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细工工艺文化之解读

时间:2022-10-21 04:54:3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金银细工工艺文化之解读

要:金银细工工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艺类项目,在学界中存在概念上的所指争议,尤其是关于该工艺的产品载体形式和最核心的技艺内容。本文梳理相关概念及分析原因,揭示我国金银细工工艺的丰富历史内容和地域文化内容。 关键词:金银细工;花丝;錾刻

金银细工工艺是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它依然存在于中国当代人的生活世界中,作为家居摆件、首饰饰品、文化礼品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现代手工艺品出现。然而随着现代生产技术对传统工艺的冲击,以及当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中国金银细工工艺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出现模糊化的问题,尤其是对地域性的金银细工工艺特色缺乏认知,因此相关概念的梳理有重要的意义。 1 金银细工工艺的概念争议

当前学界对“金银细工”概念的解读存在争议,主要包括三种说法。第一种,金银细工工艺被称为花丝镶嵌工艺,是花丝、镶嵌、錾刻等多种工艺的统称,其中花丝工艺是将金、银、铜等抽成细丝,以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技法制成工艺品,是金银细工工艺中最繁杂缜密、工序严格的主要工序之一。[1]第二种,有研究者提出,金银细金工艺是金银工艺中的精巧者,在古代被称为金属细工、金银细工或金细工,被广泛应用于精细首饰的制作上,传统首饰制作中的掐丝、焊珠、垒丝、编织、镶嵌等技法都属于金银细金工艺的范畴。[2]第三种,相当部分的行业专业技艺人才认为金银细工工艺是以錾刻工艺为主,翻模、錾刻、花丝、嵌宝等多种工艺的结合,它不是以首饰作为主要的产品载体形式,而是以形态复杂的金银摆件为主要的产品载体形式。

这三种概念虽然就金银细工工艺的产品载体形式、主要工艺内容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说法,但仍有相通之处。它们都认同金银细工工艺是以工艺精细为特色,并且并不是某一种单一的工艺,而是融合了花丝、錾刻、镶嵌等不同内容的工艺。然而,金银细工工艺究竟是以首饰还是摆件为主要产品?是以花丝、錾刻还是嵌宝为最重要的工艺内容?之所以出现争议,是因为我国金银细工工艺受到了不同地域的不同历史文化内容的影响,体现了这门工艺丰富的地域文化特性。

2 从非遗名录看金银细工工艺的地域文化差异

金银细工工艺在200867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点确定在江苏省南京市和江都市及上海市黄浦区,这三处分别是南京宝庆银楼和扬州江都方学斌金属工作室、上海老凤祥。至此,金银细工工艺成为与花丝镶嵌、景泰蓝、錾刻(银饰锻造技艺)等相并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可以看到,为了使金银细工工艺从含混的语词含义和日常语义中得到理清,国家正结合不同金属工艺的地域性历史文化传统,通过政策性的引导,促进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的有效传播。

以南京宝庆银楼的金银细工工艺的历史来看,它确实形成了与四川花丝工艺、贵州苗银缎制技艺、北京景泰蓝工艺完全不同的文化内容。宝庆银楼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原名叫“南京鸿记浙江方宝庆银楼”,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后叶,宝庆银楼汇集江浙名匠,两帮相佐,技艺超群。1929年,宝庆银楼以一尊银鼎摘取“西湖全国博览会”特等奖桂冠,名震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宝庆银楼艺人留了下来,使宝庆传统工艺在人脉、艺脉、技脉上,一脉相承,代代相传。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工艺为国家出口创汇,是南京工艺美术厂重要的任务和单位收入来源。在其技艺传承过程中,出现了王连水、王殿祥、徐贻志等重要技艺传承人,出现“仿唐皇马”“万象更新”等一系列民众耳熟能详的作品,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成为宝庆银楼的主要外贸产品。从金银细工工艺的产品载体形式来看,南京宝庆银楼的产品多为金属嵌宝摆件,俗称“大件”。其制作流程包括制图、泥塑、备料、翻砂、制模、翻模、捶打、裁剪、焊接、錾刻、表面处理、装配等。摆件组生产环节细分化,从最开始的雕塑、翻模,到成型后表面装饰的花丝、嵌宝、点蓝,都有专门的小组完成对应工艺环节。例如1989年宝庆银楼的“仿唐皇马”,采用雕塑的手法将马身制作成泥胎,后翻锡模具,将马的左右片分开分注,将铜片拷在锡模上捶打,细节部分用錾刀清敲,使模具与铜片严丝合缝,然后在两片铜片上錾刻马鬃和勾勒细节,同时完成马身上的装饰和马鞍等的制作,最后将两片铜片焊接成空心马造型,用到的装饰工艺有花丝、嵌宝、点蓝,并在组装前将各部件电镀抛光,将所有马身上的装饰配件进行组装完成。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宝庆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根据市场变化,也开始开发首饰类产品,如在“小件”上面王殿祥根据唐诗宋词创意设计的“情痴”“生命之音”、反映现代都市女性生活的“阳光青春”“风采女人”等系列首饰设计,都是有较为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作品。 3 江南地区金银细工工艺文化的地域特色

就当前情况来看,金银细工技艺主要是以江苏、上海为主,形成了南派实镶錾花工艺和北派花丝技艺融合的江南工艺特征,以师授徒承的方式传承。[3]在北京、河北一带,燕京八绝中的花丝镶嵌工艺精湛,在该地区有深远影响和较高的制作水平,因此花丝镶嵌有突出表现。而贵州苗族、云南白族的花丝、錾刻工艺历史悠久、工艺特点显著,分布地区较为集中,所以被分别定名为花丝镶嵌工艺和银饰锻制技艺。上海、江苏地区的金银细工技艺,主要呈现载体为工艺品摆件,作品运用复杂的工艺,每道工艺均相辅相成,展现的是多种工艺的结合,而不具体彰显某一道加工工艺。

以江苏南京为代表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首先,它强调手工制作,不主张用现代机器加工制作,生产流程人工化,提倡工匠精神和作品的手作痕迹。其次,它的主要表现载体为工艺品立体摆件。首饰由于造型体量的局限,较难完成呈现多种工艺结合,而立体摆件体积较大,能够较好地展示从翻模成型到表面花丝、嵌宝、点蓝等装饰工艺手法,展现精湛的工艺技术。尽管如此,江南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也在首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2f951d8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ce.html