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新年随笔篇一 冬姑娘已翩然而至,2013年正微笑地向我们招手!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曾拥有过欢笑,拥有过阳光,但这都将成为记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切将都是全新的! 新年带给我许多憧憬: 我希望世界不再战争,充满和平。贫穷的人们能住进宽敞、明亮、舒适的房间,有丰富的食物,他们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乘着航天飞机去无边无际的太空遨游,一睹太空的神奇和美丽;希望火星上出现一条条河流,充满生命的力量,让人们可以在火星上生活! 我希望建造一座座坚固的大堤,让洪水不再泛滥,人们不再受到洪水和海啸的袭击,灾区人民有一个安宁的家园! 我希望机器人可以代替煤矿工人在井下采矿,煤矿工人不会再受到瓦斯爆炸的伤害,让他们的孩子不再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我希望城市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街头出现一辆辆太阳能汽车,让空气不再受到汽车尾气的污染。工厂的烟囱上都能安上空气净化装置,让我们每天都能看见蓝天白云! 新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期盼:明天的我会更精彩。因此,我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也展现着对自己新的期望:在新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新年,我立志:不做语言的巨人,要做行动的主人!因为我知道:成功不是靠梦想来实现的,而是靠自己的行动! 当然,在新的一年,学习上要取得新成绩,就要不懈地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并不仅仅是兴趣,还是一种责任,是我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同时学习必定会有负担。没有苦的。累的过程,就不会有进步和提升。 初三新年随笔篇二 在这个少雪且渐温暖的季节里,新年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扑来。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数着本世纪最后一个新年临进的日子,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失的又是一个平静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时代积攒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随之趋炎,不再是鞭炮烟花水饺压岁钱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长了一岁,见识又多了一成,预期说看书是个最快乐的时候,不如说是个让人猛然意识到年龄为之衰老的关口。 泛泛的祝贺一下,说几句刺旧迎新的吉利语,写一点闹春怀旧的文章,早就没了那份雅兴。像节目主持人一般,说说今年的大事,感慨今昔,畅想未来,不过是赢得捧场而恭维的掌声。或许我们的期望太高,新年不过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的一天,我们对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商业炒作,因而显得格外沉重。其实,我们不如以一颗平常心戴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动。在吃、喝、说、笑、探亲访友的方式外获得一些不易觉察的满足。 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个充满风霜雨雪的日子里,我们奋斗过,进取过,成功过,也失败过。我们的欢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无比美好的回忆。正如普希金的诗中所说:“而那过去的,都会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吗? 新年是时光的起点,元旦是时光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一天,我们更多的是才航向未来,那些就要完成的事业,即将到来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隐约向我们把手,以神秘的梦幻和五金的快乐“诱惑”着我们。于是,我们心里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顾不得疲惫和伤痛,又要义无返顾地风雨兼程了新年总是在一年最冷的时候到来。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那无数的诗情画意等待着我们去感受,去描绘,洒满阳光的湖畔早晨,落满花瓣的小径黄昏,还有青石小路上的烟雨蒙蒙,春风里一碧万顷的麦田…… 是的,尽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凛冽的寒风依然肆虐呼啸,但为了心中那曾经对自己许下的诺言,为了那不灭的希冀和美丽的憧憬,我们还是向前,向前…… 站在新年这一雪白的起跑线上,向着明天,向着东方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让我们放飞心中的白鸽,以怒放的百合花的心情,真诚的喊出来吧:“新的一年又到来了!” 初三新年随笔篇三 背倚着木门,木门光滑而灰溜,散发出冬日阳光般的温暖灶膛里柴禾劈哩啪啦地响着。爷爷咝咝地抽着烟,向灶里添着柴禾。奶奶在锅台上翻炒着,烟气很快弥漫了整个厨房,呛得我咳了出来。 像单调的素描,漫山遍野地萧索的颜色,铺天盖地地撒满了整个窗台,可即使是这样无事做的冬日,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有数不清的乐趣。运气好的时候堂哥伊东逮住一两只野兔子,这是让所有大孩子垂涎的事。而年纪略小的孩子就只能捧着皴裂的红扑扑的脸,鼻子一吸一吸地,趴在堂哥家的院墙上,听那杀兔子时野兔乱扑腾的声音,心里不知是激动还是惋惜。更多的时间孩子们会摆弄那两毛钱一盒的擦炮,一擦盒边沿,往冰面上一扔,只听啪的一声。冰面上就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黑乎乎的印记。扔进空罐头瓶子里的声音更奇特,瓮声瓮气地嘭的一下。倘若多扔几个进去,罐头就常会震得打颤。各个村庄上此起彼伏的炸响的声音,算不上大,却大肆地炫耀着孩子们的快乐。 似乎吃食都总是别人家的好吃些。两三个孩子挤在厨房的矮桌子边,脚却不安分地踢来踢去。然后,每一个人一海碗面就端了过来,都挑了大块的鸡油在碗底,香得钻入骨髓。将粗瓷碗有缺口的一边转到另一边,香菜厚重的味道扶摇直上,趴在碗沿滋溜溜地吮吸一口汤,暖烘烘的。于是几个孩子埋着头呼哧呼哧,不亦乐乎。 到了傍晚,炊烟在远处一点点升了起来,直直的,不浓,略高一点时便渐渐地散了。于是,那绵长的亲切的呼喊声就悠悠地在空旷的田野、河岸上散开来了。浓郁的乡音,满蕴爱怜。若是喊了两三声依旧不见孩子虎头虎脑的身影,母亲或奶奶就拎着饭铲子奔出院门吆喝起来。袅袅的炊烟,模糊的喊话,一点点地漫漶,昏乎乎的甜蜜。而今我坐在教室的桌前,任凭旧年的声音无形地在脑海里出现,又带着不能再触及的遗憾流回往昔,怅然而美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515f41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