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冬末上学记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年:冬末上学记 这是省内一所著名大学,甚至在国内也算一流。校园绿树成荫,享有“园林学校”之美誉。有学生4万多人,近年高校扩张之迅猛,可见一斑。 我曾经是一名中学教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的师范。对没能正正经经上过一天大学常常觉得是人生莫大的遗憾。要是当年不是急于跳农门,我想我早就是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生了。这一直是我的一个心结,虽然后来我通过自考、函授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但总觉比别人矮了一截。这种心态一直影响到我的前半生。但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还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学习。 去的那天是周六,早晨从金川县城出发,到达成都已是下午四点。办完入住手续后,在校园随便转了一圈后就回房间休息了,没有过多的感想。 对于这次为期40天的培训,一开始我就心存抵触,原因有两个:一是我的学习热情大大消退,平时懒散惯了,不愿受到约束;二是我不认为现有的大学能真正教会些什么,还不如我在工作中边学边干的收获大。基于这些原因,我很不情愿迈进了西南财经大学的校门。 第二天周末,11月21日,校方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校方一名副校长与州委组织部长签订了“十二五”人才培训州校合作协议。按照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西南财大将分期分批对阿坝州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人才进行培训。我有幸成为50名首批学员之一,培训内容为现代企业管理。有点出乎意外,我没想到会派我出来学习。因为我本是一名援藏干部,两年后要回到内地。原本以为可以借培训的机会回家玩几天,现在看来很难,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请假。只好既来之,则安之了。下午无所事事,到西南书城逛了一圈,精挑细选,买了一本书,村上春树的《IQ84》。很早就看过此书的有关评论,终于下决心买来看看,它应该是我这40天的精神食粮。成都交通实在太堵,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根本不愿出门。我想还是老老实实呆在校园内,权当是对渐行渐远的青春时光的一次拜祭。再说没有繁琐的工作打扰,实在是难得的静心。我应当感到高兴,我期待西南财大能带给我一段美好的回忆。 置身在美丽的校园中,冬天浅浅的阳光,浓密的林荫,无数的青春面孔,各类风格的建筑„„我是一名独行客,一个人来,一个人去。我不需要更多的热闹。我的51同学分别来自阿坝州的13个县,我也来自那里。几个月前从眉山到金川,两年后我还得回去。我和他们都不熟悉。我觉得保持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很好。走得太近,会给我带来一些不便与尴尬。我喜欢独处,两年多的机关生活,我的固执丝毫不曾改变。年龄越大越不喜与人交往。这当然不好,但生性如此,不愿刻意改变自己。 开班第一天,到财大柳林校区进行团队拓展训练。据说这是学校的常规动作,不管什么性质的培训都必须这样。目的是训练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的花样也够多的了,可我对那些类似幼儿园小朋友玩的游戏根本不感兴趣。柳林校区位于温江县内,是财大新校区,占地3000多亩。周围青山绿水,非常漂亮,各类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按照我同学的说法,温江真的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我和她20多年未见面了。我们的变化都很大,彼此都苍老不少。20多年的时光,谁知道发生过多少事呢?我们约好在河边喝茶,冬阳正好,不温不火照在身上。有太多的话需要表达,但都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只有几句简单的问候和寒暄。过去的美好时光已成隔岸烟花,美丽不复存在。就这样傻傻坐了一个下午。五点以后,我随队回到了学校。 2010年11月22日,在财大到处是落叶的校园内,我开始了一段纯正的学生生活,在教室、食堂、宿舍之间来来去去。