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流放地》优秀读后感 《爱的流放地》优秀读后感 江南进入冬季的时间,比北方大抵要晚一个月。央视报道,眼下北国很多地方已是雪花飘飘的景象。昨天下午我沿着长江堤畔踱步回家的时候,看一江碧水里,竟有成百的游泳者在惬意的挥臂畅游。芊芊柳枝在温暖的阳光下晃动着,恍若置身在明媚的春光里。其实已经是深秋。 回家之后,打开电脑,随意浏览中,就读到了紫藤儿的《爱的流放地》。不自觉地就被文章娓娓叙述的情节所吸引。我与作者紫藤儿相识数年,却很少聊天,我也只是经常品读紫藤儿闲适散淡的文字,感悟作者的心情。从这篇文章中,第一次得知紫藤儿会弹奏古筝,且对古筝的音色、演技也是有一定研究的。这让我对作者更多了一份尊敬。我历来认为弹奏古筝是需要艺术禀赋与音乐灵性的。对文学与音乐的爱好且有一定造诣,就具有了不俗的修养和气质。 《爱的流放地》虽是一篇散淡的心情随笔,文字里却呈现出作者丰富的文学知识积淀,体现了作者雅致不凡的审美情趣,还有,对情感生活的独特看法。 最近因为钓鱼湾争端,中日之间无论是政府或是民间都有强烈的对立。撇开政治层面,单从文学层面看,我认为日本一些作家的小说在人性分析、案件推理、心理分析上,是很有深度、独树一帜的。记得多年以前我们看过的电影《追捕》,就曾风靡一时。《爱的流放地》我没有读过,通过紫藤儿的简略介绍,得知一二。我以前在华中师大进修时学过《中外文学比较》,前几年在电大也带过《比较文学》。现在读了紫藤儿《爱的流放地》一文,我就很有些惭愧:没有想到紫藤儿在文学比较上的功底如此深厚。文中对《山楂树之恋》的评价与分析也很有特点。而小说《山楂树之恋》的作者、小说中的生活原型都出自三峡宜昌。我在网上也看过这部电影。这就让我对紫藤儿这篇文字更加关注。对紫藤儿的看法也很赞同。尽管时代不同,社会变迁太大。那种穿越时空的爱恋、崇尚最干净的爱情观,应该是人们普遍的共识。 这篇《爱的'流放地》亦如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形散神不散,逻辑结构严谨,文思敏捷开阔。简略的文字中,蕴含着值得品味的丰富内容。如,开篇第一段:“掀开古筝的盖布,灰尘布满了琴面,高音哆的弦已断,码子寂寥的斜躺在古筝的尾端。一直没换上断掉的弦,是心里不喜爱吧。因为潮湿,或是灰尘,筝的音色很差,缺失纯美,就没了练习的兴趣。这个周六去了琴行,意外的听说古筝老师要走了,莫名的有些失落。”我读到这里,心情为之一颤。随后,心底涌出淡淡的伤感。 一首经典的乐曲,不同的人听过之后会有不同的感受。同理,一篇好的文章,不同的读者看过之后,也会有不同的感想。但是,懂音乐的人,爱文学的人,都会从美乐、美文中获得美的感受。 紫藤儿的这篇美文,引起我内心很多的联想。因为是随意留言,我的读后感就此而止。其实,我还是有些意犹未尽。只能就此搁笔了。呵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224f0a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