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文本解读“一叶障目”

时间:2022-05-21 21:00:4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莫让文本解读“一叶障目”

作者:戴树琴

来源:《广西教育·A版义务教育 2013年第12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戴树琴

【关键词】文本解读 局部 整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68-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原先的对话三元素——学生、教师、文本之中增加教科书编者,既坚持了对话教学观,又发展了这一认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读者中心,提倡个性解读,而忽视其他元素的存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而失去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应立足整体充分考虑编者意图,树立课程意识。

一、莫让一点“遮”课文

每篇课文是由一个个局部组成,因此,我们解读一篇课文时必须立足于整体,把文本读透。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这一课,对于调达这个人物除了“背信弃义”“忘恩负

义”“恩将仇报”等,还可以解读出什么?有位老师在解读调达被救之后的感激之言“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时,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调达的奴性,笔者认为这一点值得商榷。联系整篇课文来解读,此时的调达内心应该是充满感激的,因为他刚被九色鹿从死亡的边缘救回来,感谢、报答救命恩人是人的本能,不是奴性。此时的感激与后来的背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表现调达的见利忘义。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系统,我们应该注重其内在的有机联系,这样才能真正解读出文本的内涵。

二、莫让表面“遮”背景

一个完整的文本不仅是作家情感世界的反映,也是作家生活时代的缩影,所以对文本的解读不应局限于作品本身,应对教材进行适当拓展。在解读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这篇课文时,笔者查阅了关于辛弃疾的资料。辛弃疾是南宋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侵略者占领。在这首词里,他不但为词中人物幸福和谐的生活而高兴,更是为中原老百姓也能拥有这样的生活而祈祷。

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诗词中描绘的村居画卷、感悟词人的情怀,笔者扣住“和谐”一词,在课前谈话中先让学生想象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上课伊始,笔者先引导学生解读课题,让学生感受村居生活的和谐美好;接着初读课文,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诵读,为领悟词意、感知“和谐美好”奠定基础;然后引导学生品读诗词景物的优美、生活的和谐,感悟作者笔下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再次拓展延伸,理解“不和谐”,教师可适当植入诗词的写作背景,便于学生较快读懂作者的心声;最后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词曲交融的和谐之美。

三、莫让一篇“遮”单元


对一篇课文的解读,还应该立足整个单元。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艾滋病小斗士》这篇课文,写的是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出生时就患有可怕的艾滋病,但他能坦然面对生活,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其他艾滋病患儿,同时还梦想着美好的未来。教师的配套教学参考书上对文章的主旨是这样解读的:科学地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但笔者认为,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艾滋病,不能歧视艾滋病人,同时更应该放眼整个单元主题。这一单元是人物专题,除恩科西外还有邓小平、高尔基等伟人,学习这一单元就是要感悟伟人的崇高精神。在编者眼中,恩科西虽然是个孩子,但他是精神上的伟人。因此,笔者认为教参对文本的解读有偏差,这篇课文的解读重点应该落在“小斗士”上,而非“艾滋病”上。教学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了解恩科西的悲惨遭遇,然后理解他顽强斗争、乐观向上、关心他人的可贵精神,最后再让学生懂得面对灾难、挫折时,不要悲观消沉,应该乐观自信。

解读文本时,教师要明白编者为什么把这篇课文编在这一个单元,教学这一课如何与这个单元相呼应、相联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从单元整体出发,与教科书编者对话。

四、莫让文本“遮”学生

在文本解读时,我们不能忽视文本的读者——学生。语文学习这个过程要有人文关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一篇课文即使教师不教,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读懂大部分内容。如果每个环节都面面俱到,则会高耗低效。

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很长,但内容却简单,学生通过预习熟悉课文内容之后,教师不妨找出文中三个带“迷”字的词语——“着迷”“痴迷”“迷恋”,这三个词都能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但它们所表示的热爱程度不同,“着迷”稍浅,“痴迷”最深。教学时先让学生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重新排列这三个词,然后用这三个词解读法布尔,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再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现法布尔痴迷于昆虫的两个事例——找纺织娘和捉小甲虫,解读法布尔对科学的热爱。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仅要以读者的心态来欣赏作品,还要以教师的身份去解读作品,又不能忘记教学任务,同时兼顾两个元素——“学生”和“教科书编者”;不仅要涵泳具体的字句,更要整体把握文本。当我们从整体着眼,才能将文本这片“森林”装在心中,不被“一叶”障目。

(责编 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ce65f2e5b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