对于一个离开了校园20多年的中年人来说,此时此刻,他担负的学生角色远比他在社会上担负的其他角色要愉快得多,也单纯得多。培训真是暂时逃避生活的一个美好托词。 我坐在环形阶梯教室的最后几排,离讲台约有15米远的距离。这个距离对于一个并不想真正学点什么东西的人来说正好合适。我的50余名同学,零零星星地坐在偌大的教室中,有人在闭目养神,有人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着什么。还有人显得心不在焉,眼睛看着窗外陷入沉思。这里面坐着的大多数,平时在单位习惯了发号施令,现在要让他们安安静静坐着,实在有点难熬。尤其是几个上了年纪的中年人,烟瘾特大,听不了几分钟的课就要溜到外边去吸烟。天色阴沉,低低的雾气笼罩着校园,给人不很明朗的视觉感受。成都平原的冬天,大部分都是这种阴霾天气,很少有机会看到明朗的天空。 站在讲台上的是一个矮胖的年轻教师,心理学博士,副教授,普通话极不标准,但还是硬撑着用普通话讲课,这使得他的讲话听起来极为滑稽。他讲课的专题是:《压力管理与危机处理》。看得出来,他精心准备了课件。而且我猜想同样的内容不知给各种类型的学员讲过多少次了。他试图将课上得生动有趣些,因此极尽表演作秀之能事。可一点也不幽默,出于礼貌,我不得不在他认为可笑的地方,象征性地送上我的掌声。 为我们上课的教师,大都拥有一大堆唬人的头衔:博导、教授、××研究中心负责人等。我没有资格对现在的大学、大学教师妄加评议。我了解20多年前的大学,和现在的大学完全是两码事。那个时候,学校的教学风气很纯正,而现在的大学呢,似乎不好评价。20多年前,能够坐在大学教室里读书,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足以影响和改变人一生的命运。而现在上一所好的大学,不一定能拥有一份好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要比他们的父辈大很多。以前的现实是成绩好就能跳龙门,而现在的现实是成绩好不一定能跳龙门。当我看到校园中走动的无数青春身影时,我首先想到的问题是,他们中到底有多少人能成功就业并找到满意的工作?而我们的大学能教会他们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吗? 从理论上讲,大学应该是培养大师的地方,但大学还应该是培养拥有独立思想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是培养人云亦云、一味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者。 大学里面的教授、博导们似乎都很睿智,也能看清中国目前出现的问题,但他们的言论听上去都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至少我还没有听到更为新鲜的观点。如果一所大学都办得死气沉沉,中国将永远缺乏创新的活力。 我在课堂上一面听着教授们滔滔不绝的演讲,一面思考着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我的头脑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似乎捕捉到一些东西,却又转瞬即逝,很难把握。 接下来的专题依次是《人情、面子、关系:中国人的权利游戏和职场规则》、《经济开发园区管理与国企发展》、《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企业人才测评与选拔》„„从题目上看,很有诱惑力,也很有学习之必要。问题是我听得云里雾里,没有多大收获。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教授们的讲课和我这篇散文一样散乱而没有章法。 现在是2010年,而我的意识还停留在1984年,我所熟知的世界消失了,或者说退场了,由另外一个世界取而代之,这就是我的世界发生错乱的根本原因。 是的,我的确感到有些失望,甚至不能简单地用失望来概括我的感受。为什么?难道我自认为水平高不需要再学习了吗?抑或是我的学习热情大大衰退而不愿意再学习了?似乎是,似乎又不完全是。归根结底在于,类似完全正确的废话我已经听得太多了,不想再听了。但是我还是为没能正正经经上过一天大学而感到莫大遗憾。在我最可珍视的青春岁月,我因急于跳出农门而白白丢掉了上大学的机会。 作为一个混进经济部门的老文学爱好者,我对那些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术语没有太多的兴趣。逃了几次课,其间回了一趟老家。回家的感觉比整天坐在教室里舒服多了。 那天晚上,我从外面回来,走在西南财大灯光昏暗的校园内,头上挂着一轮昏黄月亮,像过往的岁月一样模糊不清。四周人影稀疏,教室里的光兀自清冷地亮着,不多的学生在上晚自习。