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美丽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2-08-04 04:17: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词里的美丽中国》读后感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秀丽的山川孕育诗的灵气,勤劳的人民培育出诗的灵魂。几千年来,历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美妙诗篇,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无数的骚人墨客用他们的如椽之笔为后人描绘了一幅钟灵毓秀的诗意山河。

从诗词之美中去感受“美丽中国”,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与弘扬,更是对传统诗词“由表及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传统诗词文化中汲取丰富人文养分化作当下追梦圆梦砥砺前行源源动力,走好新时期长征路的“润心强心”剂。

从诗词之美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山川锦绣之美。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而往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数不清的名山大川既是古典诗歌重要的题材来源,更是激荡诗人们在“美丽中国”神州大地上诗意行走、吟咏山川之美的孕育“摇篮”。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到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从“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到“将穷山海近,永绝赏心悟”等特色殊异,不一而足的名篇佳作,俯首皆是。尤其一提的是长江三峡,更是诗人们的厚爱。据统计,在《唐诗三百首》中,描写长江的有54首,直接描绘三峡的就有12首,足见这条哺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从诗词之美中领悟传统人文丰富细腻的情感之美。钟嵘的《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在钟嵘看来,诗歌的本质是心物相感应之下发自性情的产物。心与“外物”相感,外界时节景物与


个人生活际遇二者兼而有之,“诗以言志,歌以抒情,”发乎于胸,言之以情,直达人心。有胸怀壮志未酬的豪迈与旷达,如“仰天大笑出东门,我辈岂是逢蒿人”;有怀才不遇与姻缘差池相惜相扶的嗟叹“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有对失妻丧偶的铭心之痛“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死不瞑目的家国深沉之思“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有山河虽美却重任在肩星夜疾驰领军赴任“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精彩纷呈的艺术语言传递出的亘古流传的相通情感 ,让人赏读之后余音绕梁,丝丝缕缕,叩人心扉。

从诗词之美中赏析传统人文精巧灵动的变幻之美。诗词中平仄押韵、气韵流畅、亦词亦曲、可吟可唱、抑扬顿挫、起伏婉转,集字词意境、音乐美、绘画美于一体,充满了奇妙的变幻之美。如杜枚的《清明》,这一经典之作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不仅勾勒出了动人的清明春景图,也为这个传统节日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青睐和喜爱。如果稍加变化,又变成一曲情趣盎然的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几幅画面依次切换,像电影中的分镜头,别具一格,味道全新,极富音韵美感。这种变幻之美,非潜心浸润其中,不足以领略其妙,这也是中国诗词和传统文化魅力无穷之所在。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中华诗词之美处处洋溢着“美丽中国”的生动灵韵和磅礴万象,不同的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收获,可以丰盈心灵,陶治情操,丰富生活,鼓舞力量,可以如武亦姝那样隽秀文采,也可以像白茹云那样坦然生活,她以博大的胸怀、文明多彩的风尚欢迎你、我,大家一起去感受、探索和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dad3835cc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