟观光石道,由北向南依次分布有禹王池、潜溪寺泉、锣鼓洞、珍珠泉和老龙窝等泉眼,东山河堤出露有香山寺泉、牡丹泉等, 总涌水量约为130 m3/h,一年四季水温在24℃~26℃。这些山泉终年长流不息,或生成飞瀑,或形成溪流,或聚为深潭,或喷若飞溅。它们形态各异,不胜游观,故而引起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歌咏称赞,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伊阙美传 赫赫天功兮, 两山对峙; 铮铮神斧兮,一水经中。阙之所成兮,得应龙之伟力;门之所开兮,应牧童之灵声。号伊阙兮,依山水而蜚誉;称龙门兮,赖帝威而流名……这是中国著名词赋家孙继纲先生《龙门赋》的开头,高度概括了洛阳龙门伊阙峡谷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与传说。《水经注·伊水》云: “ 两山相对, 望之若阙, 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伊阙”是拱卫洛阳的东汉八关之一,自古为军事要塞和交通咽喉。 这里背依洛都,面对三涂,左望嵩岳,右眺秦岭,形成了“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的天阙奇观,引发了许多令人惊叹而又神奇的传说故事,其中以“大禹治水”“龙门开不开”“鲤鱼跳龙门”最为著名。 “ 伊阙” 的形成乃大禹之功绩,这是流传最为久远的故事。相传大禹继承其父遗志,治理洪水。他率人民疏九河、凿百川,终使洪水归流大海,人民安居乐业。“伊阙”就是这时开凿的,《越绝书》卷一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汉书·沟洫志》贾让奏道:“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这些记载都认为大禹开凿了龙门, 因此,后世人们更加赞颂禹的功绩。 但在民间又有“龙门开不开”的神话传说故事。很久以前,有位放牛娃长年在龙门山上放牛。有一次,他突然听见从山底发出“开不开”的问话。放牛娃十分惊奇,回家后告知母亲。他的母亲意识到是神在发问,就对他说:若再听见“开不开”的问话,就答“开”。放牛娃依照母亲的话,回答了那个奇妙的声音,顿时“轰”的一声巨响,大山裂开了豁口,聚集在山南的伊水,汹涌澎湃地北流而去,龙门的险阙形势就这样形成了。 到了公元7世纪初,隋炀帝杨广将“伊阙”改称为“龙门”之后,其传说故事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演化。“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是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相传,禹辟“伊阙”以后,水流湍急,游息于孟津黄河中的鲤鱼,顺着洛伊之水逆行而上,当游到“伊阙”时,波浪滔天,纷纷跳跃,意欲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卿》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成因真相 受生产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在解释“伊阙”形成原因时,古人多沿用了这些神话传说故事。那么,“伊阙”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现代地质调查表明,“伊阙”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结果。龙门山在内力作用下发生整体抬升,形成基本山态,同时流经本区的河流垂直侵蚀岩石较脆弱的地方,长期作用下形成了“V”形峡谷。也就是说,龙门山内纵横交错的溶洞长久被流水冲刷,发生剧烈变化,形成一道峡谷,将山体切割开来。因此,“伊阙”是在龙门山不断抬升和伊河下切侵蚀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后经大禹、白居易等率众辟凿,方为今“伊阙”之势,这是天功与人力合为的杰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c6f568f80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