我的胳膊底下夹着一本刚买的书,我急于回到寝室翻开阅读,脚下轻飘飘的,如坠云端。我不知道我还能保持多久对书籍的阅读热情。 同寝室的是一位来自小金县的商务局副局长,一个矮胖而敦实的藏族汉子,喜欢喝酒,不吸烟,晚上打呼噜很厉害。搞得我晚上睡得很不好,但时间一长也就慢慢适应了。据他说,他已经当了9年多的正科级干部了,一直升不上去。为此有点郁闷。他的家乡,5•12地震损失惨重,是12个省级重灾县之一,灾后重建任务繁重,难得有机会到成都学习。看得出来,他很健谈,总是问我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弄得我无法回答。和他的喋喋不休相比,我的沉默多少显得不够礼貌。但性格如此,没有办法。 过了一段时间后,气温开始骤降。校园到处是梧桐树金黄的落叶。这个季节大雾弥漫的日子比往日要多得多。下午我没去听课,躲在被窝里看书,一本《IQ84》不知不觉就翻完了。很不错,值得一读。天吾、青豆,两条交织的线索,充满想象的情节,精致的语言,还有书中透露出的无法言说的孤独。我的心被它彻底俘获,好久没有这样耐心细致读完过一本书了。日本文学界品论此书说“新世纪日本文学的伟大开端”,口气很大,但不得不承认,人家说的没错。 单位打电话来,让我准备年终工作总结。我才突然意识到,2010年即将过去,人又老了一岁,重要的不是人又老了一岁,重要的是我眼前的风景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如风景。我这样理解,不知是对是错。一年之中,我最怕的季节是冬天,准确地说是岁末。一切都显得杂乱,仓皇与匆忙,如同参加一场欢乐的盛宴,还有些意犹未尽,却不得不提前解散,内心充满说不出的惆怅。时间是一条挡不住的宿命的河流,它不知道拐弯、不知道延宕,总是直直地向前流去,从不给人留面子。好在我们已经适应了这种规则,为了生存,我们必须适应。 我惦记着家里正在进行的装修,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即将完工。我将结束长达几年的寄居生活,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它是我的全部,我奋斗多年的全部。为了这一天,我等待了许久。 我盼望着培训早点结束。好不容易才熬完了这40多天。学习结束后我提交的论文是《试谈县域经济的发展》,算是现炒现卖的一点收获。 在去年冬天那个最为寒冷的日子里,我正在成都某高校学习培训。一夜之间,凛冽的寒风将校园内法国梧桐树的叶子吹得满地都是,地上积了厚厚一层,以至于环卫工人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将之清除干净。据气象部门说,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近年罕见低温,难道传说中的极冷天气已经提前来临?妻子打电话告诉我,我的家乡小镇飘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下了一整天,地上、房屋上厚厚一层,那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啊,想想就令人神往,真想马上就回去看看。可惜这令人乏味的培训还没结束,无法如愿。 这天晚上,我缩在被窝里看电视,忽然听到外面人语喧喧。以为发生了事情,爬起来拉开窗户一看,原来夜空中飘起了雪花,成都迎来罕见降雪。一大群年轻人兴奋得大声欢呼„„ 生活在省城的人们,很少看到下雪,难怪他们表现出如此激动和兴奋。在我的家乡年年都要下雪,我一点也不觉得新鲜。我感到很冷,不想出门,还有10来天培训才结束,真是漫长的折磨啊。但是话又说回来,即使不来参加培训,我又能做什么呢?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一个道理,干嘛急着盼望时间流逝呢?难道它飞得还不够快吗?聪明的做法就是站在时间的缝隙中静观其变,要有耐心,一切终会结束。 培训班的辅导员是一个正在读研的小姑娘,她负责每天考勤,我因为缺席迟到了几次,自然就引起了她的关注。她每天都要看看我到场没有,弄得我再也不好意思逃课了。她央求我写一篇学习体会,我就写了。大意是说我很感谢这次培训,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转变了观念,对今后的工作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我不知道这番话中有多少真实的成分,但我还是讲了,讲得冠冕堂皇,一点也不脸红,仿佛效果真的如此。但有一点是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c7f0a68f524ccbff021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