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雷安全知识

时间:2022-04-25 05:54:3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夏季防雷平安知识

一、 雷电是什么?

雷电〔闪电〕是在大气内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通常在雷雨情况下出现,闪电按其发生的位置可分为为云内闪电、云际闪电和云地闪电,其中云地闪电又称为地闪,对人类活动和生命平安有较大威胁。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空气急剧膨胀,造成隆隆雷声。

在电闪雷鸣的时候,由于雷电释放的能量巨大,再加上强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常常造成人畜伤亡,建筑、设备损毁、引发火灾以及造成电力、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瘫痪事故,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雷击的形式:直接雷击 间接雷击 易被雷电袭击的对象

雷电喜爱〞在尖端放电,所以雷雨交加时,人在旷野上行走,或扛着带铁的金属农具,或骑在摩托车上,或恰恰举起高尔夫球杆,或在电线杆、大树下躲雨,人或物体容易成为放电的对象而招来雷击。建筑物的顶端或棱角处,也很容易遭受雷击;此外,金属物体和管线都可能成为雷电的最好通路。 易受雷击的地点: 水面和水陆交界地区以及特别潮湿的地带,如河床、盐场、苇塘、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和金属管





线处集中的交叉地点、铁路集中的枢纽、铁路终端和高架输电线路的拐角处; 土壤中电阻率不连续的地点,比方岩石和土壤的交界处、岩石断层处较大的岩体裂缝、露出地面的岩层、河沿等;






实用文档

地势较高和旷野地区。







易遭受雷击的建筑物和物体:

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高耸的广告牌等; 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气柱的厂房、管道等; 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









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界中的树木; 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如旗杆等;





建筑物屋面的突出部位和物体,如烟囱、管道,还有屋脊和檐角等。

二、防雷根本技术

雷电会导致多种不同形式的危害,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雷电的危害,防雷装置的设计应对多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综合考虑。综合防雷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有效的防雷装置应包括两大局部: (1)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

(2)内部防雷装置,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含使用电涌保护器连接)等组成。 另外,在建筑物内电系统和电子系统需要防雷时,还应考虑采取屏蔽和电气、电子系统的进一步等电位连接(含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等措施。以上这些局部是相辅相成的。

外部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能起到拦截雷击,并将局部雷电流引入大地中泄放的作用。阻止雷电电磁感应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屏蔽,比方将建筑物墙体中的钢筋以及金属门窗等,通通连起来,形成笼〞状,当到达一定密度时就可以将雷电电磁场在挡笼〞之外了。

防御雷电波入侵的方法之一是在进户的各种线缆上加装相应的电涌保护器(俗称低压避雷器、信号避雷器),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响,将雷电波

.


实用文档

带来的雷电流送入大地,从而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防御雷电还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做等电位连接:将房屋的钢筋、门窗的金属局部、金属管道、设备金属外壳和所有平时不带电的金属物体,统统就近接到同一接地装置上,使它们成为等电位体。

为防止雷击时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造成的人身伤害,尚应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一〕、生产装置防雷技术

生产装置区内的各种罐、塔、容器及其它设备假设其顶部金属厚度大于4mm可不设避雷针〔线〕

生产装置区内的各种设备必须进行防雷接地,其防雷接地点不得少于2处,间距不宜大于18m。防雷接地的冲击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

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生产装置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生产装置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并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根底宜作为接地装置。

装置区内的可燃性气体放空管路必须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根据放空管排放气体的压力和气体的比重确定其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

装置区内各防雷接地引下线必须设计断接卡,接地断接卡必须暴露在明处,不得埋入水泥中或地下,断接卡必须用2M10的螺栓连接并固定。断接卡与接地线不得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断接卡距地面高度为0.3m0.8m之间,断接卡的接触电阻值不得大于0.03Ω。

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202a1aeb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